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策略为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常州市小学语文周雨明名师工作室方案

 GXF360 2017-07-09

周雨明

一、 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我们期望工作室能成为有志于语文教学与研究的语文教师的活动基地,成为语文教师交流思想的平台,心灵互动的空间,关注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传递语文教学的前沿之声,探讨语文教学的现实困惑,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使工作室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精神栖居的家园,人生理想和价值实现的舞台,让语文的阳光照亮老师和学生的心灵,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并在省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 对工作室成员的发展期望和措施

1. 对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1) 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崭露头角,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秀青年教师。

(2) 专业思想稳固,专业基础扎实,肯吃苦,善钻研,具有教育教学发展潜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小学语文老师。

2. 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基础培养目标是工作室成员应在常州市优秀教师成长“五级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并成为在语文教学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公认的知名教师。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 基于智慧共享、携手共进的原则,针对工作室成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

(2) 以“以策略为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项目为依托,以专题研究为抓手,以语文课堂教学为核心,建立每周学习与研讨制度,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 建立工作室目标考核制度,每个成员均建立三年发展目标,依据目标制订奖惩制度,逐年考核,促进发展。

(4) 工作室建立特色网站,并以网站为平台,利用自身优势,聘请全国各地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等参与指导,努力使网站成为教师工作室的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三、 工作室语文教学研究的项目

(一) 研究的主要方向

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思路狭窄、效益不高、语文学习方法策略缺失、一味机械分析训练的现状,提出“以策略为导向”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所谓“以策略为导向” 语文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学要走出功利化的习惯性的程式化的教学行为模式,讲究语文教与学的策略。具体来讲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既要突出语文对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的陶冶功能,又要拓宽语文教育的视野,强调语文教学中的资源意识、方法策略意识和核心能力的培养意识,教师精心创设一种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学习的环境和氛围,精心选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情感、思维、审美、人格的熏陶,又要掌握语文学习的独特的方法和策略,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研究的意义

我们着眼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方法策略意识,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来研究语文教育。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目标不清、内容杂乱、方法机械、思路狭窄、资源意识淡薄、能力训练随意、人文开掘过度、教学效益不高的局面,本项目就是要针对语文教学的这种普遍现状,强调语文教学的方法策略意识。“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真正做到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突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对改变当前能力缺失、方法机械、效益不高的语文教学现状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语文课程的功能、目标、性质和语文学习方式的认识,为实施语文新课程提供借鉴,推动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课程资源的整合策略。对现行语文教材增删调补,进行优化组合,分主题单元重组和文体单元重组,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结合课本教材内容,精心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有机整合。并根据不同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设计不同课型。

2. 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首先对语文教学内容作深刻的解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段课程目标,合理取舍,不面面俱到,突出重点,不蜻蜓点水,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尤其要突出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追求一课一得。

3. 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精心设计语文学习的活动,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学习活动设计的宗旨是要突出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任务要求的提出,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学习活动的激励评价,学习活动的深入推进,学习活动全面参与,学习活动中情感体验,学习活动的拓展延伸等等。

4. 学习方式的选择策略。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学习应该有独特的方式方法。比如强调情感体验法、朗读感悟法、想象画面法等等,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也应该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教学,让语文学习的方法真正适合具体的语文学习目标和内容,适合每一个独具个性的学生。

5. 学习评价的优化策略。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建立并完善校本化的科学、明确、具体的学科质量标准。改革当前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评价办法,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业质量评价办法,设计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学业发展评价方式。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比较分析与提炼,来进一步提高本研究项目内涵的认识,通过在行动实践中的不断检验来调整研究的方案,通过对教育案例的分析和不断反思,为总结研究成果,提供并积累丰富翔实的依据。具体的方法有课堂教学观摩、评课研讨、学术沙龙、专题讲座等。

(五) 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1. 在工作室运行期间,以工作室为单位,深入研究“以策略为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课题,在省级以上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0篇。

2. 每学期,工作室领衔人开一节辖市区以上公开课、作辖市区以上教师培训讲座或组织辖市区以上论坛(报告会、研讨会)一次,听本工作室成员课不少于20节;每学年,每位工作室成员均上辖市区以上公开课一节,工作室专题研讨课4节,至少精读优秀著作4本,撰写论文4篇。每年义务到农村非成员所在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至少一学期一次。

3. 工作室领衔人与成员的学生与家长的满意率均不低于90%。

4. 三年后,召开课题研究及工作室成果现场鉴定会,主要成果汇集为达公开出版水准的著作一本。

四、 工作室的规章制度

1. 专题研讨制度。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每学年工作室全体成员至少集中研讨10次。

2. 课堂观摩制度。每学期每人至少上5节校级以上观摩课。

3. 读书学习制度。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读2本教育专著或文学名著,自费订阅两种以上语文方面的报纸杂志,并经常保持广泛的阅读,人人围绕课题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或教育随笔,一学期至少5篇。

4. 合作分享制度。定期开展学术沙龙,网上论坛等交流互动活动,分享教学与研究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