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金吧

 jywlkljh 2017-07-10

  (一)


  但凡接触过基金的人,一般都知道台湾基金教母萧碧燕的名号。


  这位只投基金不买股票的人,在过去17年曾赚取上千万收益,在台北精华区买房置业。


  我很早就接触过萧碧燕的定投理论,并且读过她写的几本书,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但是几乎都绝版啦。


  在基金投资中,我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系统,她的讲课笔记稍作整理,同时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在国内这个不完全成熟的市场,主动型基金与被动型基金相比,主动管理型收益要相对高一些,但是指数基金也能取得不错的收益,入门更方便。


  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来说,基金经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我们称基金经理就是一只基金的灵魂。


  (二)


  之前,在《做好这3件事情,选择靠谱的主动型基金》中,我提到选择基金的一些标准与指标,萧碧燕是具体如何选择基金的呢?


  不论是萧碧燕,还是《解读基金》的作者LAOK都曾经指出,选择基金的首要指标是基金公司。


  这是为什么呢?


  主动管型基金有个严重的问题,基金经理隔三差五可能就跳槽,这可能直接影响基金的业绩,而且很多情况下,我们买入一只基金,很大程度上出于基金经理。


  比如当年华夏大盘在王亚伟的操盘下,直接创造了无人可及的业绩。可是,随着王亚伟的去职,基金的业绩也是一蹶不振。


  这样的例子,在主动管理型基金上可是不断上演,比如我曾经持有的一只基金,银河行业优选在成胜离职之后,这只基金可是业绩大变脸。


  基金过于倚重某位基金经理,一旦基金经理变动,对基金就是毁灭性的。因此,萧碧燕提出选择主动型基金,首选声誉良好、服务优良的基金公司。


  背靠大树好乘凉,知名基金公司的选手相对来说更优质,公司的资源以及投研能力相对更强。


  如果一旦某位基金经理变动,也不至于让基金太过被动,对业绩产生巨大的冲击。此外,知名基金公司的品牌效应,本身也是一种背书。


  (三)


  在选择一只基金的时候,业绩是绕不过的。毕竟,对于一只基金来说,只有业绩才能证明基金经理的能力,虽然未来不可知,但历史业绩总要查一查。


  说到这基金的业绩,我经常碰到这样一群人,每次看到基金排行榜,就火速冲上去重仓买入,可是这样的基金真的好吗?


  就像是上半年涨了不少的基金,多数与漂亮50有关,踩中了消费、白酒等白马股的基金,最近也开始出现分化,下半年的业绩还是一个未知数。


  那么,业绩我们应该怎么选,按照萧碧燕的标准。优先选择成立三年以上的基金,然后按照长期业绩、短期业绩一步一步筛选。


  (四)


  一般来说,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投资有单笔投资和定投两种策略,这里重点说一下基金定投策略。


  萧碧燕定投的最高指导原则是停利不停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止盈不止损,只有你在低位一直投入,你才能获得足够多的筹码,让你在牛市行情的时候获利卖出。


  停利当然是设置合理的止盈点,一旦到了止盈点就要赎回。


  这里需要注意,这里的止盈点怎么设置,其实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就是要根据你定投的基金的业绩基准,以及你定投的资金量来设置。


  如果你定投10年,每个月投入1000块钱,那么本金就直接投入120000元,止盈点就要设置的低一点,因为止盈点一旦过高,面临的波动风险也是比较大。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赎回基金呢?


  1、你买入的基金走到了空头,也就是基本面恶化;


  2、你买入的基金业绩,长期跑输同类型基金;


  这两者都是针对基金本身,其实,你还需要需要考虑到你的止盈目标,一旦达到目标就可以快速赎回,然后,开启新一轮的定投。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萧碧燕谈到的定投中的人性弱点。


  1、看到别人赚钱,盲目跟风买入基金;


  2、无法忍受持有基金的亏损,厌恶风险;


  3、过于关注基金短期涨跌,每天盯着基金净值;


  股神巴菲特说过,别人贪婪的时候你要恐惧,而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要贪婪。说到很简单,但是真的做到真的不简单。


  其实,基金定投我们傻傻的定投,从长远来看是大概率赚钱的事件,如果你的定投还没赚到钱,说明你定投的时间还不够。


  所以,在做基金定投的时候,只要你选择的基金还不错,做时间的朋友,你会收到非常好的回馈。


  (原文转载自:张一梵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