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昌里街巷:小楼一夜听风雨

 迷幻天空58 2017-07-05

尽管已是仲夏,淅淅沥沥的小雨依旧下个不停。穿行在文昌里老街古巷,仍可感受宋人陆游的诗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如今在抚州,似乎只有在文昌里街巷,才能体味这绵绵风雨似愁人的思绪。

文昌里自宋初定名迄今已历千年,她从一处貌不惊人的农耕之地,逐渐发展为一个拥有40多条古街小巷的街区。

文昌里鸟瞰图,摄于2014年冬季。

文昌里的这些古街小巷,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内涵深厚。

2005年2月25日,太平街初雪即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文昌里的每一处名胜古迹、店铺骑楼、高墙大院、老屋民舍、码头仓廪,乃至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抚州文明演进的见证,都是临川历史文化的载体,都有我们挥之不去的乡情和乡愁……

文昌里杨家塘的早晨。摄于2014年冬季。

小编从今天开始以街巷为单元,分别介绍文昌里直街、横街、太平街、三角巷、官沟上、郭家湾、河东湾等主要街巷的图文信息。


直街:

直街:直街由原芝兰馆、肖公庙组成,与横街垂直形成一条直线,故称直大街,简称直街。(上图: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直街。图片资料来源抚州档案馆)

直街南起文昌桥东引桥下北侧,北至郭家湾肖公庙路口,全长180米,与大公东路、太平街、灵芝山、横街、郭家湾相通。

文昌桥东引桥下为直街南起点。

直街沿河而建,中有芝兰馆、肖公庙二个码头,芝兰馆以装卸南北货、瓜果为主,肖公庙码头装卸粮食、陶瓷为主,为抚州货物吞吐量最大的码头。

直街自古为文昌里核心商业区,以经营粮食、南杂、百货、医药为主。(上图:直街北起点为横街与郭家湾结合处。摄于2005年1月10日)

昔日商业繁华的直街,如今只剩下铁匠、篾匠、理发师等一些小手工艺人了。

民国三十五年(1946),直街有店铺81家:钱庄、茶楼、酒楼、中药店、南杂店、百货土布绸缎店、银楼、杂货店、粮行,其中有德丰、复来长、益大永、复兴、稻香村、杏花村、老天成、兆丰行、永隆行、广丰行、祥记棉花夏布行、恒春生、寿康、寿人祥、德丰洋油公司等。

直街的粉店,据说有数十年历史了。

直街建筑风格多为民国新民族主义风格,外部采用西方建筑的部分形制:水泥粉刷外墙、拱门、舷窗、半圆小阳台,内部为赣东传统风格,均为木结构,邻河一侧店铺后部多吊脚楼延伸至河滩,富有地方特色。

1992年,直街建筑全被拆除。


横街:

横街:因与西边直街垂直相联,形似一条横线,故称横街。

该街由原横街、正觉寺路段组成。(上图:横街夜色。)

横街西起直街肖公庙路口,东至正觉寺堤垱边,全长430米,与直街、郭家湾、三角巷、东乡仓、席家巷、正觉寺路相通。

横街15号:乾大钱庄。

横街自古为文昌里核心商业区。(上图:横街逢春生老店。)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有店铺134家,主要是豆腐、豆豉、米行、南货、纸品、油行、茶酒店、杂货店、锅店、西医、钱庄、手工业等。

其中名气较大的店有:庆余斋、益永泰、同利、阜康、时丰、仁义茶社、广丰、国丰泰、晏元顺等,金融业有乾大钱庄、中国银行抚州寄庄等。

横街建筑风格多为赣东传统风格,木结构二层,均有骑楼飘出人行道,内部为前店后作坊或前店后居室形式。

2010年夏季,横街居民生或状况记录。

2014年冬季,横街居民生活状况记录。

中国银行抚州寄庄。据史料记载,是由孟良崮战役败退下来的国民党74师吴姓参谋兴办经营。

与三角巷交汇处的乾大钱庄、中国银行等建筑采用民国风格。

横街与东乡仓汇合处的民国商号。

雨中横街。

另有清代建筑“建昌会馆”,是建昌府五县商人聚会之所,1985年重建正觉寺时被拆除。(上图:中规院设计横街修缮复原图。)


太平街:

太平街:此街由原山前庙、山后庙、太平馆、太平庵组成。

太平街原名瓦窑街,1945年11月,因当地十年内发生数次火灾,居民损失惨重。当地居民认为,“瓦窑街”这个地名有“窑内装满必定要烧”之意,要求改名,瓦窑街原有太平庵、太平馆码头,遂改称太平街。(上图:2007年6月21日,太平街居民生活状况记录。)

太平街南起山前庙,北至文昌桥东引桥下,全长460米,与直街、胡李巷、官沟上相通。(上图:太平街南山前庙及附近宗祠建筑。)

太平馆码头。

太平街自古为文昌里主要商业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有店铺80家:饭店、酒馆、小吃、爆竹、竹篾、南杂、枋木行、缝纫、中西医诊所、药铺、纸扎、船行、杂货、理发等。

其中有名望的店铺:一元楼、清明楼、露天茶社,是三角班表演之地,商贾交流之所,为文昌里最为热闹之处。

太平街解放后以航运业为主,驻有航运公司、水上公社、水上小学等单位,太平馆码头以装卸竹木、柴炭为主。

上图:1958年,临川水陆公社学校及俱乐部在开展活动。(抚州档案馆提供资料。)

1992年,邻河店铺被拆除建设桥东防洪墙。太平街邻近汤家山汤显祖故居和墓园遗址;北端有明洪武年间所建太平庵(今不存),南端有山前庙。


灵芝山路:

灵芝山路:因位于灵芝山北麓而得名。传说从前该地是一座山丘,建灵芝园,生长灵芝草等中药材,故名灵芝山。

该路由原姜行街、新大街合并组成,姜行街在清代为抚州生姜主要市场,也是清代至民国抚州城唯一的水果批发市场。该路西起直街,东至天主堂,全长315米,与大公东路、直街、竹椅街、三角巷相通。

民国时曾办有纱厂。1939年,商人聂水龄在此创办全城唯一的一家机械工业——水记机械修理厂,解放后改“新华厂”,为今“江西江铃汽车底盘有限公司”前身,亦为抚州机械工业的发轫。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有店铺33家。上图:古民居有“双峰第”。

名胜古迹有抚州天主教“圣若瑟大教堂”,为今文昌里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三角巷:

三角巷:因与横街衔接处构成三角形,俗称三角巷。

三角巷雪景。

该巷北起横街圆钉厂斜对面巷口,南至灵芝山路,与横街、竹椅街、灵芝山相通,全长130米。

民国三十五年(1946)该巷有店铺14家:主要是米店、圆桶店、竹椅店、豆腐店。上图:晓峰居是前店后家的米店。

其中名气较大的有“泰丰米行”米店、同丰泰国药店。

古民居有“爱莲世第”和“汝南世家”。

“爱莲世第”和“汝南世家”均为民国临川商会会长周兆麟的故居。


竹椅街:

竹椅街:清康熙年间,因此地系抚州城竹制品生产中心,俗称竹椅街。

该街南起大公东路桥东派出所东侧路口,北至三角巷,与大公东路、灵芝山、三角巷相通。全长160米。

该街生产的竹椅、竹躺椅、竹床、竹橱、竹沙发、竹茶几是省内外的热门货。民国三十五年(1946)有店铺9家:主要是竹椅、圆桶店。

竹椅街诊所。

古民居有“三集居”等。

以上资料选自《文昌里史迹》。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