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天花粉治疗鼻咽炎
2017-07-04 | 阅:  转:  |  分享 
  
中医杂志2006年9月第47卷第9期

r”””、

|题lk…√

天花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572000)

吴沛田

天花粉乃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之品,笔者于I临床实

践中发现其治疗慢性乙肝迁延久治不愈或肝功能反复

异常者有较好疗效。

基本方:天花粉30~509,败酱草309,露蜂房

159,苦参10~159。

例1:冯某,男,33岁,1999年10月初诊。患慢性

乙型肝炎6年余,曾2次住院,肝功能反复异常,近2

周症状加重,诉右胁隐痛有掀热感,心烦口干,少寐多

梦,腰膝酸软,乏力腹胀,舌红苔少,脉弦细。查丙氨酸

转氨酶(AI。T)168U/I。,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9U/

I。,总胆红素(TBil)正常,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sAg、HBeAg、HBcAb、HBV—DNA均阳性;B超检

查,肝内回声光点明显增粗。停用其它药,药用基本方

加郁金159,女贞子159,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

用2周,症状逐渐消失,随症用药略有进退,2个月后

肝功能正常,诸症消失,B超显像正常,再服药2个月,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嘱其注射乙肝疫苗,1

年半后追访,未见复发,HBsAb(+)。

例2:单某,男,27岁,2001年10月初诊。患慢性

乙型肝炎3年余,肝功能反复异常。诉乏力纳差,胁痛

腹胀,尿黄便秘,口苦咽干。形瘦神疲,面色萎黄,巩膜

无黄染,舌苔薄微黄,舌质红,脉弦滑。查AI。T126U/

I.,AST82U/I。,HBsAg、HBeAg、HBcAb、HBV—DNA

均阳性,B超未见异常影像。药用基本方加太子参

209,土茯苓309,香附159,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用药10剂,症状均有减轻,再进16剂,肝功能恢复正

常,稍有便秘,加大黄69,用药5周,身体恢复,复检乙

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V—DNA(一)。随

访2年无复发,仅HBsAg(+)。

天花粉清热解毒、凉润生津、消肿排肿,肝体阴用

阳,毒邪内伏,久则化热伤血,肝体暗伤,体用不支,无

力抗邪。天花粉既能养肝之体,又能消除蕴毒,扶正祛

邪,达到治本之目的。



r…飞

|谈{k…√

天花粉善治黄疸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611730)

杨媛

天花粉,性寒,昧甘、苦酸。功具生津润燥,化瘀,消

肿。本品甘酸生津,苦寒清热,有生津润燥止渴,清热化

痰,消肿排脓的作用。临床多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

渴,燥热咳嗽,痈肿疮毒等症。此外,家父杨德明主任医

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重用天花粉治疗黄疸性肝

炎,取得了较好效果。如刘某某,男,25岁,2002年3月

2日诊。患者目黄,皮肤黄6天,伴有厌食、厌油,干呕,

心烦不宁,大便干结,已6~7日未解,舌质红、苔干黄,

脉弦细。化验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60.84肛mol/I。,天

冬氨酸转氨酶(AST)112U/I。,丙氨酸转氨酶(AI。T)

119U/I。。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药用:天花粉609,

龙胆草159,柴胡109,生地黄209,栀子109,石斛159,

知母209,淡豆豉129,生大黄39(后下),水煎服。每日

1剂,5剂后,黄疸厌食明显好转,大便每日2次,上方

再服20剂,诸症消失,化验肝功能正常。

本品为苦、甘、酸,微寒,润燥生津,用于黄疸津亏

便秘之实证。天花粉之用量一般在50~1009左右。

天花粉治疗鼻咽炎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350003)

俞宜年

鼻咽炎是指鼻咽腔的黏膜发炎,多为慢性,由慢性

鼻炎、鼻窦炎诱发者居多。患者常感鼻腔后方与咽上部

不适,有异物感,或觉有黏涕不易排出,晨起可在吸鼻

后吐出稠厚脓涕,检查鼻咽部常有稠厚脓涕散在分布。

其临床表现与中医所称“痰病”“鼻渊”“梅核气”相似,

我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入天花粉治疗数例,效果较好。

俞某,宿患过敏性鼻炎、慢性鼻咽炎,近3~4年来

常觉鼻咽部有异物感,每昼夜辄吐白黏痰涕,曾经某医

院五官科用西药治疗,无显效。诊其脉和缓,舌质苔正

常,余无所苦。证属清肃失职,痰阻肺窍,治法宜排脓化

痰、清金肃肺。处方:天花粉209,鱼腥草189,桔梗

109,薏苡仁309,皂角刺69,赤芍109,白芷109,辛夷

109,薄荷69,黄芪259,甘草69。前后加减服50余剂,

万方数据

痰涕明显减少,五官科复查证实病情好转。

著名中医五官科教授干祖望认为,分泌物、败津腐

液、浓涕、痰、脓,是一物五名。治宜蠲痰排脓。天花粉

功擅排脓消肿,仙方活命饮取其化痰排脓,陈士铎探渊

汤取其治疗鼻渊涕多;现代将其制剂用于死胎排出、中

期妊娠引产、葡萄胎等有效,足见其“消除异物之力”

(《医方囊秘》)。方中配合桔梗、白芷、鱼腥草、薏苡仁则

排脓蠲涕之力益宏;皂角刺、辛夷、赤芍宣通肺窍,黄芪

扶正祛邪。

天花粉治跌打损伤有效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433300)

