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中国体育界的传奇人物。上世纪80年代,“铁榔头”的英姿与她和队友一起创造的女排三连冠,是大国崛起最好的注脚,也成就了影响一代人的女排精神。而如今,当从50后到00后,都一起在那个夜晚,为女排在里约创造的奇迹欢呼后,又该如何衡量郎平这个名字的份量呢?英雄?偶像?女神?无需用这些标签来定义,只需要告诉你,她是郎平,这就足够了。 郎平:中国传奇 左脚一只厚底塑料拖鞋,右脚一只薄底的酒店拖鞋,郎平站在镜头前,亲切地招呼着:“别照我脚啊。”这个造型是因为1月底在美国做了右侧髋关节手术,术后这一侧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但左侧仍处于异常状态,要在6月份再次手术两边才能平衡。所以,无论是穿什么鞋,现在左边那只都要特别加厚。 然而,在拍摄间隙,化妆师冲上去给她整理头发时,郎平立刻曲膝,把自己降到方便化妆师工作的高度,而这个动作对正在手术恢复期的她来说,是不应该做的,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修养使然。 把孩子们教成最强战队 就像女排训练场上挂的那句标语说的,“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里约的喜悦已成过去,现在,目标是东京。 我们拍摄的这天正值端午节,下午两点,东京周期的练兵集训将如期进行,郎平在中国女排主教练任上的又一个四年,按部就班地展开着。朱婷、惠若琪、袁心玥……这些大名鼎鼎的女排猛将,在郎平说来,都是“孩子们”。里约奥运的绝地反击,奋勇夺冠,在郎平说来,“就是一群孩子在一起,大家每天都朝一个目标努力,克服来自方方面面的阻碍,最后才能到达最高点。” 里约奥运会夺冠 郎平字典中的“孩子们”基本囊括了中国排球最有实力和最有潜力的女运动员。郎平执教的国家队,队员从来不是固定的12人,它是一个名为“中国女排”的最强Team。 在里约奥运周期的4年中,进入郎平执教的国家队集训的女排球员是之前周期的数倍。而在里约之后,东京一期、二期,位于南二环国家体育总局的训练馆里,已经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新面孔。“表现不错的就来国家队试训,即使暂时达不到要求的水准,但只要比来的时候有进步,就说明是可造之材。”这种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国家队的模式,对激励队员成长和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都是大利好,但对郎平和她的教练团队来说,就意味着工作量会无休止地增长,每个队员来试训都不是走过场,因材施教,将个性不同的小花们打造成一支协作无间的队伍,对一支保持世界顶尖水准的队伍来说,难度可想而知。郎平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咱们辛苦点儿,一定要让她们每个人都不白来。” 你不知道的里约时刻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在举国关注下,小组赛输了三场球,末位出线。 压力大不大?这简直是个假问题。出征里约的赛前训练状态,其实是让人对女排有很高期待的,先输荷兰再输塞尔维亚,这是一个沉重的二连击。打完塞尔维亚后,工作伙伴进奥运村来看郎平,打开门,仍然是熟悉的笑脸:“你们吃不吃麦当劳?”一起出门,和往常一样,路上不断地有人过来要求合影,一贯有求必应的郎平,那天却谁也没有答应。 8月17号打巴西,比赛在当地时间是晚上,白天仍然是正常训练,然而,一切如常的背后,是难以避免的不安——也许,这就是里约的最后一堂训练课了。训练完毕,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场地里的两车训练用球,放不放气?不放,如果征程终止于当天晚上,这两车球再来处理就很麻烦。放气,虽然是正常流程,但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太多。 郎平拍板:“放一半,留一半,放气的时候避着点儿队员。”所有人的压力郎指导都考虑到了,但郎指导的压力谁也分担不了。 对巴西的逆转在国内创下了超级收视率,而无论局面一度到了多么危急的地步,场边指挥的郎平仍然是镇定自若,赢下比赛,媒体齐刷刷地报道:“郎指导的眼妆都哭花了!”不管多激动多了不起,毕竟这只是夺冠路上的一场比赛,第二天训练,郎平又开起了玩笑:“我知道,赖导把钱交了,你们肯定是不想浪费国家的钱。” 原来她是这样的郎指导 一个镜头拍完了,摄影师低头看回放,错过了这个瞬间:镜头转开,放松的郎平侧身,握拳,摆了一个弓箭步,配上她的大长腿,一个典型的二次元漫画人物加油姿势。工作人员提示刘海挡眼睛了,手动都不动,直接——吹! 被发现自带的茶杯里装的是咖啡,她立刻表示:“无糖的!”被问到微博上图片里的发射爱心的卡通兔子是谁P上去的,装傻问一圈:“谁,谁给放的?”