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熟交易员进阶之路5

 新城a 2017-07-13

是在上一次分享里面,我谈到了我们对于止损领悟的几个时期,其实这也是交易的几个时期。只是我想强调止损在交易不同过渡阶段的重要性。因为交易员的进阶之路即是交易员止损的进阶之路,交易的逻辑就是如何去止损的逻辑。对于止损手法的变化则是交易功力的变化,我说到了这里希望大家明白止损对于交易的意义,也更加要明白合理的止损对于交易的革命性的意义,真正的盈利就是从你学会合理的止损那一刻开始的。当然止损不合理和其他很多方面都有原因,止损虽然是可以相对独立的进行讨论,但作为交易的因素又绝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单一的存在因素。如何止损,如何合理的止损,这个和交易频率,交易节奏,市场运行状态都有很大的关系,当你更多的了解市场,明白了市场运行的本质,波动的一般规律,然后再树立起来自己的交易模式和格局,这时候止损才能发挥强大的威力。

成熟交易员进阶之路5-赢家的法则3,确定交易格局

在交易之前,大家一定要清楚的明白一件事情,交易是人与市场互动的一种关系。不是单纯的了解市场,我们对于市场的所有了解,无论是形态,理论,波动,结构,心理,还是我们之前谈论的止损,这些问题,从大到小都不能脱离人的因素单独拿出来讨论。因为交易就是人与市场结合的关系,所以我先讲规则,而不讲技术体系的原因就在于此,了解规则的原因就在于一定要弄清楚,市场是人在做,更要明白是你自己在做。如果对自己认识不全面,对于自己的弱点和强项认识不深刻,你用再牛逼的技术也没用(况且这个市场也不存在圣杯,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办法)。

这里的格局,是一种交易模式,也是一种交易理念。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短线,波段,中线等等的分类,至少说目前对于我这个层面左右的朋友很多都还不具备中线交易的能力,其实也没有必要。一般都是短线和波段里面做一些选择,其实外汇市场也并没有完全的短线和波段的概念。从交易上来说,亏损的头寸停留在场内的时间当然越短越好,而盈利的头寸不能说越长越好,但持仓时间也不宜过短,我的交易一般是根据市场的发展而定。市场的发展来看,当然是希望持仓的时间越长越好,说明市场的强度很大。所以从格局上来说,我交易的谈不上短线,但亏损的头寸却都是短线,而盈利的头寸往往会形成波段,之前我也说到了盈利预期,一般来说300-500点就是我交易的格局。根据我的经验来看,持仓的时间3天居多,有的能到5-8天,能达到半个月持仓的行情并不多,一年可能就只有一次,而这种持仓周期的行情有三个个特点,第一,行情发展速度很快,力度很大,动能也很强,第二,这种行情往往伴随着事件在进行推动,比如去年的英国退欧公投,美国大选,第三,这种行情的仓位往往非常大,随着行情的发展会越来越大。除此之外都是一般交易的行情,一般的行情都是轻仓,逐步加仓,加仓2-3次,累计的盈利也很一般,当然由于风险控制得当,虽然盈利并不多,资金回撤也非常有限。给一幅图大家思考一下

成熟交易员进阶之路5-赢家的法则3,确定交易格局

波段的交易简单一点来说,都是寻找市场天图高点到低点,低点到高点的摆动。这是一个研究方向,为什么选择天图,因为大的周期有更强的稳定性,而且在确定低点之后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内都朝着某一个方向一直交易,很难出现今天做多,明天做空这种让人难受的感觉。交易上需要规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反复的选择方向去交易,这是一个大忌。而我要做的就是在天图确定低点或者高点之后(怎么样确定低点和高点的形成,这里面有些小技巧,比如天图的吞没,长下影,上影,突然启动的大阴大阳都能给我们一些大概率的指引),我再去进行交易,也就是开始建仓,然后逐步加仓,等待更大的空间。这就是我的基本交易格局,当然我这样做,不是大家也非得这样做。我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我对自己有一些根本的了解,首先,我的资金需要安全,小的回撤,所以我需要在更大的周期上去寻找机会,况且我知道自己对于技术上有一些薄弱,所以我选择了更大的周期,更低频率的交易方式。而我也需要轻仓试错,去逐步加仓,也就是在市场真正走行情之前我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建仓,那么小周期无法满足我这个要求,小周期比如小时图和4小时可能在我头寸进场之后行情就已经向外发展,一点也不利于我的建仓周期。所以我需要强调一点,我的建仓模式,我的性格特点,我对于账户风险的管控方式直接决定了我的交易格局,不是每个人都要这样去做的。你要清楚的了解你自己适合怎样的交易。每个人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我是在天图上寻找市场是在延续还是在反转,从而确定自己的方向,然后加上止损的规则和持仓的原则去获利。而你可能适合更短的交易,比如日内,或者某些特定的形态,对于某些形态你可能有一些高胜算的交易方法,你需要的就是坚持这种思路去重复做,大量做。如果你还没有自己的模式,那么你就有必要停下来思考,反思,结合自己的交易风格,性格特点来制定更加有利于自己执行的模式,然后套上你的规则去交易。交易的前提就是无论如何不让自己觉得难受,以自身的交易舒适感为第一考量标准,别人有一套逻辑性很严密也非常好的交易模式,你拿来做可能反受其害。这就是交易的重点,以人为核心,任何忽略这个重点而进行的交易都是不严谨的。

