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径卫视觉:为商用车提供“内外”兼修的主动安全系统

 cheyunwang 2020-09-11
 
营造一个企业整体的安全氛围比仅仅提升一辆车、一个驾驶员的安全设备设施更显重要。

研究数据表明,在商用车领域,90%以上的事故是因为驾驶员失误导致的。从各类事故总结来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驾驶员疲劳、看手机、走神等情况,把车开出车道,或与周围车辆相撞,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考虑到商用车大于乘用车的体积,出现事故就会带来远高于乘用车的致伤致死比率。因此商用车管理者都希望能把驾驶员“看好”,来防止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损失。

径卫视觉从研发驾驶员行为检测起家,结合ADAS功能推出了成熟的组合式产品。这家公司认为,不仅要在车辆上路行驶时“看好”驾驶员,从意识上的防微杜渐才是最适合中国货运特色的安全方案。

内外兼修的“双目”产品

径卫视觉总经理王波在向我们介绍车端硬件时,把它们称为“双目”,一只眼睛看着车内,检测驾驶员行为,一只眼睛看着车外,做前向安全监测。通过两只眼睛的配合,保护商用车的驾驶安全。

径卫视觉在2012年推出了第一代行为监测产品的样机,至今已经跨越了第五代。径卫视觉科技总经理王波告诉我们,公司在产品更迭中对功能进行了增补,比如检测行为中加入了抽烟、打电话;算法模型也做了进一步完善;考虑到取证等需要,增加了行车记录功能,为了保证实时的录像传输到云端,设备通讯也从2G升级到了4G。

基于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王波对驾驶员行为检测产品的表现很有信心。他表示,在实际工况下,径卫视已经积累了2000-3000张用于训练算法的图片,产品已经可以实现大于95%的识别率表现。目前的驾驶员检测功能用到了64个特征,包括眼睛、香烟、手机等等。为了保证夜晚的识别效果,产品选用了一颗红外摄像头。 

2014年,径卫视觉启动了另一只眼的研究。

研发从车道偏离开始,随后就扩展到开发全功能主动安全产品。目前通过看向车外的眼睛,ADAS产品可以实现前向检测、高清行车录像(1080P)、车道偏离告警(LDW)、车道保持能力下降报警、车辆前向碰撞预警(FCW)等功能。

在询问产品能力时,径卫视觉的工程师给出了几个参数:为了训练前向ADAS产品的算法,径卫视觉前向ADAS产品使用累积20亿公里,目前在大部分工况下,LDW精度为94%,LDW和FCW误报警次数为每10小时小于1次。

值得注意的是,径卫视觉的前向视觉模块和后向视觉模块之间,是通过物理连线来交换数据的。

王波告诉我们,之所以将两部分结合起来做成一套产品,也是考虑到行车中的驾驶员状态对碰撞预警等主动安全有提升作用。“当面向车内的摄像头检测到驾驶员状态亢奋,就可以放低前向ADAS报警的灵敏度。而且人要是处于疲劳状态,前向ADAS报警就会把相应的阈值提高,把司机听到报警后的可反应时长能从1s调整为2s。”

全周期的行车安全管理

在王波看来,在中国目前的商用车营运环境,不能只靠机器让司机的驾驶行为实现突破性的改变,整个系统里一定要人防加机防,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安全的提升。

这里所说人防机防结合,就是径卫视觉是借助终端硬件+云平台技术提供的4阶段管理:

第一阶段是杜绝不良习惯的养成。在司机的长期驾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玩手机、抽烟、乱编带和超速空档滑行等不良习惯,都是与事故直接相关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些习惯培养期的动作,径卫视觉可以生成并提供驾驶员的行车报告,用于企业安全教育时的参考。

第二阶段是事故出现前半小时,这个阶段,司机会频繁出现打哈欠、蛇形行驶的情况,说明司机此时已经是在疲劳驾驶。车载终端会通过联网将实时情况回传到后台,后台监管到这一情况后就会采取人工接入,企业主动干预强制司机停车休息。

第三阶段是设备及时提醒,一般发生在事故发生前3-5秒。这个时候疲劳导致的结果已经出现,比如车辆已经行驶偏离了本车道,车辆即将撞到障碍但司机仍全然不知,在距离事故很近的时候,本车设备会通过声光电提醒、振动座椅的方式,及时阻止事故的发生。

第四阶段主要是针对事故发生后。这个功能类似行车记录仪功能,可用于提取录像用于事故取证和保险理赔。

在这四个阶段中,除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属于行车时发生的对当下提醒,第一第二阶段都是事故前的安全教育和事故后的权益保障。王波意识到,“营造一个企业整体的安全氛围比仅仅提升一辆车一个驾驶员的安全设备设施更显重要。而改造一个安全氛围又是由各个微观的驾驶者安全行车习惯的改造提升开始的”。

为了支撑上述功能,径卫视觉配套了信息传输技术作为基础建设。包括无线通讯技术、GPS全球定位技术在内的通讯定位技术,确保了驾驶员和车辆的实时安全报警,并且通过通信运营商传输到平台,达到远程监管和统计分析的目的,向企业提供服务。

车云小结

和市面上单纯关注驾驶员行为的产品相比,径卫视觉从“看好”驾驶员起家,但又多行几步,把行为检测和前向ADAS连接到了一起,以本地+云端的形式,向企业打包服务。

目前这个团队已经拥有近百人的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微软、德尔福、腾讯、中兴、联想。在落地产品之外,径卫视觉还在凭借多年的经验总结,逐渐融入中石化安全管理标准,使产品更加贴近应用并具备行业普适性。

王波告诉我们,在后装领域产品已经有了合作订单,开始为中国石化等大型化工企业、港口企业、物流运输企业和公交客运企业批量供货。前装产品上车因为5年为一个周期,已经在与中国重汽、东风柳汽、华菱汉马,宇通、青年、安凯、中通、申沃等进行前装测试与研究。

对于一款靠数据不断磨砺的产品而言,应用和装车意味着产品有了更多完善的机会。未来,径卫视觉为商用车安全提供的答案会更加清晰。

车  云  推  荐


另有更多【安全产业峰会】重磅嘉宾演讲实录,满满干货,尽在车云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