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宾虹绘画精品欣赏

 昵称41961047 2017-07-08

黄宾虹(1865--1955)

“中年激于时事,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皆有所参与。先已加入南社,结交一时俊彦。徇乡人之请,曾从事垦荒,以兴水利为先务。”---陈叔通

黄宾虹五十多岁时提出:封建社会美术在君不在民,而民间亦有美术流传,希望大家将收藏古人美术作品公诸社会,藉以保存国粹而图今日之进步。

基于对传统中国画生命力的笃信,他对当时画坛“以夷变夏”之风盛行“充满担忧”。

百丈虬龙呈变幻

百丈虬龙呈变幻(局部)

黄宾虹画论、画史研究的独到见解:

主要表现是:

浑厚华滋。针对清代山水画出现气格柔靡软弱的现象,他简括“浑厚华滋”四字,作为他追求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标准,并且把它提到中华民族性格的高度。

主张创造。他认为师古人是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优良传统,要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就必须废弃守旧式的临摹,必须师造化。

笔墨虚实。在技法理论方面,他总结中国画用笔用墨的规律,提出 5种笔法:平、圆、留、重、变,7种墨法:浓、淡、泼、破、渍、焦、宿。

学人画。他提倡学识渊博、人品高尚、功力扎实,有创造性的学人画。

山家

山家(局部) 独舟蓑笠

山家(局部) 小桥流水

黄宾虹的艺术生涯

亭树春晓

幼喜绘画,课余之暇,兼习篆刻。

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陈崇光等学花鸟。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

山水屏

山水屏(局部) 扁舟静止

山水屏(局部) 依案听琴

山水屏(局部)

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他在50岁前驰纵百家,溯追唐、宋。其后饱游饫看,九上黄山、五上九华、四上泰山,又登五岭、雁荡、畅游巴蜀,足迹半天下。

仿元人

七十岁后,后画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的功力较深。其著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古画微》、《画学编》、《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等,与邓实合辑《美术丛书》并有辑本《黄宾虹画语录》。

仿墨井道人笔意

仿王晋卿画

池阳旧作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池阳文选楼

岚光湿画幢

环流仙馆青瑶嶼

赤柱山望海

除了“二十世纪的画坛巨匠”的身份之外,黄宾虹更具学养,更富于文人气质。除了山水画创作,他在金石学、美术史学、诗学、文字学、古籍整理出版等领域均有卓荦的贡献。

残月照明缸

谢谢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