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白洋淀:王家寨民俗村9号院的故事(上)

 闻诗人 2017-07-07

走进白洋淀:王家寨民俗村9号院的故事(上)

2008年7月25日至27日

不等写游记,先详细记录下来这些点滴,洋洋洒洒不吝字句,一为留念,二为王家寨9号院的这一家可爱的人做些小小宣传,三为想去白洋淀玩儿的朋友们提供一份详细的自助游攻略。

总之,说得再多,也不如自己亲自去感受,如果想在白洋淀玩得尽兴,还是选择自助游比较好,在农家院住上两三天,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才能体味更多白洋淀的风采,王东一家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也与王东约好,过些天挑人少的时候带阳阳和妈妈再去他那里,不仅如此,四季皆要去感受一番。真是爱上这个地方了。

白洋淀自助游,附王东联系方式:

王家寨水乡民俗度假村9号院,王东,电话:0312-5130562;13513404736

王东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bydz

白洋淀在我心中是个特殊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小时学过的孙犁,和他的《荷花淀》,以及小兵张嘎,甚至那些传奇的抗日故事,还因为我爷爷那辈本就是从白洋淀走出来的。据说,现在白洋淀大北六村里还住着我爷爷的兄弟及他的后人们,只是,这亲戚是从不曾走动的。

除此之外,那里的荷红苇绿,迷宫一般的芦苇荡,也一直吸引着我。可惜,几年来计划几次,莫不因为高温天气而止步,一提起白洋淀,就总想起小时看过的一部片子,那里面的地下党就是凭着女特务无意的一句话而猜测到了她的位置,那女特务说,头上太阳晒,脚下水汽蒸。白洋淀估计就是这样。

就这样错过了一季一季的荷花开芦苇绿,真是再不能耽搁了,它们不会年年等我。去咨询旅游社,有白洋淀一日游,亦有两日游,写得极好,其中项目句句诱人。可是,终究还是决定放弃跟团自行上路,虽然会很周折,费尽思量,但会多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惊喜,趣味十足。想想看,湘西那样遥远陌生的地方都自己一一走过来了,小小白洋淀何足惧哉。

于是上网搜索白洋淀自助游攻略,居然找到一位北京女画家的博客,她提到了王东和他经营的农家院,顺藤摸瓜,竟然又找到了王东的新浪博客。因为不久前刚与张家界山上农家院的兄弟客栈打过交道,对这种农家院莫名地就多些信任与好感,拨通了王东的电话,很年轻很朴实爽快地声音。

我只粗略一问,他说网上写的承诺他都会一一兑现,价钱也还是那个价钱,并且向我们推荐了乘车线路,不必由保定转车,而是从天津乘长途汽车到达河北雄县,他会去车站接我们。暂时便敲定周末如果买到去雄县的汽车票,我们就跟他联系。

只此一个电话,一个星期后,我们真的就出发了,赶第一趟轻轨到达天津中山门,打车到地铁站,转乘地铁到天津西客站,顺利买到十点到雄县的汽车票。坐下候车,此时我才再次拨通王东电话。

后来想起,不禁失笑,不知哪来的信任与勇气,素不相识,与他仅只联系过一次,我就放弃了对白洋淀旅游攻略的深入研究,将一切尽皆托付于他,不作二想,从没想过他是骗子怎么办,他不去车站接我们怎么办,或是他接了我们却对我们这些异地客欺负敲诈怎么办。也许,这就是莫名的缘份。棠总说,人心换人心,后来与王东及他全家的接触中,发现真是这个道理。

长途汽车是个超慢车,到达雄县时已经是三个小时后了,正常两小时足矣。下火一般的天气,瘦高黝黑的王东带着他的小女儿在车站等我们,脖上搭着条白毛巾。顺利接上头,二话不说,上车,不问前路。后来我才了解,王东原来是位老师呢,在村小学任教,假期时打理家里的农家院事宜,他父亲名字居然叫王嘎,想来白洋淀地区的嘎子们一定不少。

我多事,同来车上有一对年轻情侣也来游淀,却站在那里徘徊迷茫,出于一片善意,我主动邀请他们跟着王东一起入淀。他们带着小小疑虑上车。王东告诉他们自己家的价格,爽快地说,没事,我带你们进去,你们不住我们家都行。

车子驶出二十来分钟,到达郭里口村,王东前面领路,带我们在村中穿行,转来转去,说实话,我都不太清楚他要去哪,他虽然说先到家吧,却不知道这“家”到底在什么地方。然而也没问。

这个村子小小农户挤挤挨挨,红砖墙上爬着瓜藤,开着黄花。路边有织了一半的苇子席,以及闲在那里的工具,抓空都一一过去摸摸看看,也没人蹦出来喝斥。走至村边,高高的杨树围着河岸,泥泞湿滑小路,河边系着几尾木舟,河中树影绰绰,王东动作利落地解舟,护送我们上船,他立于船头,双手摇浆,小木船有灵性一般驶了出去。他说他很小时就和爸爸去划船打渔,早就学会这手功夫了。

前行约20钟水路,河面颇宽阔,两边是苇丛,河面浮着一些水草,偶尔有零星荷叶荷花,或有其他村民摇浆而来,亦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小景。渐有人声喧哗,原来是一艘载着游客的木船,河道旁边安静的地方,游人或是村民自己跃入水中游泳嬉戏,看着就减了几分燥热。此情此景,已然颇具北方水乡之风情,喜不自胜。

