分享

小儿腹泻民间偏方奇效方

 循天园 2017-07-04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致病性大肠肝菌、葡萄球菌或病毒引起的肠炎,及非感染性及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属于本病范畴。

辨证分型

1.伤食型:症见脘腹胀满疼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夹食物残渣,嗳气酸馊,泛恶呕吐,纳呆恶食,夜寐不宁,舌苔垢腻。

2.风寒型:症见便稀多沫,色淡,臭气轻,肠鸣腹痛,或伴发热,鼻塞,流清涕,轻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

3.湿热型:症见起病急,泻势急迫,便下稀薄水样,色黄气秽臭或夹黏液,发热烦闹,口渴露饮,腹痛阵作,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小便黄少,舌质红。

4.脾虚型:症见泻下稀薄或蛋花汤样,或有少许黏液,色多黄绿,或伴发热烦渴,小便黄少。

5.虚寒型:症见时泻时止,或五更泻,泻下清稀,色淡不臭、手足发凉,面色?白,神疲。

临床施治

1.健脾姜蛋止泻方

【组成】生姜50g 鸡蛋1个

【主治】小儿腹泻,脾虚型。症见泻下稀薄或蛋花汤样。

【用法】将生姜捣烂绞汁,将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并磨碎,调入姜汁,用温开水送服。

2.内金橘皮粥

【组成】鸡内金6g 干橘皮3g 砂仁1.5g 粳米30g 白糖少许

【主治】小儿腹泻,伤食型。症见脘腹胀满,便嘈杂不化,或有酸瓣,气味酸臭,嗳气酸馊,腹痛则欲泻。

【用法】前3味共研细末,与粳米同煮粥,临熟入白糖。早晚各服1汤碗,温服。

3.葛根神曲粥

【组成】葛根15g 神曲15g 黄芩7.5g 粳米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湿热型。症见泻势急迫,便色黄气秽臭或夹黏液,发热烦闹,恶心食少,小便黄少,舌质红。

【用法】前3味同煮,去渣取汁,与粳米同煮至粥成。早晚各1剂,凉服。

4.车前薏米茶

【组成】炒车前子9g 炒薏米9g 红茶0.5~1g

【主治】小儿腹泻,湿热型。症见便下稀薄水样,色黄气秽臭,发热烦闹。

【用法】3味共研细末,以白开水调服。每日2次,每次用上末3g,用白开水调服,3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另一种方法是上3味加水一汤碗,煎至半碗时,去渣取汁,加入少许葡萄糖或白糖作调味,即可。也可将3味研末,以沸水冲泡15分钟,加入少许葡萄糖或白糖,即成。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3岁以下者酌减。

5.石榴山楂散

【组成】生山楂9g 石榴皮5g 白糖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伤食型。症见脘腹胀满,大便酸臭,夹食物残渣。

【用法】将生山楂、石榴皮焙焦黄,共研成细粉。2次剂量,日1次,白糖水送服。

6.健脾止泻炒高粱米糠

【组成】高粱米第二遍糠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脾虚型。症见久泻不愈,大便稀溏,形体消瘦。

【用法】放入锅内炒成焦黄色,除去上面粗壳,压成细粉,用水冲服。每日3次。

7.安神止泻莲子糕

【组成】莲子肉100g 糯米100g 茯苓50g

【主治】小儿腹泻,脾虚型。症见久泻,饮食不香,夜寐不宁。

【用法】莲子肉炒香、茯苓去皮、糯米共研细粉,白糖适量,拌匀,加水成泥状,蒸熟,待冷后做成型状。午餐食。

8.莱菔内金糊

【组成】炒莱菔子10g 鸡内金8g 大米粉100g

【主治】小儿腹泻,伤食型。症见脘腹胀满疼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夹食物残渣,泻下不爽,纳呆恶食,舌苔垢腻。

【用法】将炒莱菔子、鸡内金加适量水煎煮15分钟去渣留汁,加入大米粉,熬成糊。早、晚服食。

9.消积止泻散

【组成】炒山楂、炒谷芽、炒麦芽、鸡内金、神曲各30g 橘皮15g

【主治】小儿腹泻,伤食型。症见脘腹胀满疼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泛恶呕吐。

【用法】共研成细末。与米汤共煮5分钟即可。每服5~10g,每日2次,5日为1个疗程。

10.暖胃羊肉羹

【组成】羊肉250g 山药50g 生姜5片 牛奶半碗 食盐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脾胃虚寒型。症见久泻呕恶,泻下清稀,色淡不臭、手足发凉,面色img37白,神疲。

