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指南

 hehaiyuan 2017-07-09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 布
AQ
2017-xx-xx实施
2017-xx-xx发布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指南

  Guidelines for enterprises to risk assessment and emergency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for work place accidents

  (征求意见稿)
  AQ/T xxxx—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ICS 13.200
  C 78
  备案号:
目 次
前 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与定义 1
4总则 2
5风险评估程序 4
6应急资源调查程序 8
7调查内容 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源调查表 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定的规范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总则、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程序、应急资源调查程序和调查内容,以及事故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工作的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8218-201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27921-201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划分标准
  AQ 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有害因素 hazardous elements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3 风险 risk
  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3.4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
  3.5 个体风险 individual risk
  个体在危险区域可能受到危险有害因素某种程度伤害的频发程度,通常表示为个体死亡的发生频率,单位为 /年。
  3.6 社会风险 societal risk
  群体(包括职工和公众)在危险区域承受某种程度伤害的频发程度,通常表示为大于等于N人死亡的事故累计频率(F),以累积频率和死亡人数之间关系的曲线图(F-N曲线)来表示。
  3.7 应急资源 emergency resources
  为有效开展应急工作,消除或减轻生产安全事故后果所需要的人力、物资、装备、资金、设施、信息和技术等各类资源的总和。
  3.8 应急人力资源 emergency human resources
  为有效开展应急工作,消除或减轻生产安全事故后果所需的管理、救援人员和专家队伍。
  3.9 应急物资 emergency materials
  为有效开展应急工作,消除或减轻生产安全事故后果所需的不列为固定资产的自储或协议储存的消耗性物质资料。
  3.10 应急装备 emergency equipment
  为有效开展应急工作,消除或减轻生产安全事故后果所需的列为固定资产的自储或协议储存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4 总则
  4.1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目的
  4.1.1 事故风险评估目的
  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和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并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编制。
  4.1.2 应急资源调查目的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事故处置所需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为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源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平台提供统一完整、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评估结论,为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先期处置提供应急资源准备,指导应急措施的制定。
  4.2 风险评估原理
  风险评估应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事件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还应考虑控制措施是否存在及其有效性。
  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决定了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质以及周边人员、资产分布情况决定危害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
  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为:
  a)识别危险有害因素;
  b)判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c)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
  d)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出现后的后果,计算个体风险、社会风险值。
  4.3 应急资源调查原则
  4.3.1 全面性原则
  应急资源调查过程中既要考虑资源种类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内部和周边地区调查的全面性,保证调查结果没有遗漏。
  4.3.2 实用性原则
  应急资源调查过程中既要考虑应急资源种类与可能发生的事故性质、危害程度的匹配性,又要考虑应急资源调集、使用的可靠性,保障所调查的应急资源在应急处置时有用、可用。
  4.3.3 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源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4.4 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事件和经费等因素,结合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4.4 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依据
  主要依据以下内容:
  a) 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要求;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
  c)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演练评估结果;
  d) 生产经营单位的相关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或管理制度;
  e) 相关事故应急救援或调查处理的材料;
  f) 其他相关材料。
  5 风险评估程序
  5.1 总体要求
  风险评估应按照风险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编制评估报告的程序进行,评估流程见图1。


