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京生|腧穴概念析

 乐山有大佛 2017-07-07

作者简介:

赵京生,知名中医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摘要

为探讨腧穴概念原本内涵,重点考察《内经》和出土医学文献,并结合有关论著,从腧穴的早期称谓与基本含义、“俞”的初步分析、腧穴概念内涵等3个方面进行研究。认为,腧穴之归经、与气的关系、为施治处,是其意义特性而非本质特征。腧穴的本质特征,应是历验的体表固定施治处,腧穴的规定性基于此。



腧穴概念,传世文献最早见于《内经》,后人的理解和解释源自于此。研究腧穴概念内涵及其术语,须首先弄清经典理论的认识。

1腧穴的早期称谓与基本含义


在针灸疗法形成发展过程中,对针灸的施治处,其中指称腧穴范畴的术语有所演变,初时名称多样而含义各异,渐渐趋向基本一致。《内经》的指称有多种,主要有:刺、痏、穴、骨空、溪谷、会、节、俞(输、腧)、穴俞、俞髎、气穴等10余种。


以针刺治疗热病的“五十九”穴之名的演变为例:即有五十九刺、五十九痏、五十九穴、五十九俞的不同

《灵枢·热病》: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

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

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囱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

《灵枢·四时气》: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

《素问·刺热》: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

《素问·刺疟》: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素问·气穴论》: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

《素问·水热穴论》: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藏俞旁五,此十者,以泻五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

其中:?①《灵枢·热病》《素问·刺热》《素问·刺疟》诸篇皆称“五十九刺”,前两篇有的条文基本相同。②《灵枢·四时气》《素问·刺疟》的条文相同,只是对所刺“五十九”内容,前者称“痏”,后者称“刺”。据考,《灵枢·四时气》内容较杂,多见于他篇,部分文字明显是解释性质。《灵枢·热病》和《素问·水热穴论》分别详述针刺“五十九”内容,后者的语气明显是解释,且具体部位或腧穴也与前者明显有别,问以“俞”而答以“穴”,二字相互为用,说明在这里的所指是一样的。

 

这些对针刺“五十九”的不同称谓,反映出:?①?同一概念的术语名有多个,且有先后,尽管这个先后顺序尚不能准确确定,似乎是“五十九刺”较早,后为“五十九痏”,“五十九穴”或“五十九俞”。以“刺”“痏”“穴”“俞”等不同用字构成的术语,实际所指是一样的。对“腧穴”赋予的特殊性,是后人在认识上的一种限定意义,而不是其实际的差异或特殊性。所以,《内经》后才会出现长时段的以“孔穴”为首选术语的情况。


诸术语基本含义

刺、痏、穴、骨空、溪谷、会、节、俞(输、腧)、穴俞、俞髎、俞窍、气穴等,是前人对一类针灸施治处的不同表述,反映了不同角度的认识,从《内经》为汇编性著作来考虑,则是不同医家、不同地域、不同阶段的腧穴概念。其中:

?刺、痏,是从针刺手段及所致肌肤创损(出针后遗留的创痕)角度。

穴、骨空、溪谷、会、节,是从体表组织形态结构角度。

俞、穴俞、俞髎、络俞、散俞、气穴,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则是从与气(血)关系的角度。照此划分,前两类尚属具象,第三类则已走向义理之抽象。

2“俞”的初步分析


无论是《内经》,还是现代,都以称“腧(俞、输)”为多,对腧穴含义的理解也由此而来。然而,究为何义,恐怕还是需要探讨的。

2.1
 一般解释

俞(输),有传输、聚之义。《内经》中的俞(输),用其传输之义,一般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素问·金匮真言论》载:“东风生于春,病在肝,输在颈项。”与经脉气血相关者,如《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灵枢·卫气失常》:“夫百病变化,不可胜数,然皮有部,肉有柱,血气有输,骨有属……皮之部,输于四末……血气之输,输于诸络,气血留居,则盛而起。”《灵枢·动输》:“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而作为“俞”穴意义的直接说明,未见明确论述。

 

