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病病例

 何处是他乡2 2017-07-13
1981年起有B、C型肝炎,病人无C肝抗体,之后形成肝硬化。两年前得糖尿病,小腿水肿有六个月了。

自述皮肤一碰即破,西要造成的,很多年不流汗了,且常抽筋。 问诊:

1.小便:深黄,近红,量少,日间次数少,晚间频尿而色清。

2.胃口:好。

3.大便:每日行,有时便如黑油。

4.睡眠:易入睡,因尿而醒。

5.手足额身:手足冷,睡时身冷,额热

6.午后有潮热。

7.口渴:渴而不欲饮。

8.血糖指数:饭前150-200;饭后200-300。血糖高时感到头昏身体怪怪的,手部有少许麻,也试过日间无故昏睡,拍也不醒。

23/155页
9.体力:好。

10.胁肋:非持续的胀痛或刺痛感。

11.双足麻

脉诊:尺脉大于寸

望诊:脸黧黑,为主色,细看带青、黄。胸肋间皮肤有血丝。 1、舌诊:淡白红

2、眼诊 : 肝区多白点,圈纹挤得很密。

耳诊:

诊断: 里寒、阴寒。

针灸处方:

左前臂肝关(腕圆骨上,寸,从外侧入针) 三皇穴 足三里 大腿内侧肝病奇穴压痛点 章门

期门

翻身针肝俞 肾俞 脾俞

中药处方:

生附子二钱 干姜二钱 炙甘草三钱 柴胡三钱 玉金五钱 茵陈三钱 白朮三钱 栀子三钱 天花粉三钱 熟地三钱 泽泻四钱 乌药三钱 细辛二钱 桂枝四钱 茯苓四钱 茜草三钱 炙鲎甲三钱 白芍五钱

24/155页


解说:

1.病人脸黑带青黄,是肾、肝、脾三脏同病之证。尺脉大于寸、午后潮热、夜尿频,头热手足冷,四者共证阳不入阴。故用生附处理里寒及阴寒,使阳能入阴。又以柴胡、玉金、茵陈、入肝舒解气郁;以茜草、鳖甲入肝攻血郁。病人渴而不欲饮,是内有瘀血之证,故攻之。为防入肝之力不足,加大剂白芍使药随血归肝。凡治肝硬化,必用白芍。又以熟地、泽泻理肾。以白朮、茯苓理脾。因足冷、夜尿频故用乌药细辛移心热于小肠。因心阳已伤、无汗故重用桂枝、炙甘草,但他有腿肿而炙甘草会蓄水,因此若下次来诊腿仍肿则炙甘草要去之。因有虚热于上焦故用栀子、天花。

2.针术方面:当以泻南补北为指引。因肝于右,故只针左肝关。因小腿水肿,针三皇穴及足三里。

3.凡肝病当针肝病奇穴,以压痛点下针为准。三脏同病故针脏之会穴章门,肝硬化故针肝募期门。背针三脏之俞穴则不待一二言矣。

4.另外病人胸前胁肋区有血丝,提示有肝癌肝硬化,反之亦然。

5. 他小腿肿跟打胰岛素有关。若是本身疾病造成脚水肿则危险,因为男人怕脚肿。若是吃西药造成脚水肿,一般不危险,停药即恢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