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血竭

 常青ABC 2017-07-07


概述


血竭,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处。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别名


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



图片



产地


分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我国广东、台湾亦有种植。主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地。



形状鉴别


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用火燃之,冒烟呛鼻。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无香气,味甘而咸,嚼之砂样。以外表色黑如铁,研末红如血,燃之其烟呛鼻者佳。


此外,尚有索科特拉血竭,系龙舌兰科植物龙血树的树脂,呈小泪滴状或碎块状,长不过2厘米,断面玻璃样,薄片酒红色。加热时无苯甲酸气味。产于东非。



炮制


拭去灰尘,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灰坛内使燥,然后乘脆研末。

《雷公炮炙论》:'麒麟竭,欲使,先研作粉,重筛过,勿与众药同捣,化作飞尘也。'



性味归经


【性味】甘咸,平。

①《雷公炮炙论》:'味微咸甘。'

②《唐本草》:'味甘咸,平,有小毒。'

③《本草蒙筌》:'味辛咸,气平,有小毒。'


【归经】入心、肝经。

①《纲目》:'手足厥阴。'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手少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肾。'



功能主治


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①《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

②《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④王好古:'补心包络,肝血不足。'

⑤《纲目》:'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分;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内敷贴。



注意事项



①《日华子本草》:'得密陀僧良。'

②《本草经疏》:'凡血病无瘀积者不必用。'


相关配伍


①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麒麟血一两,没药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芷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方》麒麟血散)


②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一两。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摘元方》)


③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真血竭,研为细末,温酒调服。(《朱氏集验医方》血竭散)


④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为末,吹之。(《医林集要》)


⑤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血竭(炒)二钱半,大枣二十个(烧为灰),干地黄半两(别为末)。上三味,都细研如粉,以津唾调贴疮上。(《博济方》血竭散)


⑥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血竭一两,铅丹半两(炒紫色)。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畅洗疮后贴之。(《圣济总录》血竭散)


⑦治臁疮不合:血竭末敷之,以干为度。(《济急仙方》)


⑧治痔漏疼痛不可忍:血竭,为细末,用自津唾调涂,频为妙。(《杨氏家藏方》血竭散)


⑨治嵌甲疼痛:血竭末调敷之。(《医林集要》)


⑩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麒麟竭一两,硫黄一两(细研)。捣罗为散,研令匀,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阴药也。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


2、《本经逢原》:治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肝经血分也。但性最急却能引脓,不宜多服。其助阳药中同乳香、没药用之者,取以调和血气而无留滞壅毒之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