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不起!永嘉一男子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宇宙里还有颗以他命名的行星!

 政博 2017-07-15



徐遐生(1943—  ) 

现代科学之星徐遐生(英文:Frank Hsia-San Shu,1943年6月2日—),祖籍永嘉枫林前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是当今世界顶尖级科学家之一,尤以天文学为最,在探索宇宙方面有杰出成就。他所撰著《物理宇宙》、《天文学导论》、《天文物理学》成为当今美国各大学天文学经典教材。


在美国纽约,有一个颇有名望祖籍永嘉枫林的徐姓家族。光家族成员就有50多人,并且个个学有所长,都有高等学历、高级职称。其中,一家之长徐贤修和其二儿子徐遐生是斐声纽约的“徐氏双雄”,在这里我们先着重介绍一下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徐遐生先生。


徐遐生与濮建平(Helen Pu)在林先生威斯顿的家里举办订婚典礼,马萨诸塞州,1967。从左到右:徐遐生,濮建平(后来的徐夫人),林声溶,林家翘夫人,林家翘。


徐贤修的儿子徐遐生是徐氏家族中第29代嫡孙,6岁随父迁居美国,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1968年获哈佛大学天文博士学位,在纽约州立大学任教,后又获柏克莱州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1987年,徐遐生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0年,年仅46岁的他当选为拥有5千多名会员的美国天文学会会长,成为全球天文学界的权威人士,参加《大英百科全书·宇宙志》的编篡工作。他的论著《物质宇宙:天文学导论》、《天文物理学》等成为美国大学天文学系的经典教材。2002年,徐遐生顶着“国际顶级天文科学家”的光环接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的职务。父子俩前后出任同一所名牌大学校长的消息,被海内外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徐遐生形容自己是从小听父亲说“清华”长大的。徐贤修毕业于北京“清华”,后又任职新竹“清华”校长,有不少曾与他父亲同学同事过的“清华”人们,从徐遐生身上能回忆起当年徐贤修治学治校的情景。徐遐生自认一直铭记父亲“天底下没有不可能做到的,也没有做不到的事”的遗训,他要一如既往地遵循自己的人生哲学: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他说:“把新竹清华大学一步一步带向与国际顶尖大学并驾齐驱是他的使命”。



前排就座从左到右:谭远培(Ron Taam),贺曾樸(Paul Ho),李太枫(Typhoon Lee),林家翘,林家翘夫人。后排从左到右:Tali Lin,林潮(Doug Lin),徐遐生,濮建平,鲁国镛(FredKwok-Yung Lo)。在照完这张照片之后的十年左右,所有照片中的人都离开了美国去台北或者北京工作。


据悉,1993年,徐遐生欣然应聘到祖国大陆南京等地讲学。他表示自己虽入美籍,但根在中国,要遵照父亲的遗嘱为祖籍做些事。



2009年担任邵逸夫奖天文委员会主席的国家天文台陈建生院士,出席了颁奖仪式并致辞介绍徐遐生教授的终身成就。  



浩瀚上午宇宙中还有一颗小行星以徐遐生的英文名字命名,叫做Frank Shu。(此小行星,由莱登天文台访问研究员Ingrid van Houten-Groeneveld夫妇等人发现,他们保留了部分小行星命名权。)


徐遐生已经获得的专业荣誉

美国哲学学会院士 (2003)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师研究讲座 (2001)

美国物理和天文学会共同颁发Heineman奖 (2000)

美国天文学会Brouwer奖 (1996)

荷兰Leiden大学Oort讲座教授 (1996)

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2)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0)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7)

美国天文学会Warner奖 (1977)

此外,徐遐生还担任北京大学科维里天文与天文物理所国际评估委员会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