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丁口论第三章之三

 感通天下 2017-07-04

    第三章根据上一章无为无言的哲学,先是提出了三不政策: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想达到人民群众不争不盗不乱的目的。又是提出了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的四种方法,企图使人民群众无知无欲。

    这是老聃为统治者提出的政策和办法,以为这样,老百姓就特别好统治,就会服服帖帖听从统治者指挥和驱使。就天下太平无事了。

    人们有了强健的体魄,不但有利于生活生产,还有利于抵抗敌人侵犯,这都是好事。而且还特别能够促进智慧和能力在劳动生活奋斗过程中提高。人们自然会产生追求真善美健的欲望,产生强烈的与异性结合养育下一代的欲望,产生追求更为文明富裕的愿望,这是人类的本能,谁也阻挡不了。其势如江河日下滔滔不绝。即使如三峡那样的大坝,只能提高水位,如果不泄洪排水,也一定会自然决口、一泻千万里。所以老聃提出的办法,只是堵塞人类本能的一个方面,而不是让人们各得其所的导流智慧。即使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有短时间的表面的成效,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如果任凭人们如动物世界那样竞争,有了食物,先满足狼王猴王吃,生育权也只能由狼王猴王享有,人类又与动物世界有什么差别?真的如动物世界,随着时光流动,新的狼王猴王又会咬死战败先前的王,形成新的统治局面。如果人类倒回去生活在那样的世界,可能吗,愿意吗?部分统治者愿意。全天下的老百姓愿意吗?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世事是老百姓的世事。人类有灵性能劳动创造,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高度文明富裕强大的社会来。

    宗教里有许多禁欲的办法,佛家的和尚尼姑,释家的修女,道家的无为,儒家的修身养性,都特别强调人们处于无智无欲的状态,将现实的不满足和痛苦,寄望于来世进基督教的天堂,进佛教的富贵来世生,进道教的仙境,享受儒家的香火。给受苦受难的人们服用精神鸦片。麻醉人们追求真善美健的心志。正合剥削人民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却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为奴性就是先进阶级和集团里高贵自觉的纪律性。使人们相信只有统治阶级才可以花天酒地,广大人民群众只能吃糠咽菜。使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只有统治阶级代表人物可以高高在上,广大群众只能跪拜。

    陈胜王一句将相宁有种乎、等死不如揭杆而起。道出了天下老百姓的心声。老百姓必然会群起而攻之,推翻暴政,创造出新的社会。尽管这一过程必然处于几十年的战乱中,老百姓会吃更大的苦,人们却在所不惜。因为新成立的大汉朝,汉高祖和文帝景帝们,认识到了与民休息生养的重要性,不那么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了。老百姓有了新的活路了。社会才又有了生机与秩序。

    就个人而言,智与欲也有两面性,智慧与欲望不节制,危害无穷,伤身害命,是真实的,不是危言耸听。即使智慧超群的专家,常常因为脑体发展不平衡而短命。至于禁智与禁欲,那从根本上也是毁灭人类的。所以正确的办法是节智节欲,追求人在德智体劳美各方面全面均衡持久的发展。针对许多人私心太重,提出禁智禁欲的治疗方法,也有一定道理和存在土壤。这又给宗教留下了地盘,包括给道家的无为哲学留下了地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