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汉字》 笨·愚·蠢(讹误篇)
小篆“笨” 小篆“愚” 小篆“蠢”
“笨”“愚”“蠢”这三个字,说是跟“傻”同义,真比窦娥还冤。你道为啥?因为它们的本义与“傻”毫不相干。 (一)笨,竹黄也 一说到“笨”,通常会将它与“愚”画划等号,这就产生了“愚笨”一词。智力差者,称之为笨头笨脑;不灵巧者,则叫他笨手笨脚;不善言词的,谓之笨口拙舌;只会干粗活的,就说他愚笨如牛......这可把“笨”字给冤枉死了。 “笨”的本义是什么呢?《说文》曰:“笨,竹裏也。从竹本声。”徐锴云:“笨,竹白也。”说白了,“笨”是指竹子的内层,通称“竹黄”。 有竹裏,就有竹表。竹子的表皮叫“笢(měn)”。《广雅·释草》曰:“竹其表曰笢,其裏曰笨。”段玉裁云:“笢,竹肤也。肤,皮也。析可用者曰篾。”他告诉我们,竹子的表皮可劈成篾条。 “笢”的俗称是“竹青”,雅号为“筠”。《篇海》云:“(筠)竹肤之坚质也。竹无心,其坚强在肤。”《广韵》言:“筠,竹皮之美质也。”这“筠”既坚且美,光滑而富有弹性,所以特别惹人喜爱。于是,有以“筠”喻人者,正如《礼记》所言:“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于是,人们(尤其是女士)起名字都爱用“筠”字。 有人要问:因何种原由,“笨”成了“愚”同义词了?《广雅》有这样一句话:“笨谓中之白质者也。其白如纸,可手揭者。”也就是说“竹裏”质地较松、较粗,不精密,于是引申为“粗笨”“笨拙”“愚笨”等等。从各辞书所引的例证看,汉代以前不讲“笨”,而讲“愚”;直到唐宋以后,才有“愚”与“笨”相通之义的。 (二)愚,戆直也 “愚”非但不“傻”,而且很可爱。《说文》曰:“愚,戇也。”这就是说,“愚”是指“戆直”这种性格。《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柴也愚。”裴駰集解引何晏之言:“愚直之愚。”《孔子家语》云:“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王肃注:“愚,敦厚。”时至今日,人们还以“愚”作自谦之词,如“愚兄”“愚意”“愚以为”等。 “愚”另有一义为“寓”,是指“无所为,若寄寓然”(此解释见《康熙字典》)。《荀子·修身篇》曰:“非是是非之谓愚。”此乃哲人之“愚”,亦谓“大智若愚”! 凡戆直之人,往往“碰鼻头不转弯”,这就显得行为迟钝,呆头呆脑。于是,才有了“愚者,智之反也。”(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于是,“愚”又有了“闇(暗)也,蒙也,昧也,蠢也,钝也,愗也,滯也,固也,蔽也,冥也”这些引申义…… 西方有个“愚人节”,起源于1582年的法国,仿佛历史比较久远似的。笔者以为,我国早就有“愚人节”了。何以见得?有《诗·小雅·鸿雁》为证。诗曰:“维彼愚人,谓我宣骄。”大意是说,我就是要让你上当,以彰显我的睿智。君不见,自秦始皇至清宣统帝的漫长的专制主义岁月里,指鹿为马的事情还少吗?君不见,数千年来不仅有“上智下愚”的治国之策,而且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理论基础,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愚人节”在我国源远流长吗……。 (三)蠢,虫子蠕动也 《说文》曰:“蠢,虫动也。从春声。《周书》曰:‘我有于西。’”[ 笔者注:(1),读若“昆”。《义证》云:“凡从者,皆小虫。”(2),古文蠢。《周书》即《大诰》。“我有”句原文为:“我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承培元《引经证例》云:“有于西”犹云“我有怵怵心动于西。”] “蠢”的本义是:春天来到后,蛰伏的虫子慢慢地醒过来、蠕动起来。《庄子·天地篇》曰:“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尔雅·释诂》云:“蠢,动作也。”段玉裁云:“(蠢)虫动也。可云蝡也(‘蝡’与‘蠕’义同),引伸为凡动之称。《礼·乡飮酒》曰: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也。” “蠢”另有一义为骚动,动乱。《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今王室实蠢蠢焉。”《诗·小雅·采芑》:“蠢尔蛮荆,大邦为仇。”[ 笔者注:芑,音qǐ ,类似苦菜的一种草本植物。]《尔雅·释训》云:“蠢,不逊也。”郭璞曰:“蠢动为恶,不谦逊也。” 汉·王充《论衡》云:“时人愚蠢,不知相绳责也。”表示虫动的“蠢”,不知何故成了形容人“不聪明”“愚昧”的同义词?元·高安道《哨遍·嗓淡行院》云:“妆旦不抹彪,蠢身躯似水牛。”身子粗得像水牛一般,怎能不“笨拙”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