此处照片8张:

1、穿过郭里口村;

2、织苇子席;

3、这里算是郭里口的简易码头吧,从这里摇小船去王家寨民俗村;

4、上了船,大家都很欣喜的样子;

5、这里村民出行均靠手摇小船往来;

6、王东在摇船;

7-8、一路北方水乡风情;

很快到了另一处简易码头,弃舟登岸,王东依然前方带路,还不等提出什么疑问,眼前就出现一座小巧美观整洁有序的小村落,村中房屋都是相同的格局构造,黑砖为墙,粉刷有古人诗词,红砖为地,一路铺设。村中房屋皆南北向,一排四院,两两之间有通行道路,竟然还架着长长的棚架,爬满丝瓜秧,走在其下十分惬意。

这就是传说中的王家寨民俗村了,简直象个精心布置的渡假村。后来聊天,慢慢知道了很多资料,那是网上搜索不到的。原来这个所谓的民俗村真的就象是渡假村一样,当年国家清理河道清理出来的泥沙聚集于此,渐成一座小小孤岛,而此处前行几分钟水路的地方才是真正的王家寨村。村委会也有些见识,与旅游局合作,开发旅游,变废为宝,把这座孤岛进行了投资与规划,从村民中评选出三十几户人家,在岛上按统一规划要求拨地盖房,各家自行出资,然后把各自的小院经营成及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家院,闲时也可自行居住,一举两得。然后统一管理,凡有客人表扬或是投诉,都会在村中张贴出来,秩序井然。

小岛很小,十分钟就能走个遍,然而十分怡人。四周均有参天高树,环岛除却两个小码头的地方,都种着各色菜蔬,一片葱笼,且十分诱人。还有村童在树上挂了秋千,荡来荡去,也有村中小姑娘采了新鲜的莲蓬和含苞荷花来卖。小岛东边,有一大片野荷,中间一道木制长桥,通往另一座小岛,那是民俗村的二期。站在这里,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如果细细谛听,还能听见虫鸣蛙鸣,有如田园诗一般。

此处照片7张。

1、村中道路上的丝瓜棚架,听说这是村民共享的,当丝瓜满架时,随居民取用,呵呵,好象有点共产主义的味道;

2、村中游戏荡秋千的孩子们;

3、这是我们第二日乘船满载归来时在村中一户人家院墙外拍的,每户院墙外都这样刷着古诗词,别具一格;

4、清晨,宁静整洁的小胡同;

5、村西边的三百亩野荷塘;

6、清晨去码头闲逛,一只大花活河蛤蟆旁若无人地经过;

7、村南码头。

这里最可喜的是解决了上下水的问题,是以极为整洁,家家有太阳能,装空调,这样客人来时少些挑剔,毕竟太多人喜欢农家的味道,却又受不得农家真正的生活习惯。三十几户人家家家门上有标牌,王东家是九号院,名“洒锦”。大门开处,迎面是影壁墙,上面题着康熙游白洋湖的诗: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浅显易懂,读之向往。 

院内除了正房五大间,另有厢房几间,西面围墙处却不再像别家院子那样建房,而是种着几圃黄瓜、青菜、大葱等,头上还悬着绿皮大南瓜。大爷大娘种些瓜菜,也不打农药,让客人们来了自己采自己摘,图个好玩和新鲜。我们一进门,先去池子那里洗脸洗手,坐稳,大娘果然就叫我们想吃黄瓜就自己尽管去摘,棠还真不客气,亲自摘了一根顶花带刺的洗了洗就吃了,直说好吃。

大门旁边倚墙有水池,水池中偶尔会以凉水浸泡西瓜及啤酒。有杂物间,有农家的大锅灶,我亲眼见大爷用它烧柴火,大娘贴棒子面饼子,以及蒸窝头,竹屉之下还炖着粉条鲫鱼。看进这大灶,我就想起童年时烧火丫头那段日子。

东厢房一间客房一间厨房,房前搭着棚,以塑料布和苇子席为顶,遮挡烈日或雨水,棚下支几张桌子,摆几只板凳,甚至一只躺椅,可供客人纳凉聊天之用。此时棚下还有一架童车,上面睡着两个月大的婴儿,那是王东二姐的新生女儿,睡相十分香甜,忍不住拿小卡照了一张相,当然记得没用闪光灯,免得惊醒梦中的小娃儿。

我和棠不出去玩的时候,或是晚饭后,便当院一座,斜倚在棚下躺椅里,光着脚架着腿,摇着蒲扇,和大爷大娘聊天,十分悠然自得。那份享受,让我们笑而开怀,棠后来断然作出决定,再多住一晚,这才是真正的休闲。

此处照片共9张:

1、这就是传说中的9号院了;

2、院内小景;

3、南瓜架下;

4、正在烧火贴饼子的大爷大娘;

5、这些小篓子是客人买咸鸭蛋时用的;

6、看看张大老爷这惬意劲儿,可不是摆样子哦,我们不出门玩儿的时候多半是坐在这里纳凉的;

7、晚上洗完澡,也坐在这里乘凉聊天;

8、这是离开那天早晨,和大爷大妈及王东合影,大妈另外有四千金,我们走得早,都还没来呢;

9、这瓶荷花是我头天亲手采摘的,当时还是花苞,现在已经盛开。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