刘宇富

天花粉味苦、微甘、寒。入肺、胃经。前贤习用于热

邪伤津、肺热咳嗽、痈肿疮疡,并未涉猎外伤跌仆、血瘀

之治。且用量偏小(10~159)。笔者以大剂量天花粉治

疗骨折后瘀伤疼痛获佳效。

如治李某,男,28岁。从二楼摔下,左4~6肋骨骨

折,经骨科夹板固定复位及抗感染、镇痛治疗后,疼痛

不减。方拟:天花粉609,骨碎补、自然铜各209,苏木、

柴胡、土鳖虫、延胡索各159,桃仁、红花各69,白酒

10ml为引。药进3剂,其痛乃止。

天花粉外用治疗皮肤感染及带状疱疹

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317000)

朱玲

天花粉为葫芦科宿根草质藤本植物瓜蒌的干燥块

根,味苦,微甘,性寒,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之功效。笔

者在临床中以天花粉为主,外用治疗外伤感染及带状

疱疹,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外伤感染:天花粉509研极细末,米醋调成糊状,

每日2次,治疗仙人掌、仙人球、甘蔗叶、玫瑰花等植物

刺入肉而致局部红肿疼痛,共治疗5例均痊愈。如陈某

男,8’岁。左手背玩耍时不慎被仙人球刺伤,左手背见

约2.5cm×3cm不规则伤面,轻度红肿,表面有细刺,

有的已刺入肉内无法拔出,以上述方法外敷1天,有一

半小刺随之出来,连用2天症状消失。《本草纲目》曾引

《海上方》以瓜萎根捣敷治疗“箭镞不出”、“针刺入肉”。

可见天花粉不但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且有排出异物

之功,故而见效。

带状疱疹:天花粉309,冰片39,研末以生理盐水

调成糊状外用,治疗带状疱疹6例均获效。如詹某,女,

60岁。右腰腹部有群集红色水疱2天,少部分溃破流

水,局部疼痛灼热。以上述药糊外敷,溃破处直接以干

JTCM.Sept.2006,V01.47,No.9

燥药末外敷,每日2次,1天即痛止,2天结痂,5天痊

愈。《医学衷中参西录》谓之“善通行经络,解一切疮家

热毒”,有“消肿毒,排脓生肌长肉”的作用。

天花粉治疗乳腺瘤样病变

湖北省荆州市郢都路内环道西侧14—2号(434100)

樊明法

笔者临床多年来用天花粉外敷为主,治疗急慢性

乳腺病。兹举乳腺瘤样病变1例报道如下。

张某,女,36岁。右侧乳头间歇性溢出淡黄色浆

液,乳房肿胀,乳晕上边缘可扪及结节性包块,坚韧无

压痛,右侧胸部时感压胀憋闷2月余。包块隆起增大,

右胸部有沉重感等体征加重半月,当地医院应用抗生

素、强的松和中药,外敷安肤消炎膏等连续3周,症状

无减。外科诊断为乳腺瘤样病变乳腺管扩张症,提出单

纯乳房切除或乳房区段性切除,患者拒绝手术。于

1980年6月19日转中医科治疗,患者26岁时足月顺

产1胎,哺乳期有乳汁不通畅史,断乳后月经长期失

调,乳房隐痛及肿胀感,右侧乳头自发性间断溢液。无

结核病史。正常孕产1胎。检查:神志清楚、体温

36.8℃,心肺(一),肝脾未触及,右侧乳房弥漫性肿大,

乳头内陷上翘,以乳头为中心乳晕上方可触及约13cm

×15cm大小包块,中心区约8cm×7cm质地坚硬、边

缘模糊不清、下层与胸壁肌粘连,表层与皮肤粘连难

移,呈橘皮样改变,重触稍有痛感,无波动应指感,挤压

乳头时流出浆液或血性分泌物,双腋窝、颈部可触及肿

大淋巴结,右侧显著,锁骨上区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

10.6×109/L,中性O.75,淋巴0.15,嗜酸性O.04,嗜

碱性O.04,血沉60mm/h。X线胸片心肺正常,细胞学

检查,排除恶性肿瘤。舌质暗红、苔黄,脉沉涩。治疗:

活血软坚,解毒破瘀。处方:鲜天花粉,鲜菊三七全草,

量按1.5:1切碎捣混如泥(干品研粉过80目筛后加

酒、醋、蜜按1:1:0.5,再加适量二甲亚砜调匀)敷患

处,48小时后换新药,并煎服干品天花粉509,菊三七

(叶梗)409,甘草109,每日1剂分2次服。6月22日二

诊,包块缩小变薄,肿胀感减轻。7月4日三诊,可扪及

桃核大小2枚包块,左右可活动。减去内服方,续外敷

药。7月15日随诊包块全消,随访5年未发。

本病例多属中医“乳痨”、“乳岩”的范畴,多因肝失

调达,郁而化火,耗损阴液,痰凝气滞,痰火凝结而成

核,或日久肝肾亏损,冲任失调,气血瘀滞,积久成毒。

天花粉甘、酸、微苦、微寒,入肺、胃经,另有文献记载人

肺、胃、心、脾、肾、小肠、膀胱等经,有消肿毒,排脓生肌

长肉,治乳痈,消扑损瘀血,续绝伤等功用,“有推墙倒

万方数据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