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新媒体环境视野下涵化理论的发展性思考

 夜雅玉阁 2017-07-05
作者:何 霞


一、新媒体环境下涵化理论的继承与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交互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网络电视、触摸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逐渐出现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这类新媒体形式集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向传播优势。与以往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线性传播为主的时代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打破了线性传播模式下受时间限制的传播特性,形成了“以交互而非单线、交叉而非径直、动态而非稳态”的传播特点。具体来说,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涵化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特征。

(一)传播渠道广泛多元,冲击了传统的单向传播

在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环境之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多受制于以电视为核心的文化符号的传播范围之内。涵化理论的假设正是着眼于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理解与价值观的倾向来自于电视所构筑的“符号现实”的影响。在当时的传播环境之下,由于电视媒体传播的核心优势,其所反映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对于观看电视的受众来说,正是这种统一的传播介质培育了人们相似的认知。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的传播渠道与方式,形成以网络为介质的多维度、多角度、超快捷的传播特性,如此一来,便打破了“客厅电视”下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意味着电视不再是影响人们对于现实世界认知与体会的主要渠道,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络端口自由选择频道和节目,这表明了人们对以往的传播渠道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早期涵化理论所提出的观看电视时间量的多少与观众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的正向性关系需要重新审视。





(二)网络交互性增强,赋予受众参与权

当下,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我们建构了立体的网状传播结构。“任何一个网状都能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状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的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下,受众由传统的接收信息的主体转变成为传播信息的主体。与此同时,普通的受众获得了话语权——可以随时随地以多元的渠道传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传统的传播格局下,电视这一媒介形式处于传播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受众在固定的收视时间接受特定的收视体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拥有信息传播与发布权的新型受众,由此必然会导致权力的分散化,受众在整个过程中享受到自我赋权的传播体验。除此之外,文化精英以及由此崛起的草根阶层,将会大大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传播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这样一来,便与处于统治地位的传统精英展开了权利博弈。此外,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更加丰富多样,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寻找不同的声音以与传统的电视传播所传达的观点相比较与抗衡。这样看来,传统的涵化理论中所认为的电视通过主流化的培养过程使人们所形成的对于现实世界的趋于一致的认识,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三)新的传播格局,新的发展思考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人们使用媒介的传播形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发展,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更加方便和快捷。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的兴起与普及,满足了受众参与网络对于大众传播环境的构建。在此种传播形式之下,普通受众的传播主体权利得到了回归,较之其之前一味地迎合大众传播时代电视媒体的所构建的媒介现实,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加入或创办各种虚拟网络社区。

早期涵化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作为信息接受者的人们,是单向度的个体。人们往往通过由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其思想行为植根于由电视符号传播所构筑的世界。而如今人们对于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已经使得网络成为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纽带,早期涵化理论中的传统媒体主导受众的现象已大大改观,由受众自主确立的传播新形式和框架得以确立。



二、新媒体环境下涵化理论的适用性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提高弱化了传统的以电视媒体为主导所构建的符号现实。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电视媒体的涵化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拓展出诸如移动电视、网络电视、交互电视等新的电视媒介形式,这样一来,致力于传统的电视媒体的涵化理论必然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的涵化意义。尽管如此,早期涵化理论的阐释力在现如今仍然有一些方面是适用的,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由各种媒介符号所建构的符号环境中。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由传统媒体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但是涵化理论的某些潜在规则在新媒体环境下仍然是适用的。因为受众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由传媒所建构的“第二手真实”当中。对于涵化理论来说,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理论框架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与思考,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