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孩子一般从4岁开始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各个城市里的音乐学校提供的早期音乐教育课程,和主要以年龄为标准来招生的舞蹈班、芭蕾班、游泳班、手球班等等。既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和体育协会,还有私人老师单独授课,比如竖琴课、绘画课、小提琴课等等。 我们小城的音乐学校开设了早期音乐教育班,为四至六岁的孩子授课,为期三年,可以中途插班。这种课一般一周一次,每次45分钟。授课老师均是接受过高等音乐教育的专业人士,一般还学习过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性情开朗,善于和孩子打交道。最初的几堂课家长可以陪伴,也可以旁听。一学期会有一两次的公开课,尤其是学期结束的时候,欢迎家长来“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老师会给孩子们排演一个简单的小话剧或者小音乐剧,重在参与,每个孩子都会分到一个角色,化上彩妆,装扮成王子公主或者小猫小狗,有时候老师也一起上台演出。 音乐学校为了方便我们这个城区的孩子,借用我家附近业余大学的校舍,在那里开了分班,我们走路就可以去上课,省时省力。最初去的时候,女儿才四岁多,懵懵懂懂的,上课神情颇为专注,觉得好玩,喜欢老师和同学,对音乐充满了兴趣。孩子们在课堂上除了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乐器,跟着老师学唱儿歌,还画画、做各种有趣的手工,自制玩具或者乐器,比如在用过的薯片筒里或者洗干净的酸奶盒里放进各种大小不等的豆子,然后封上口,就成了一件能发出好听声响的小“乐器”,拿在手上摇个不停。孩子们还在那里结识新朋友,因为大家都住在附近,有的后来又成了幼儿园小学直至中学的同班同学。他们的毕业演出郑重其事地在音乐学校的音乐厅举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来捧场,济济一堂。这座音乐厅颇有年头,典雅漂亮,炫目的水晶吊灯,白色的蕾丝窗帘,蓝色的天鹅绒帷幕,很适合室内乐的演出,是一年一度的鲁尔区钢琴节举办音乐会的场所之一。老师为他们排练的节目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诗《彼得与狼》,孩子们一本正经,演得像模像样,童真而有趣,家长老师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在教学期间一些孩子会选择学习一两样乐器。有的是孩子自己随意的选择,个别德国家长不那么较真,也可以说是尊重孩子的意见,顺其自然;有的则是听从老师的建议,也有的是家长替孩子拿主意。音乐学校每年举办夏季和冬季音乐会,一方面是孩子们的汇报演出,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新的生源。
德国的这些课外活动费用均不算太高,主要因学校和老师而异,除了单独授课的钢琴和小提琴月费在100至140欧币左右之外,别的集体课收费相对较低,舞蹈课和芭蕾课一个月的费用30几欧币。骑马和高尔夫球,听起来是所谓的贵族运动,但在我们这个小城都不算太贵,骑马课五次一结算,65欧币左右,高尔夫球课一年缴纳100欧币左右的会费,其前提是父母中的一方是俱乐部的会员。如果把骑马和打球的行头算进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我们谈论德国孩子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时,一定不能忽略的一个大前提是,德国小学和中学低年级的上学时间相对比较短,一般都是上午八点上课,中午13点半就放学了。而且德国小学生的课程比较轻松,家庭作业不多,周末和假期都没有作业。中学也是慢慢加码,作业量与小学相比开始变多了,但也没有到孩子吃不消,成为负担的地步。下午的时间用来从事课外活动,也就顺理成章了。 养育孩子需要父母的付出,额外的课余活动需要家长的接送、陪伴和指点。德国妈妈们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和家庭,有的在孩子出生后选择做全职母亲,有的只工作半天,才有闲暇和余力胜任“妈妈出租车”的角色。 我认识一位女孩子,从小到大上过早期音乐教育班三年,上过一年幼儿舞蹈班,五岁开始转学芭蕾舞六年,其间还学习钢琴、小提琴、画画、骑马和高尔夫球。这在德国孩子中甚为少见,既不是标准,更非榜样,只是其父母和她自己共同的选择而已,并且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她是独女,母亲只工作三个半天,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母都喜爱户外运动,对音乐和艺术情有独钟,孩子无形中受到影响,把画画、打球、骑马当做放松、玩乐、和结交朋友的机会。 孩子和大人一样,因人而异,不一定学得越多就越好。有的孩子兴趣广泛,精力充沛,学东西就跟玩儿似的,除了乐器需要每天练习之外,有的活动上完课就放下了,不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学得少,消化和练习的时间就相对多,可以做到学得少而精,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教育不是攀比,因材施教,量力而行才是关键。 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不一样,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参差不齐,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孩子学多学少,最根本的取决于他本人是否有兴趣,是否有这个体力和精力。有的孩子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而睡眠对于生长期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孩子的业余爱好和课外活动,不应成为家庭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和家长体力与精神上过重的负荷。全天工作的父母很辛苦,需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时刻以孩子为重未必是好事。 有闲暇和闲情的家长,如果在孩子跳舞或骑马的时候,自己可以忙里偷闲,去公园散个步,到咖啡馆喝杯茶,在树荫下读本书,或者在高尔夫球俱乐部美餐一顿,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对家长来讲,经济上不成问题,时间上游刃有余,自己又乐在其中,有足够的精力接送孩子,那么把孩子送到专业人士那里去培养一两样兴趣和爱好,对孩子、对自己都是好事儿。 教育的源本应该是快乐。既不需要强求孩子学什么,更不要给自己施加无谓的压力,没有什么是非学不可的。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尊重孩子的选择,让课外活动给孩子和大人带来的是乐趣,而不是负担,是喜悦,而非叹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