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内科:留意NBI非放大观察下病变颜色,可提示病变性质

 fncsg 2017-07-09


上期内容中,来自日本虎门医院的贝濑满医生谈到了非放大NBI在胃部观察中的应用。本期,贝濑医生将继续这一话题,通过多个病例为大家讲解如何根据NBI 非放大下病变所呈现的颜色推测病变性质。


1

观察病变颜色,推测病变性质

首先,在开始病例介绍之前,先向大家说明两种颜色——浅棕色和灰绿色。这两种颜色将会在接下来的胃部病变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的提示作用。   

请看第一个病例。


白光下可见患者胃中有两处发红,喷洒靛胭脂后,依然难以鉴别病变性质。



此时切换至NBI,刚才相同的红色立刻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左边部位的颜色为浅棕色,的部位是稍微有点绿色的茶色即灰绿色。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NBI放大对这两种颜色的病变进行观察会如何呢?可以看到的浅棕色病变②的灰绿色病变显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区别怀疑为癌症的可能性高,而②则倾向于非癌。对进行活检后,结果显示病变为tub1的癌症。病变是group1肠上皮化生的粘膜。



最后,对病变实施ESD,明确得出是一1公分左右的以tub1为主的粘膜内癌。


2

关注特殊颜色,有效减少漏诊







看第二个病例。


这个病例在大约1年前曾进行过ESD,之后进行了1年左右的随访观察。从胃角到胃窦部存在多处发红。靛胭脂染色后,可见A.B两处明显的发红凹陷,那么,怀疑为癌症的是哪一个呢?


NBI非放大观察AB两处,结果均呈现为灰绿色。认为是癌症的可能性较低。


为了证实这一想法,继续进行了放大观察,发现粘膜构造均一,没有不规则、异型的血管出现,因此能够确定这两处不是癌症。但是,在刚才这一观察诊断过程中,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漏诊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