从腧穴角度的解释,较早者为杨上善,如对五输穴之输,杨注:“输,送致聚也。《八十一难》曰:五藏输者,三焦行气之所留止。故肺气与三焦之气送致聚于此处,故名为输也。”严格说来,《难经》所论是针对原穴。对“是谓五藏六腑之输,五五二十五输,六六三十六输。”杨注:“心不受邪,手少阴无输,故五藏各输有二十五输。依《明堂》手少阴有五输,总有三十输。六腑有原输,故有三十六输。皆是藏腑之气,送致聚于此,穴故名为输也”(《太素·本输》卷十一)。《灵枢注证发微·本输》马莳:“输、俞、腧三字,古通用。输者,以其脉气之转输也。”

 

输的聚之义项,出现较晚,《广雅·释诂三》“输,聚也。”其与运输、传输并不同,也难说是引申而来。

此外,俞,也用为应对(应答)之辞。《尔雅·释言第二》卷三“俞、畣,然也。”

2.2
 或早出现

(1)以石刺俞

俞,出现不晚,可能属于早出者。《灵枢·痈疽》载:“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刺痈取输,《灵枢·刺节真邪》亦有记载,可参,“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泻之。”《灵枢·寒热病》还论及痈的发生部位与输的关系,“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脏之腧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灵枢·官针》载有专用于治痈的刺法,“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但对《灵枢·痈疽》所论,笔者一直存有疑问,砭石是早于金属针的外治工具,主要用于痈疽割刺排脓,尽管二者曾有较短的并用之时,但以砭石施治仍属较早时期方法,提示这段文字内容来源较早,而其中以砭石刺激“输”,说明“输”的出现以及指施治处也是较早的。杨上善从腧穴解释:“石其输者,以冷石熨其所由之输也”(《太素·痈疽》卷二十六)。


(2)俞与脉(动)

(2012年)新出土的成都老官山汉墓《脉死候》简文有:“脉绝如食【顷】,不过二日则死,烦心与腹伥(胀)具则死,其脉、输、郄,皆不盛曰死。”【1】论诊脉及死候,“输”与“脉”“郄”一并出现,表现为“皆不盛”。这是目前见到有关“输”的最早医学文献记载。虽然其上下文的更多内容尚未得见,但从“脉绝”“盛”及诊断意义,可体会其与脉(动)直接相关。

对(经)脉的搏动的诊察,张家山《脉书》有:“夫脈固有動者,骭之少陰,臂之大陰、少陰,氏主動,疾則病”【2】。而这类脉动处(“脉之常动者”),《内经》中即被称作“动输”,涉及的经脉,手少阴变为足阳明,如《灵枢·动输》:“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

《脉死候》简文“其”字之前的内容,也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3】所载的死候之中,记于六足经之后,文字略有异:“温〈温(脈)〉絕如食頃,不過三日死。心,〈又〉腹張(脹),死。”

郄,指腘窝部,是常用刺灸处,多用于放血。早在马王堆帛书《脉法》【3】即有:“氣出(郄)與肘,□一久(灸)而□。”张家山《脉书》:“氣壹上壹下,當(郄)與胕(跗)之脈而(砭)之。”《内经》中有更多记述,如《素问·刺疟》:“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素问·刺腰痛》:“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刺足太阳郄中出血。”《素问·刺禁论》:“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等等。

 

据此,老官山汉墓《脉死候》之“输”的部位,当在四肢,具体来说应在下肢膝关节以下。而《灵枢·痈疽》“数石其输”之痈“发于内踝”。以上皆提示,俞的出现,应该是较早的。

2.3
  俞的特指

(1)上述老官山汉墓《脉死候》和《灵枢·痈疽》有关记述提示,“输”在四肢尤其下肢膝关节以下为多,指某一类部位,而非具体指称。随着针灸经验的丰富,发现、认识的腧穴逐渐增多,就有了进一步区分的要求。《灵枢·官针》论述不同病位层次的针刺方法,病在皮肤、分肉、经络者取“病所”,而对病在脉、五脏者却要取“井荥分输”。即“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针于井荥分输……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输”。五输穴,《灵枢》称作“本输”,《灵枢·邪客》篇说:“故本腧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方法合于《灵枢·官针》所论刺腧。

 