  图1 事故风险评估流程图
  5.2 风险评估准备
  5.2.1 成立风险评估组
  结合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负责人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事故风险评估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方案。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参加事故风险评估。
  5.2.2 收集资料
  评估组在评估时应收集分析以下资料:
  a)适用于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b)危害信息;
  c)生产经营单位的资源配置;
  d)设计和运行数据;
  e)自然条件;
  f)人口数据;
  g)本行业典型事故案例;
  h)以往风险评估文件;
  i)其它有关资料。
  5.2.3 明确风险评估准则
  风险评估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的取值标准及风险等级评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估准则:
  a)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b)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c)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d)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5.2.4 选择评估方法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的性质和特点,在生产准备、实施、维护、终止等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评估方法,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有:
  a)安全检查表(SCL);
  b)头脑风暴法;
  c)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d)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e)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f)风险矩阵;
  g)保护层分析(LOPA);
  h)故障树分析(FTA);
  i)事件树分析(ETA);
  j)层次分析法;
  k)FN曲线;
  l)GB/T27921-2011规定的其它风险评估方法
  5.3 评估实施
  5.3.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评估目的,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选择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对生产准备、实施、维护和终止等阶段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事故类别应按照GB6441-86的规定进行划分。
  危险化学品企业还应根据GB18218-2014辨识确定重大危险源。
  5.3.2 风险评估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AQ 8001-2007等标准开展风险评估,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后果,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和风险评估准则比较,确定风险等级,明确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判断风险水平是否可以接受。
  超过个人和社会可容许风险限值标准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
  5.3.3 风险等级确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排查评估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通过分析重特大事故发生规律、特点和趋势,依据风险评估准则分别确定事故风险“红、橙、黄、蓝”4个等级,其中,红色为最高级。
  5.3.4 风险分级管控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事故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实施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定期对红色、橙色事故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采取风险管控技术、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将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
  5.4 编制评估报告
  事故风险评估结束后,评估组成员沟通交流评估情况,对照有关规定及相关标准,汇总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并形成一致的评估组意见,撰写评估报告。事故评估报告应当客观公正、数据准确、内容完整、结论明确、措施可行。
  6 应急资源调查程序
  6.1 调查准备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相关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资源调查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参加事故风险评估。必要时,可与事故风险评估工作组合并。
  制定应急资源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事件、地点、调查组人员构成和调查分工。
  6.2 调查启动
  按照调查计划,调查组采用资料收集、现场勘探、人员访谈等方法进行应急资源调查。
  6.2.1 资料收集
  收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相关的资料,包括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报告;
  ——生产经营单位各类应急预案;
  ——应急演练记录;
  ——应急救援相关记录;
  ——应急处置评估报告;
  ——其他相关资料。
  6.2.2 应急资源需求分析
  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果,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应急处置中所需应急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调集方式、投入使用时间等进行分析,明确应急资源需求结果。
  6.2.3 现场勘探
  在应急资源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勘查的方式查看生产经营单位自身和周边应急资源,重点查看设备类应急资源和设施类应急资源。
  6.2.4 人员访谈
  对于在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过程中所涉及的疑问、信息的补充和已有资料的考证,采用人员访谈的方式进行求证,访谈对象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相关人员,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访谈可采用当面交流、电子或书面调查表的方式进行。
  6.3 编写报告
  调查组成员对调查内容进行汇总整理,对照已有资料,对其中可疑处和不完善处进行核实和补充,按照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大纲(附录A)的要求编制调查报告。
  7 调查内容
  7.1 应急人力资源
  7.1.1 应急救援队伍
  a)内部救援队伍: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的应急救援队伍情况,队伍人数和应急救援能力;
  b)周边地区企业救援队伍:调查周边地区与本单位签订救援协议其他救援队伍情况和应急救援能力;
  c)政府救援力量:调查发生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求助的政府救援力量,如军队、武警、消防等;
  d)志愿者队伍: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周边以社区为依托的,通过培训组成的具有一定自救、互救只是和技能的社区应急队伍。
  7.1.2 应急管理人员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中开展事故准备、响应、善后和改进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
  7.1.3 应急专家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和周边区域的可为有效开展应急工作提供建议和咨询的有关应急专家。
  7.2 应急物资
  7.2.1 生活类物资
  a)食品和水: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储备的用于事故应急状态下的食品、水的种类和数量,以备事故发生后初期的需要,如饼干、罐头、压缩食品等;
  b)衣物类: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储备的用于事故应急状态下的被子、毛毯、棉衣等的种类和数量。
  7.2.2 医疗救助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配备的用于事故应急救援过程的医疗救助类物资。主要包括:常备药品、医疗急救箱等。
  7.2.3 应急保障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配备的用于事故应急救援过程的应急保障类物质。主要包括:燃料、方木等。
  7.3 应急装备
  7.3.1 车辆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用于应急救援的相关车辆的种类和数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指挥车:用于事故发生后救援指挥的车辆,包括救护指挥车、移动指挥系统、通信指挥车等;
  b)消防车:生产经营单位配备的各类消防车辆,如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等;
  c)保障车: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的车辆,如后援保障车、办公宿营车等;
  d)其他车辆:其他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的相关车辆。
  7.3.2 防护类
  调查为避免、减少人员伤亡以及次生危害的发生,用于事故发生时的防护装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身体防护:用于抢险救援时的身体防护装备,如抢险救援服、避火服、防化服、隔热服等;
  b)头部防护:用于抢险救援时的头部防护装备,如消防头盔、抢险救援头盔等;
  c)眼部防护:用于现场救援的眼部防护装备,如防化护目镜等;
  d)呼吸防护:用于现场救援的呼吸类防护装备,如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防毒面罩等;
  e)其他防护装备:其他类型的防护装备。
  7.3.3 监测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储备的用于事故现场监测的相关装备。如生命探测仪、气体检测仪、气象色谱仪、红外线测温仪等装备。
  7.3.4 侦检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储备的用于事故现场快速准确的进行检测的相关装备,如有毒气体探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热像仪、测温仪、水质分析仪等。
  7.3.5 警戒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储备的用于事故现场的警戒类装备,主要包括警戒标志杆、隔离警示带、危险警示牌、闪光警示灯、出入口标志牌等。
  7.3.6 救生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配备的用于事故救援的救生类装备,主要包括折叠式担架、逃生气垫、缓降器、救生绳索等。
  7.3.7 抢险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配备的用于事故现场工程抢险作用的常用装备,主要包括破拆和堵漏工具、排水泵、排沙泵、灭火器材和装置、挖掘设备、支护工具等。
  7.3.8 洗消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配备的用于危化品事故洗消作业的常用装备,如强酸、碱洗消器、洗消喷淋器、单人洗消帐篷、密闭式公众洗消帐蓬、洗消喷枪等。
  7.3.9 通信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储备的用于应急救援工作的通讯装备,一般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类,包括无线传真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对讲机等。
  7.3.11 照明类
  调查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储备的用于应急救援的相关照明类设备,包括手提式防爆灯、移动式升降照明灯组等。
  7.3.12 其他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除上述装备外的其他装备的种类和数量,如电动排烟机、水驱动排烟机等。
  7.4 应急设施类
  7.4.1 避难设施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或周边也可以满足公众临时避难的场所,如体育馆、礼堂、学校等公共建筑,以及公园、广场等开阔地点、用于临时避难的帐篷、活动板房等。
  7.4.2 交通设施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要的交通设施情况,包括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设施以及周边的交通是否通畅。
  7.4.3 医疗设施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和周边地区应急情况下的医疗能力,周边医疗机构的分布情况以及可提供的医疗救助能力。
  7.5 应急资金、技术和信息类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金保障情况,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和外部在应急情况下的相关应急技术资料、应急信息等。
  8 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主要内容
  8.1 事故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
  —— 事故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 评估的主要依据;
  ——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过程;
  —— 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风险等级;
  —— 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
  —— 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 现有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监控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 评估结论与建议。
  8.2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主要内容
  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 总则:调查对象及范围、调查工作程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风险状况;
  ——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源:按照应急资源的分类,分别描述相关应急资源的基本现状、功能完善程度、受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影响程度等;
  —— 周边社会应急资源调查:描述本单位能够调查或掌握可用于参与事故处置的相关社会应急资源情况;
  —— 应急资源不足或差距分析:重点分析本单位的应急资源以及周边可依托的社会应急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应急需要,本单位应急资源储备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足等;
  —— 应急资源调查主要结论:针对应急资源调查后,形成基本调查结论;
  —— 制定完善应急资源的具体措施:提出完善本单位应急资源保障条件的具体措施;
  —— 附件:附上应急资源调查后的明细表,明细表包括应急资源的种类、名称、数量等信息。
  9 规划应急预案修编
  9.1 构建应急预案体系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措施和对策。原则上,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红色风险,以及低概率、高危害的风险作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重点考虑对象。其他等级风险,应当根据可接受程度,编制专项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
  9.2 明确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结果,明确应急处置措施,按照GB/T26939编制完善应急预案。
  10 定期更新
  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和周边的事故风险、应急资源发生变化的时候,应及时更新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报告,保证报告的全面性。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资源调查表
  A.1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人力资源调查表

