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戈军珍:你想要的执行力可能是错的

 九乾 2017-07-11

导语

员工为什么态度不好?为什么执行力不强?是员工不愿执行,还是根本就无法执行?这些原因,又是如何导致的?如果不能搞清楚背后的问题,那么你看到的可能都是假象!

01

一、天真的想法

由于笔者工作性质的缘故,有机会接触行业中形形色色的老板。在和老板们接触过程中,经常听老板们说这样的问题:公司销售业绩上不去,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员工态度不好,二是员工执行力差。这样的说法几乎比比皆是。

而事实上,这种想法很天真。这个问题背后的问题,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员工为什么态度不好?为什么执行力不强?是员工不愿执行,还是根本就无法执行?这些原因,又是如何导致的?如果不能搞清楚背后的问题,那么你看到的可能都是假象!

02

二、真实的故事

我们来看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个真实事件。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为阻挡英法联军进京,咸丰皇帝调集蒙古族将军僧格林沁进京挂帅,进行阻敌作战。当时僧格林沁带领着大约三万清军(其中有一万多名骑兵,两万多名步兵),而八国联军召集到的军队人数不过八千人。

作战时,僧格林沁命令战士对八国联军围攻包抄,轮番进行冲杀,从早上7点一直打到中午12点,可以说打的非常艰辛非常惨烈。尽管清军人数上占优势,并且各各誓死拼杀,可最终还是惨败。

我们看一组数据,这场阻敌作战最终结局是,三万多清军伤亡过半,而不足一万人的英法联军只有十二人阵亡。我们想一想,哪怕是如此强的执行力,如此好的态度,连死都不怕,可为什么最后结果还是如此之惨?

03

三、严酷的现实

在许多企业老板的头脑中,对员工执行力的理解,实际上就是结果导向论:如果员工完成了工作目标或工作结果,那么员工的执行力就强;如果员工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目标或工作结果,那么执行力就不强。问题是,真的如此吗?

从实际调查来看,所谓“绩效不尽如意”的本质,许多是和员工的态度,和执行力,没有关联的。而真正的原因则是,企业竞争系统不健全或者根本就没有,或者是企业在对员工实际工作的策略或方法方面无所事事,根本就没有系统的指导和规则,而只是给了员工一块儿市场或一个工作目标,让其自导出路,结果成了自身自灭,而“自生”的机会极少,“自灭”的机会极多。

还有的公司,不分青红皂白,只是片面强调执行力,甚至用极端的方式一味的处罚来强调执行力,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团队散了。

04

四、执行力的真谛

那么,什么情况下执行力才真正有效?强调员工的执行力到底应该执行的是什么?

一般来说,公司的战略越清晰,策略越得当,战术越有效,同时保障性工资越高,而员工的执行力越强,也越有效。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应该是这样一个公式,即:执行力=竞争系统×利益×方法。

竞争系统,主要指的是竞争战略、策略,及平台支持等。利益,则指的是针对执行者的利益保障。方法,主要指的是战术行动规划。在这些要素的综合下,员工才会达到老板期望的执行力的标准。

如果没有方法及系统的支持,只靠员工态度好就去执行,这个团队最多是个敢死队,这不是执行力的最终目标,真正的执行力既要有态度,更要有方法,还要有利益,这样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



本文由珍谋钧略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原创首发,注明来源视为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