《灵枢·官针》中的九刺,也是如此,且表述更为规范,对这种取五输穴之法则以“输刺”称之,参见表1。

表1《灵枢·官针》九刺的部分内容对照


据上,“井荥分输”之“分输”,应是对“输”之细分后(不同称谓)而言,即井、荥、输、经、合等之五输。


(2)输、五输的这种特殊性,还可以从《素问》两篇腧穴专论体会。《素问·气府论》篇内容是腧穴归经(主要为阳经“脉气所发”),对腧穴的记述,一般都一一言明穴名,唯肘膝至指趾节段之穴皆略称作“各六俞”(即五输穴加原穴),说明这六穴及其与经脉关系为其时所熟悉的内容,不言自明。也就是说,五输穴与经脉的关系(归经)完成在前,“脉气所发”实际是对五输以外之穴进一步归经。《素问·气穴论》篇记穴,散在与分类(部分归经)并存,如“脏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两傍各五,凡十穴;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目瞳子浮白二穴……”,其中五输穴(“脏俞五十穴,腑俞七十二穴”)已经出现,是为佐证。又,《素问·刺疟》“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素问·骨空论》“治巨阳少阴荥”,井、荥之五输,与巨阳、胫少阴这些早期经脉名并见,也提示五输出现较早。又如,《灵枢·厥病》:“头痛不可取于腧者,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可则刺,不可远取也。”“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腧。”从头痛之“不可远取”,知其“不可取于腧”是指四肢远道穴。心痛也是这样【4】。所以,后人对“输”的理解,多从五输之四肢穴的角度,如对《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

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杨上善注:“输,谓五藏二十五输,六腑三十六输……输在四肢,故四肢痛也”(《太素·邪传》卷二十七)。

3腧穴概念内涵


3.1
 经典阐释

对腧穴概念,《内经》已开始有理论上的阐述,如:“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灵枢·小针解》);“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素问·五脏生成》)。即赋予“腧穴”的特殊内涵:气出入处(包括正气―神气、经脉血气、卫气,邪气),针刺施治处。因而称作“气穴”,就要求“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由此,腧穴具有了理论上的规定性,为机体组成部分及病症诊察处,故《素问·方盛衰论》曰:“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

 

后世据此定义腧穴,明确强调腧穴与经脉气血的关系,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一第三:“必通十二经脉,知三百六十孔穴,荣卫气行”,卷二十九第六:“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千金翼方》卷二十八第九:“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他如吴昆:“人身孔穴,皆气所居”;张志聪:“经气所注之穴”,等等。

3.2
 作为施治处的意义

根据《灵枢·官针》所作归纳,针刺治病,不仅取腧穴,还有“以痛为输”,结络、血脉、分肉之间等等。也就是说,针灸疗法的施治处有多种,腧穴是其中之一,极重要但不是唯一。另一方面,“气穴”因为被赋予特殊意义,使之成为诸针灸施治处的代表,甚至其理论形式亦被仿效,如: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个(以应一岁),孙络亦有三百六十五穴会/三百六十五脉。然而,“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灵枢·血络论》),因此,实际操作时却是“见而泻之,无问所会”。见《素问·气穴论》:“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

3.3
 术语使用

俞,在使用过程中所指逐渐宽泛,例如前述热病针刺“五十九”,用“刺”“痏”“穴”等表达,也可用“俞”表达。尽管《内经》中称“俞(输、腧)”很多,但后世直至宋代,曾流行以“孔穴”相称,如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类编三部黄帝书,其中腧穴专书即称《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以及魏晋唐宋重要中医针灸医著,以致对“输”穴称谓需要加以解释,见《医心方·诸家取背输法第二》卷二:“今呼输者是孔穴也。”也就是说,腧穴概念的称谓存在历史演变。

 

综上可见,腧穴的术语,多来自针刺这种治疗手段及所刺之处的特点,一般为具体所指,有明确抽象内涵的是“气穴”。腧穴(气穴)之归经、与气的关系、为施治处,虽是其特点,却非本质特征。归属经脉、气出入处,是对腧穴意义的说明。作为施治处的性质,是区别于一般部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即固定的部位与名称。但指称穴位的名称,并不反映本质区别。因此,腧穴的本质,应是针灸实践中历验的体表固着部位。这是腧穴规定性的基础,并区别于其他针灸施治处。这种针灸施治的固定部位的获得,是经验性的(包括术者、受术者和病症),因而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汉墓【J】.考古,2014(7):59-70.

【2】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25,127.

【3】周祖亮,方懿林.简帛医药文献校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47,61.

【4】赵京生.头痛心痛刺治对认识腧穴主治规律的启示【J】.针刺研究,2008,33(5):344-347.


本文原载于《中国针灸》2017年2月第37卷第2期,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