——大家纷纷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您自己放的!” 想不到,原来你是这样的郎指导!《道德经》中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大意是说道德涵养深厚的人,如赤子般明澈通透,行事无碍。在郎平的身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奇异地共存着:大人物和小孩儿。 女排队员袁心玥上节目讲过一个细节,她刚被调来国家队集训来,郎平手把手给她纠正拦网动作,她还有点不服气,强调:“我可是世少赛的MVP。”郎平的反应是——冲她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儿。 太可以想象这个白眼儿的丰富内涵:“MVP怎么了?”“技术不过关还敢摆资历?”“跟我炫耀成绩你还差点儿!”以及“叫你练你就踏实练……”一个有点温馨又有点调侃的小动作,效果完胜长篇大论的教训。这就是郎平的风格,春风化雨,不怒自威。这边队员状态不好,罚,一边还要提醒:“上点儿劲!”那边练完球,队员们饿得马上就去找吃的,郎指导马上拦一下:“先洗手。” 三十六年 拼在一线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首次夺冠——这也是举国皆知的女排五连冠的开端。以这个冠军作为起点,到现在的三十六年间,从运动员到主教练,郎平始终站在世界排球的一线位置。女排队员对郎指导行动上是服从,心理上是崇拜,最服气的一点是,无论多难打的场面,郎平给一句话,你照着去打,球就下了。做为一名成功的职业教练,郎平对比赛的阅读能力与临场指挥能力早已经过多场重大比赛验证。 功夫在诗外。关键时刻释放的胜负手来自平时大量的积累。每个队员都在郎平的眼里,四年一路看下来,外向内向,要重锤敲还是点一下就好,早已了解于胸。而对战的每支队伍也都在她的眼里,了解、观察、看每一场录像,连对手的小动作都看得清清楚楚,看到对手场上的举动,就已经能推断出她们的心理已经有了什么变化。“训练比赛占时间比例?一半吧,另一半用来吃饭睡觉,吃饭的时候还聊呢,一堂训练课下来,我们几个教练一边吃一边复盘。工作完回家,总算可以休息会儿了,但脑子它停不住,还在转,课业表啊,计划啊,要写点东西啊。”任教国家队期间,从公寓到训练场,郎平的生活以体育总局的排球训练馆为中心,半径不超过一公里。 竞技体育是精彩的,也是激烈与残酷的,科技在向前发展,技战术在变化,各种服务支持手段在更新,这么长的时间始终稳居一项运动的一线位置,单从运动角度而言,郎平之于排球,已是位奇迹般的人物。 然而,女排之于中国体育,乃至整个社会,所代表的意义都早已超过一项单纯的运动。五连冠的荣光是大国崛起最好的注脚,女排精神则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如今,当90后和00后一起在那个夜晚,为里约的胜利欢呼的时候,又该如何衡量郎平这个名字的份量呢? 所以,什么样的大明星也享受不了郎平这样的“殊荣”——哪怕在国外逛街,也随时会有人冲上来,“郎指导,能跟你合个影吗?”。郎平自己也讲过类似的段子:“大姐上来就说,哎呀,我终于见到活的郎平了。”郎平在台上一讲出来,台下一片哄笑,感觉这话实在太熟悉了。“哎呀,我也希望在工作之余,能够做一个普通的人,看电影、逛街,但现在确实是,要想以自然的状态出现在商场影院是比较困难的,好像有点失去了自由。”好在郎指导总是有招数的:“咱们等电影院灯都灭了再进场!” 百分百的精气神 梳着两个小揪揪,穿着胸前印有“中国”两个字的运动服,郎平的这个形象即使在传媒并不发达的上世纪80年代,也是家喻户晓人人熟悉。女儿白浪对她这样的造型的评价是:“妈妈,你那时候so cool!”郎平自己的想法是:“那会儿电视画报也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来不了那么多想法,都梳两个揪,就想不起来梳一个。”满脸胶原蛋白与青涩的少女时代已经远去,现在我们熟悉的郎平,是自信、得体、优雅,相当具有中国女性美的榜样人物。是的,“她真美”是一群同事收看郎平出席体育颁奖典礼时齐齐蹦出的一句感叹。 郎平之美,在于与年龄相符的成熟典雅,内心的强大能量,外化为一举一动间流露的真我魅力。穿代表中国的运动服,美;穿度身定制的晚礼服,美;日常穿着T恤和训练裤,也还是那么美。排球女将的挺拨身形自运动员时期一直保持到如今,即使仍处于手术恢复期,站姿仍然笔直,精气神统统满点。 不过,吸引我们的还是郎指导无意中说漏嘴的那些小细节,让人稍微窥视到了强大如郎平也会有的小粉红内在。“包啊,喜欢,我就喜欢包,小花花的各种包。”担心发胖吗?“必须担心啊!不能暴饮暴食,晚上蛋白质要少。”郎平还对化妆有些小心得:“化妆师,你今天可以‘上点儿劲’,眼线再挑点也没关系。” 在赛场上创造传奇让人敬仰,在生活中坦率自在令人欣赏。在郎平身上,这不是矛盾的两件事。 |
|
来自: 昵称37365822 > 《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