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春阳:全媒体与多媒体到底差在哪里

 细雨青衫 2017-07-09

媒体融合是横亘在传统媒体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门槛,如要想跨越这道门槛,就需要向作为融合发展大师的新媒体学习相关经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不仅要学习新媒体技术优势,更要学习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行机制优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提出,对于用户的行为进行研究时,其核心概念为用户使用场景,而所谓媒体融合即不同用户使用场景之间的融合。




近几年,全媒体集团的概念比较流行。最早是从烟台日报开始的,其后是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随后这个概念就遍地开花了。我第一次遇到这个概念时感到非常疑惑:到底什么叫全媒体集团?在此之前我们经常说多媒体集团,多媒体多到什么程度才叫全媒体,全媒体少了什么就成了多媒体呢?多媒体集团与全传媒集团之间概念的不清晰,导致我们对全媒体的认识产生非常大的误区。


在笔者看来,全媒体和多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全媒体集团从用户出发,对于用户的行为研究时,其核心概念为用户使用场景。所谓用户使用场景的关注,就是要关注用户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会产生一个特殊的需求。通常报纸用户的使用场景,我们称之为“三步五秒”,就是在三步内五秒中就可以确定买不买这份报纸,这也是报纸头版头条以及头版照片要做得非常精彩的主要原因。现在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场景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三步五秒” 变成了“五步三秒”,也就是距离更远,时间更短。


通常我们把用户使用场景划分成三个:家庭、办公室、在路上。其中,家庭和办公室是传统报纸、广播、电视和用户发生关系的地方。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路上”成为用户使用场景新开通的空间。我们通常把研究用户使用场景作为研究媒介融合、传媒产品创新的起点,传统的媒体的用户使用场景是分散的,例如在家庭、在办公室或者是在路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作为一支特别的力量,对上述三个空间之间的壁垒进行了突破与消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够达到全媒体标准的传播形态,原来分别在单一场景中占据竞争优势的传统媒体,在被打通的新的使用场景中将会面临更多的竞争。


笔者认为,所谓媒介融合的技术目标是指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上述三个用户使用场景之间的融合。很多传媒集团的产品系列虽然丰富多彩,但梳理产品之间的关系、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传媒产品和用户的三个使用场景的关系是不太均衡的。传统媒体产品通常在家庭和办公室这两个空间比较重,而在路上这个空间相对来说就要轻一些。


媒介融合有一个资源流动的规律:观察过去十五年,我们会发现传媒业资源整体是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流动,但很少看到资源从新媒体向传统媒体方向流动。这意味着新媒体已经成为中国传媒业创新的高地,同时意味着新媒体已经成为一个高效率的传媒经营环节。中国新媒体的发展有三部曲:成立公司、获得风险投资、在美国或者香港股市上市。这样一个三部曲使得本土的新媒体发展达到国际化层面,而传统媒体较低的产业化发展水准在竞争时就处于不利地位。


世界上很少有一个国家的报业以像中国这么高的成本运行。在西方发达国家、日本或者韩国,他们的报纸运行时一般采用大的报业集团,也就是说,报业本身的资源能够通过兼并重组从效率低的环节到效率高的环节,那些具有创新经验和先进操作经验的报纸逐渐扩张,覆盖其他区域,从而产生资源与经验的共享。而中国目前传媒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与市场呈现为一个碎片化的经营方式。过去各个媒体在区域之内垄断资源,这样的经营方式还可以,但融合把原来的垄断基础都消除掉,因为垄断所必需的行业与区域边界被新媒体消解了。


从大趋势来看,媒介融合带来了大的转变,媒体发展正从垄断走向竞争、合作。这里面的合作可以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也可以是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