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本解读应有的两个视角

 GXF360 2017-07-09
文本解读应有的两个视角

文本解读应有的两个视角

邵 军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诸多矛盾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这些矛盾大多集中在课堂上。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课堂问题,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现代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很多教师缺乏琢磨文本的耐心和细心,更多地依赖网络搜索。还有一些教师,过度依赖教参进行教学设计,一旦离开了这根拐杖,几乎寸步难行。解读教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三者之间教师是核心、灵魂、首席。成尚荣说:“研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唯有教师首先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对话,把握文本精髓,深得文本之“三味”,方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沟通。因此许多专家呼吁,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文本,甚至可以“过度”一点。这是备课的根本任务,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 文本解读需要有一个“入水”的过程

解读文本是一门学问。“读”,是文本理解的起点,侧重于文字、结构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的研究,尽量读出文本原意;“解”,是以文本释义为起点,侧重于文本意义的辨析、评判以及潜在意义的发掘,要求读者有创造性发挥。有人说,文本解读要“沉入”。我理解,就是将文本看着“水”,解读文本是一个慢慢进入“水”的过程,到了最后,一定要整个身子都浸入“水”中,身子和“水”全方位接触、全身心接触。具体来说,一篇文本中哪些地方需要教师“入水”“过度”解读呢?

1. 要读出文本的核心价值

教师要关注文本中的以下内容:① 包孕丰富情感与理趣的语言。文本解读的起点一定是文本的语言。教师需“浸入”文本,涵泳体悟,“穿透语言表义,深入文本深层,探索个中滋味”。② 起画龙点睛作用的修辞。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特别关注文本是如何运用修辞达成表达效果。常见的修辞,要努力挖掘训练点,使学生掌握有关修辞的工具性知识;不常见的,在教学中不一定要教给学生,但老师在解读中能发现它、捕捉它,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设计教学策略。③ 典型的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将之提炼并上升为“类概念”,学生才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类文本或者同一种语言现象。

2. 要读出文本的内在结构

一堂好课,一定有它内在的生长逻辑。教学时若能将文本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不仅能凸显文本的主体,也能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所以在文本解读中,我们要像造房子先要搭框架一样,努力在文本中找出合适的问题、情节,或以某个句子、某个语词作为切入口辐射全篇,将文本进行适度整合,使内容清晰地呈现出块状结构,进而使之成为教学的结构。

3. 要把握文本的体裁特点

文本体裁不同,解读的着力点也不同。“顺林之天,以致其性”,按着文本的自然纹理去解读,就容易到位。此外,教师还要关注一下文本的背景,因为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写作心境……这些元素必须把握,方能“得作者之心”,这样的解读也才会更为真实、丰满、深刻。

文本解读中,我们的视野既应在文本之中,字斟句酌、品词析句,也应放在文本之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出个性,彰显自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接千载,视通万里”:(1) 可选择同一作者、不同写作内容的文本进行延伸阅读,可以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和对文本的把握。(2) 可以选择同一写作对象,不同体裁、不同角度的文本进行阅读,有助于发展多角度思维能力。(3) 可以选择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文章进行对照阅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韵”。

教师解读的角度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越细越好;要能抓住文本中重要的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一个一个地咀嚼,并能链接出一个话题、一段文字、一个故事、一缕情感……把自己变成一个“海洋”。教师解读的“过度”将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和优化。正如浙江沈大安先生说:“有了精彩的文本解读,才会有出彩的语文课堂。”

二、 文本解读还需要有一个 “出水”的过程

文本解读还需要一个“出水”的过程。沈大安曾说:“教师自己对文本解读可以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小学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具有童真童趣。”换言之,教师解读的“度”不应等于学生解读的“度”。 这就需要教师蹲下身子,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生活经历出发,做出有效的选择,“舀”出学生最需要、最能接受的“一瓢”;要努力让我们的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里,读到最应该读的地方,思考最应该思考的问题上,带领学生真正“钻”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去,把学习内容“化”在学生自己的“文化脉管”里,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为此,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1. 要强化目标意识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目标意识淡薄,教学过程中随意性强,也就会导致教学过度。正如在第七届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崔峦先生尖锐指出的:“因为目标意识不强,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便同时存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高年级靠,中高年级的教学与低年级的要求区别不大。”因此,强化目标意识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教师要能准确定位每节课的目标,如知识要达到什么程度?能力训练要达到什么目标?所教年级段的要求、本单元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只有方向明确,才能在文本解读中紧扣目标,才能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正确地调控课堂,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教学过程要目中有本,目中有人

目中有本是指眼中要有文本、有教材。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价值,教师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充分引导学生挖掘和利用文本的价值。如课文《三打白骨精》(苏教版六年级),一般教师觉得故事很简单,学生耳熟能详,没有什么可教,带着学生读读课文,就开始做有关阅读题,导致文本解读缺失和训练过度。窦桂梅老师却独具慧眼,从所教学生实际出发,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的角度,带着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文章,了解古代小说反复叙事的方式,挖掘出情节中已经有的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贵”,点出文中没有出现的猪八戒的“三挑唆”以及《西游记》原著中蕴含的数字等内容,激起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目中有人指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教学目标也要随时做必要的调整,教学活动内容也要做相应的变换处置,促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始终保持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3. 要特别重视对问题设置“度”的理性把握

提问是语文课堂师生对话走向文本的主要途径。它既具有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行理解感悟的功能,又具有直指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小语文本教学中却往往出现问题设置过度的现象:要么问题过深——学生“望而却步”,要么问题过浅——弱化学生思维,要么问题过多——课堂“蜻蜓点水”,要么问题过碎——迷失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必须把握问题设置的“度”,至少应做到“三统一”:① 钻研教材与分析学情统一。学情分析是教师设置问题的基础,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设计问题才是恰当、有效的问题,那种脱离学生实际,过分设置“拔高题”、“拓展题”,势必导致教学失度,走向教学的低效。② 控制数量和把好质量的统一。教师要有整体意识,要能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样课堂就会不枝不蔓,始终围绕文本中心展开。支玉恒老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学生充分初读后,全课只提了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很好地带领学生在品词析句中的同时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受到文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③ 核心问题与附属问题的统一。教师在研究文本时,根据教学目标也许要设置几个问题,这需要细细分析这些问题的联系,找出最有价值的那个问题,也就是核心问题,除此之外的问题就是附属问题。

4. 要当好学生有效解读文本的“舵手”

受自身阅历的局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不是完全自能的,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难免会浅读文本或游离文本,甚至误解、曲解文本。要使得这种对话深入、有效,显然需要教师的点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文本,给学生自我阅读、品读的时间。同时要为学生有效解读文本把好舵,让学生在教师智慧灵性的引领中,学会认真读书,学会交流对话,学会倾听接纳,学会建构和提升自己的认识,从而使“静态”文本在学生创造性的延伸拓展中,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进而享受阅读乐趣.提高语文文化品位。

(作者单位:洪泽县岔河九年制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