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心理根源□黎淑贞 2015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今年3月1日起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家庭暴力范畴,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限制人身自由及经常性谩骂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 为何人们会在婚姻中使用暴力?其实,它不仅仅是个行为问题,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根源。对待家暴行为,除绳之以法外还需加紧治疗。 据了解,中国家庭暴力发生率为29.7%至35.7%,受害者多半为妇女,而老人、儿童和男性比例也有所上升,家庭暴力也是全球性问题。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20世纪全世界有25%至50%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面对家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受害一方均选择了默默忍受。一方面是受害者害怕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另一方面则是民众根深蒂固的“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作祟。随着社会发展,民众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社会对家庭暴力也倾注了更多力量。现在《反家庭暴力法》出台,意味着家暴也得受法律制裁了。 家庭暴力的发生是家庭成员心理阴暗在行动上的体现。 家庭暴力的施暴一方,是家庭暴力的制造者,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处事心理才是解决的关键所在。家庭暴力与施暴方的个人素质,与从小所受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有的施暴者心理存在某种人格障碍,易发怒,敏感多疑,在家中对妻子虐待和伤害。有的人从小在暴力家庭长大,将父母的行为移植到自己的行为中。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有两类人易用暴力攻击家庭成员,一类是有嫉妒妄想综合征者,还有一类是有人格障碍者。嫉妒妄想综合征病理是嫉妒综合征和奥赛罗综合征的合成,以坚信配偶不贞的妄想为核心综合征。患者坚信自己的爱人对他不忠实而另有外遇,因而跟踪或监视爱人活动,往往会伴随着激动情绪甚至攻击行为,也就是家暴。有的施暴者具有人格障碍,如反社会型人格、被动攻击型人格等,他们会使用相对偏激行为处理事情。 受暴者往往助长暴力行为。虽说女性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其实受害者也有问题。不少心理医生发现,有的受暴女性说话咄咄逼人,当夫妻争吵时男人说不过女人,或女人言行挑战男人底线伤其自尊时,男人就开始动手。所以,有类似情况的受暴女性,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夫妻双方可在冷静时先商量好,万一吵架,应该以合理的方式应对。 据心理医生分析,受暴者有一定心理模式:有的受暴者性格懦弱、退缩;有的受暴者喜欢嘲弄挖苦人;有的总在幻想这次暴力是最后一次。受暴女性对待首次家庭暴力的态度,决定今后发展态势。很多时候,男人的家暴属试探行为,第一次较轻,逐渐加重,最终变成“你能忍我就能打”的局面。当第一次家庭暴力事件出现时,受暴女性就应摆明强硬姿态,对待第一个巴掌开始就要反抗不能容忍。 心理医生指出,长期家庭暴力事件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使其性格不健全,甚至成为下一个施暴者。生活在家暴环境里的孩子,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倘若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阴影并已经影响到生活,建议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心理评估,确定是否应该治疗。从另一个角度看,家庭暴力表面上看,施暴者是加害者,其实他们也是受害者,因为不少施暴者从小也是其父母暴力的承受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也是父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施暴者常常在充满暴力的家庭长大,当他们有自己家庭时,原来的暴力承受者便成了暴力发动者。从这个角度看,家庭暴力对下一代影响较大。 让施暴者学会处理情绪。其实解决家庭暴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帮助受害者维权,必须加强对施暴方行为教育和心理治疗。对那些动辄家暴的人,解决方法是学会处理情绪。 首先要看施暴者自身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改变,并且是否愿意去改变。如果意识到严重性愿意改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或寻求医生帮助。运动本身有放松作用,对情绪能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如果觉得运动没有起效,那就该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有的家暴是因为存在家庭矛盾,而这种矛盾又是可以先处理掉的,所以要解决家暴就应先处理家庭矛盾,如处理不好就会反反复复出现纠纷。还有的矛盾自身没有办法处理,需要寻求医生帮助。 18岁前教会孩子处理情绪。研究表明,攻击行为是从小到大模仿而来的,如果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频繁接触暴力、攻击性影片,那就会学习用暴力、攻击性方式处理问题。18岁左右,一个人的人格差不多就固定了。也就是说,在这之前,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家长们来说在此期间教会孩子处理情绪非常重要。笔者曾给自己的孩子买过一本绘本《参鸡汤》,故事讲的是主人公小朋友某天在学校遭遇了各种烦心事,偏偏那天妈妈没空接他,找了一个有些粗鲁的阿姨接他放学,这更加加重了他的烦恼。于是,他到家门口后不仅不跟送他的阿姨打招呼还踩着草坪进门,回家后也是发脾气。这时,妈妈没有说什么,只是拿着锅放到火上煮鸡汤,然后拿着勺子敲打锅子。小朋友看到了觉得很新奇,也学着做。这时,妈妈开始对着锅子大叫,小朋友也学着大叫,叫完便心情好转了。这个过程中,妈妈就教会了孩子如何发泄情绪。其实,从小就可以教孩子如何处理情绪,而且教育方式很多,如儿童绘本,通过简单的故事告诉孩子处理情绪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