  类别
  队伍名称
  人数
  应急救援队伍
  内部救援队伍
  周边企业救援队伍
  政府救援力量
  志愿者队伍
  应急管理人员
  ——
  应急专家
  ——
  A.2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物资调查表

  类别
  名称
  数量
  生活类物资
  食品和水
  饼干
  罐头
  瓶装水
  ……………….
  衣物
  被子
  棉衣
  ……………….
  医疗救助类
  常备药品
  医疗急救箱
  ……………….
  A.3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装备调查表

  类别
  设备名称
  数量
  车辆类
  指挥车
  救护指挥车
  移动指挥系统
  ……………….
  消防车
  水罐消防车
  泡沫消防车
  ……………….
  保障车
  后援保障车
  办公宿营车
  ……………….
  防护类
  身体防护
  抢险救援服
  避火服
  防化服
  ……………….
  头部防护
  消防头盔
  抢险救援头盔
  ……………….
  眼部防护
  防化护目镜
  ……………….
  呼吸防护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防毒面罩
  ……………….
  监测类
  生命探测仪
  气体检测仪
  红外线测温仪
  ……………….
  侦检类
  有毒气体探测仪
  可燃气体检测仪
  热像仪
  测温仪
  ……………….
  警戒类
  警戒标志杆
  隔离警示带
  危险警示牌
  闪光警示灯
  ……………….
  救生类
  折叠式担架
  逃生气垫
  缓降器
  救生绳索
  ……………….
  抢险类
  电动剪切钳
  气动切割刀
  机动液压泵
  内封式堵漏袋
  外封式堵漏袋
  堵漏枪
  灭火器
  排水泵
  排沙泵
  挖掘设备
  吊装设备
  ……………….
  洗消类
  强酸、碱洗消器
  洗消喷淋器
  洗消帐篷
  洗消喷枪
  ……………….
  通信类
  无线传真机
  便携式笔记本电脑
  对讲机
  ……………….
  照明类
  手提式防爆灯
  移动式升降照明灯组
  ……………….
  其他类
  电动排烟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