其实交易格局的确定分为几个方面:①你如何去确定方向,对于这个层面我有一些建议,确定的方向最好不要变换太快,也就是你确定方向的周期不能太小,太小容易造成来回倒短线的方式。这里并不是排斥短线,而是没有目的的去做短线,这样会深受其害 ②有一套简单的技术体系的方式来确定方向,比如简单的均线多头排列,③交易上更多的进行右侧交易,而不是猜顶摸底这种交易,右侧的安全系数更高

之前一直不想从技术层面来解析交易,因为我觉得交易的主体是人和市场,而技术分析仅仅是市场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更多的时候对自己没有全面的认识而盲目的套用技术,这很大程度是一种阻碍,而不是促进。技术分析是市场过去遗留的痕迹,其实对未来的帮助非常有限,交易始终还是一种概率事件,有的时候行情足够大你能狠狠的赚一笔,而有的行情你则要做好应对亏损的准备,这才是交易,这并不是上班拿工资这么简单。所以技术上的东西也是一个规则,和止损一样的规则,要让技术变得合理,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你愿意选择的,选择了就接受它,接受它的不好。你选择跟随的技术体系就要原谅它的滞后,就不要眼红预介入的利润,你需要的是后期的持续行情,就不要纠结市场已经走了一波,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的不是位置,而是空间,位置不好的问题你可以用资金管理来解决 。而如果你的格局一开始有就问题,市场没有足够的空间,你可以想象结果是怎么样的。当然很多时候你有规则也难免出现空间不足的情况,但规则的意义更多的在于一套利于执行的标准,大多数时候和结果无关,结果只是规则的概率里所带来的大概率事件而已。所以技术上的东西也只是给你确定一个交易规则,从而落实你的交易格局。你选择什么样的周期,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分析手段,这仅仅是你能接受和不能接受的一个组合,你依靠它能捕捉到大部分行情,但同时也会丢掉很多行情,你要做的就是把能抓住的做好,不能抓住的,规则以外的行情只能错过,有时候在规则以外去进行交易是比错过行情更难受的一件事情,这个和盈亏无关。

关于进行波段和大众所说的趋势性交易,我做一些技术上的提示。技术上选择一两种指标作为你的标准即可,越多越没有好处。你选择均线,就把均线用好,你用波浪就把波浪用好,不需要研究的很透彻,只需要根据这种技术分析体系制定适合自己交易的模板,然后把它做好就行。对于一般做跟随,或者是追势交易的朋友,用几根均线组合就足够了。很多人觉得均线过于简单,道理就是这样的,本身就没有太过于复杂的东西,技术上的东西就那么多,搞得越神秘越没有什么意义。有的人用单根均线,有的人则用均线排列来确定一个交易格局,一个交易方向。

成熟交易员进阶之路5-赢家的法则3,确定交易格局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图,每一次行情突破蓝线,或者说均线多头或者空头排列之后(120均线之后就按照突破的方向进行操作,如何操作的问题涉及到止损的原则,进场的原则,这个接下来我们再讲)我才进行交易,这就是我的交易格局。而我的获利则来自于交易之后的持续行行情,对于技术上的东西能给我们的就是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交易的是什么行情。当然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就是行情在整理的时候有时候一直处于区间震荡,这种时候即便方向对了也很难盈利,这种问题就用你的止损原则去做好控制,第二个问题就是行情加速连续朝着我们方向推进的时候如何获取大的盈利,这涉及到交易细节,止损原则,仓位规模,交易节奏,也是我们后面要讲的内容,在今天的分享里面我们只讲交易格局,就是你想进行什么样的交易。

当然这一种规则也有很多弊端,第一就是很多时候行情突破120均线之后其实走了一大波行情,我刚才也说了,我要的是空间的预期,而非位置的好坏。第二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刚准备做多,行情又空头排列了,有这种情况,但大家记住一点,这种预期之外的走势不会是常态。人往往过度的在乎意料之外的可能性,我们总把失败归咎于这种走势里面,其实真正不能盈利的根本原因也正是这种怀疑的心态,或者说是那种要求近乎于完美的偏执,希望能抓住所有行情,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这种想法仅仅是美好的想象而已。

今天分享完成之后大家下来可以想想自己适合哪种模式的交易,再根据你自己的交易特点整合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规则,就是一个标准,用最简单的技术分析方法即可,再加上止损的一些原则,不出一个月你会发现你会多一份自信,少一份恐惧。交易逐渐进入相对正常的轨道,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其他的问题,因为你不再会为了亏损一个单子而感到恐惧和害怕。

有了止损的规则,有了自身的交易格局,接下来就是处理细节和资金管理的问题,资金管理是我的强项,而交易的细节,涉及到具体进出场则是我的弱项,如果大家对于实时进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感悟:交易的一切都在于控制,别让你的交易和情绪失控是,人需要达到一种完全的自我控制一直就是交易所追求的目标。

交易之路,荆棘漫漫,愿与君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