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到这4种情况,千万记得提高 ISO!

 hercules028 2017-07-17


左: ISO 100;右:ISO 6400

右图那些不自然的、充斥整个画面的白色小点被称为噪点,是高 ISO 照片的“特产”,而且 ISO 越高噪点越多越明显。

噪点会导致画面信息缺失,和打了码一样严重影响画质。所以,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要使用尽可能低的 ISO。

但世事无绝对,高 ISO 也并不是洪水猛兽。有时,我们可以放心使用高 ISO,或者说,不得不用高上 ISO。

这样的照片,低 ISO 很难拍出来

今天要为您介绍的,就是一些可以、应当,或者说是必须使用高 ISO 的拍摄场景。

不过,要解释清楚哪些场景要用上高 ISO,以及为什么要用高 ISO,就必须先说明白这个问题:ISO 到底有啥用?


1. ISO 到底有啥用

对曝光的控制,是最基础的摄影技术之一,而控制曝光的三个参数便是快门速度、光圈值和 ISO,俗称“曝光三角”。

如下图所示,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影调,即画面的明暗程度:


此外,三要素又分别会产生各自的特殊效果:快门速度影响画面的运动模糊程度,光圈值影响画面景深,ISO 影响画面的噪点多少。

说完了 ISO 的作用和画面的影响,我们开始进入今天的正题:哪些场景最需要用上高 ISO。


2. 最需要使用高 ISO 的场景


使用高速快门

在拍摄一些高速物体时,我们需要用高速快门来将瞬间画面“凝固”住,才能拍到清晰的主体,否则只可能拍到一团模糊的虚影。

比方说,拍全速行驶中的方程式赛车,我们可能要用上数百分之一秒的高速快门:


而要拍出清晰的蜂鸟图像,尤其把那双超高频煽动的翅膀拍得静止而清晰,你需要数千分之一秒的快门:

快门速度 1/8000 秒

在如此之高的快门速度下,曝光时间极低。即使用最大的光圈值,曝光可能仍然会不足,画面会很暗,需要我们提高 ISO。

同样的道理,在低光环境下拍摄,而你又需要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来凝固瞬间动作,也需要提高 ISO 来避免曝光不足。

比如说,当你在拍摄动态的夜景人像和室内人像,而手头又缺乏补光设备时,就只能依靠调高 ISO 来保证画面亮度。


如上图,拍摄歌舞表演时,环境光不足,同时距离较远,无法用闪光灯补光。

在这种条件下,必须调高 ISO,才能在保证正常曝光的前提下,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手持夜景与长焦

三脚架是摄影的好帮手,但毕竟携带起来不是很方便,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手持拍摄,这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手抖。

说到手抖,就不能不提一下“安全快门”这个概念。摄影界把“手持拍摄时能保持不手抖的最低快门速度”称为安全快门。

你使用的快门速度必须高于这个安全快门值,否则你很可能因为手抖而导致画面产生模糊,就像这样:

而在低光环境中,环境光严重不足,必须增加曝光;但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提升范围都有限,前者受限于最大光圈值,后者受限于安全快门值。

提高 ISO,就成了保证正常曝光,同时又不至于手抖导致模糊的唯一选择。

手持拍摄的夜景

我知道这样会影响画质,但既然懒得带三脚架,也只能这样了,噪点多总比整张照片都模糊要好,两害相权取其轻嘛~

此外,在使用长焦头拍摄时,我们也需要使用高 ISO,因为镜头的安全快门和焦距成反比,长镜头的安全快门值很低。

也就是说,比起一般镜头,手持长焦头需要使用更高的快门速度,为了保持曝光的正常,可能需要略微调高一些 ISO。

拍摄鸟类等不易接近的对象时,必须使用长焦


星空摄影(静态)

拍摄星空时,环境光极低,需要增加的进光量极多。若想保持低 ISO,只通过延长曝光时间来增加进光量,曝光时间会变得比较长。

而要拍出静止的星空,曝光时间就不能太长。拍摄这一主题有个“600法则”:曝光时间不能超过“600/镜头焦距”。

超过这一时间限制,你拍出的星星可能会出现“拖线”。这种长一点“小尾巴”的星空简直丑爆了:

曝光时间过长,星星移动而“拖线”

在曝光时间有限而环境光又严重不足时,想保证正常曝光,调高 ISO 是唯一的出路。

你不仅要开大光圈,可能还要使用很高的 ISO值,来使黯淡的星星更闪亮,更突出:



雾与雪

白花花的噪点影响画质,阻挡视线,十分碍眼。绝大部分拍摄题材都怕噪点,但也有例外,比如说雾景。

雾景最大的特点就是朦胧之美。这种朦胧感本质上就是景物细节信息的丧失,和高 ISO 下的细节信息丧失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雾的本质就是空气中的颗粒增多,阻挡视线,而噪点也是阻挡视线的颗粒。完全可以把雾视为自然界中的噪点集合体。

调高 ISO 不仅可以强化雾的朦胧感,还能补充因环境光的不足,何乐而不为呢。

基于类似的原理,拍摄飘着雪花的夜景时也可以恰当调高 ISO。


接下来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复古风格黑白照,是否要用高 ISO 呢?


复古黑白?

在数码相机出现前的胶片时代,照片是通过胶卷上的溴化银颗粒记录图片信息的,图像或多或少会有种颗粒感。

所谓颗粒感,大概就是酱紫的:

在人们的心目中,颗粒感已经与“旧时代”一词,或多或少联系在了一起。

于是,有人说,想制造复古风格的照片,黑白+噪点便是最佳选择,能让普通的照片一下子变得富有沧桑感和凝重感

那么,是不是说,拍复古的黑白照就应该用上高 ISO呢?

且不论颗粒感和噪点的效果是不是一样(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只用一句话,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

清晰照片后期添加噪点,很简单;高噪点照片后期去除噪点,还原细节,太难太难。即使后期降噪,也会导致细节的大量损失:

虽然去掉了噪点,但画质也大幅下降

在拍摄时使用低 ISO,尽可能保持画质,再后期添加噪点,才是复古黑白的正确玩法啊!

以上是一些“必须要用高 ISO”和“高 ISO 效果也不错”的场景,接下来要为您解说的是一些对于“高 ISO”这个概念的补充。


3. “高 ISO”不是越高越好

我们用高 ISO,只是为了调整光圈/快门值,同时保证画面能够正常曝光而已;而高 ISO 带来的高噪点,是任何时候都不受欢迎的。

正确的态度是,“在达到正常拍摄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更低的 ISO”。

比如说,拍摄星空时,可以从最大 ISO 的半值开始尝试,选取能够让画面正常曝光的最低 ISO 值进行正式拍摄。

同样的道理,在拍手持夜景的时候,你也可以尝试不同的 ISO 值,能用 ISO 400 的就不要用 ISO 1600。


4. 高端机能“容忍”更高的 ISO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越新、越高端的机型,高感成像能力也就越好。高 ISO 带来的噪点现象已经没有过去那么严重了。

就拿某号称“超强高感成像”的高端机来说吧,它的最大 ISO 能达到409600,直接把深夜变成大白天,而噪点也不算很明显:

当然啦,这种近似于“无视高 ISO 噪点”的效果,目前还是高端机的特权,如果你用的是入门机或是手机,还是尽量用低 ISO 保证画质吧。

您也可以做个测试:用机子在不同的 ISO 值拍摄,观察在哪个 ISO 值下开始出现噪点,测试一下自己机子的 ISO 容忍极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