【用法】瘦嫩羊肉与生姜一起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炖半日,取肉汤1碗,加入山药片煮烂后,再加牛奶半碗及盐,煮沸即可。早、晚服。

11.祛寒止泻散

【组成】仙人掌根30g 葱白12g 艾叶20g 生姜6g 鸡蛋清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风寒型。症见便稀多沫,色淡,肠鸣腹痛,伴发热,鼻塞,流清涕。

【用法】将药物捣烂,调拌鸡蛋清,外敷贴患儿肚脐处。

12.荷叶仙鹤散

【组成】荷叶12g 仙鹤草6g 苎麻6g 茶叶0.5g 蜂蜜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伤食型。症见腹胀,大便酸臭,夹食物残渣。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每日3次。

13.白果散

【组成】白果仁2个 鸡蛋1个

【主治】小儿腹泻,伤食型。症见脘腹胀满,泛恶呕吐,纳呆恶食,舌苔垢腻。

【用法】将白仁果仁晒干研末,鸡蛋用钉子在上端扎一小孔,将白果仁装入鸡蛋,然后将鸡蛋竖在烤架上微火烤至熟。去皮可食。

14.消食山楂胡萝卜煎

【组成】炒山楂15g 鲜胡萝卜2个 红糖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伤食型。症见脘腹胀满疼痛,大便夹食物残渣,泛恶呕吐,纳呆恶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数次服完,连续服2~3日。

15.山楂苍术木香散

【组成】山楂30g 苍术10g 木香5g 粳米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脾湿伤食型。症见泻下稀薄或蛋花汤样,夹食物残渣。

【用法】前3味研成细末,每服10g,用粳米煮汁送服,每日3次。

16.糯米固肠粥

【组成】糯米30g 山药15g 胡椒少许 白糖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脾虚型。症见泻下稀薄或蛋花汤样,色多黄绿,尿多。

【用法】糯米、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及白糖调服。每日1次,连服数日。

17.白头翁薏米高粱粥

【组成】薏米30g 白头翁15g 高粱米、白糖各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湿热型。症见便下色黄气秽臭或夹黏液,发热烦闹,小便黄少。

【用法】高粱米放锅中爆花,取6g与薏米、白头翁同煎水,加白糖调服。每日1次,分2~3次服用,连服数日。

18.山药山楂煎

【组成】山药15g 炒山楂15g 红糖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脾虚型。症见便稀,日泻数次,完谷不化。

【用法】加水煎服。 每日1次,分3~4次服用,连服数日。

19.栗子粉

【组成】栗子仁与白糖各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脾虚型。症见便稀,久泻,完谷不化。

【用法】将栗子仁磨成粉,煮成稀糊,加白糖调匀喂服。每日1~2次,连服3~5日。

20.干姜艾叶敷脐散

【组成】干姜20g 艾叶20g 小茴香20g 川椒15g 鲜姜30g

【主治】小儿腹泻,虚寒型。症见久泻不止,完谷不化,形瘦畏寒,舌淡苔薄白,脉微细。

【用法】前4味药共为细末,加入鲜姜捣烂,装入纱布袋内。敷脐,上以温水袋温之,保持温度,昼夜连续,5天为1个疗程。

21.栀子花贴

【组成】栀子花15g 鸡蛋清适量

【主治】小儿腹泻,湿热型。症见泻势急迫,便下稀薄,肛门灼红,发热烦闹。

【用法】将栀子研为细末,用鸡蛋清调成膏状。贴于双足涌泉穴。

22.吴茱萸贴饼

【组成】吴茱萸12g

【主治】小儿腹泻,虚寒型。症见久泻不止,缠绵不愈,粪质清稀,澄澈清冷,不利清谷。

【用法】上药研细末,取未熟的热饭(生心饭)适量与药粉混合成饼,温度适中,备用。取药饼放在神阙穴及周围,用纱布绷带固定。时间10小时,以晚上敷用为宜。

23.附子肉桂足心贴

【组成】附子(盐水炒)、肉桂各9g

【主治】小儿腹泻,虚寒型。症见久泻,四肢发凉,颜面发青而嗜睡者。

【用法】上药同研为细末,且醋调为糊状。

【说明】敷在手足心,以四肢转暖为度。

24.绿豆贴

【组成】绿豆粉10g 鸡蛋1个

【主治】婴幼儿腹泻,伤食型。症见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如败卵。

【用法】将蛋黄去掉,用蛋清调绿豆粉敷于囟门上,泻止去药(亦可用糯米粉10.代替绿豆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