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很多士兵的盔甲犹如纸糊一刀一箭就挂了,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但另一种极端的看法,像电脑游戏穿戴了顶级铠甲,低级武器怎么打也死不了也是不可能的。一直以来,盔甲总是在有用和没用之间徘徊,有了甲就无敌了?还是对方武器好穿不穿都一样?那么什么样的甲是古代战场上的好盔甲?
盔甲本身要做到有效防护单兵冷兵器: 首先冷兵器时代,大部分盔甲都是能达到一定防御才会被装配的。如果一套实战甲的覆盖区域不能有效防御刀剑、弓箭那么它很可能不会被制作出来,因为那样是严重地浪费不多的人力和原料。 事实上大部分的甲是可以有效防护同时期的单兵武器的。单兵武器-刀剑、弓箭、标枪的锐利就可以有效地被锁子甲、金属札甲抵挡(当然近距离强弓劲弩直射,长矛,鞭锏锤等打击武器等还是有很大威胁)。甚至古典时代的看上去比较便宜屌丝的厚皮甲、亚麻甲、只要相应加厚也足以抵挡同时代的青铜箭矢,刀矛的刺击。
(古典时代的希腊亚麻布甲---现代复原) (战国皮甲) 单兵盔甲显然也可以被重弩、弩炮、重型标枪、攻城武器溃,但那并不是单兵装甲可以防御的范围。作为一个普通的战士大部分场合你也不会遇到那种热烈欢迎。因此屌丝甲本质上并不比将军甲的防御力低多少。
盔甲不完全等于运动护具。 体育用的对练器械已经无害化,即使是木刀、竹剑、尼龙剑这种比较疼的模拟武器打到人体严重了也只是轻伤。因此体育护具只要做好软组织、骨骼关节处的防护、卸力缓冲就好。 (剑道、短兵等体育竞技本质模拟的还是无甲状态的打法)
但这会给人一个错觉,护具的作用是保护脆弱区域,减少受伤概率——而盔甲是增加存活概率。
盔甲是赌概率: 那么屌丝和高级士兵、军官甲的区别在哪?除了区分级别的装饰外。最最主要的区别恐怕是防御面积。
实际的战场上,没有人会像刀剑对练那样去打你着甲的区域,除非是菜鸟。战场上没人为了得分,他们为的是活下来杀死对手。 为了做到高效率的杀死对手,不同时期世界各地的战士都有专门的对付铠甲的技术。 14世纪瑞典维斯比战场挖出来的战斗伤亡墓葬显示,当时最流行的战场组合技是砍废你缺乏装甲的小腿、大腿后侧或屁股,接着一个举鼎式,用刀斧劈碎头颈。
大军团作战会用延绵不断的箭雨杀伤对手,而较近距离的弓箭精准射击也会尽量瞄准面部、腋窝、腿部这些无甲、甲少的地方。 日本的古流剑术、欧洲的着甲格斗术里也有不少刺喉刺腋,撩阴砍腿的技术。
(日本武士和欧洲骑士穿的再厚,也怕近距离扭打时专门挑铠甲缝的小匕首) 总之菜鸟的思路是想大力出奇迹,一剑劈烂对方盔甲。而老兵的思路是打没甲的地方。这大概是东西方的共识。 (15世纪身穿哥特式板甲,使用专业破甲武器锤斧的格斗方式包括毫不留情地攻击肩缝和腋下缝)
盔甲能增加生存的概率,它有可能防御飞来的流矢,菜鸟的乱戳。但不能杜绝伤亡。
如果不幸地你是一个宋代或明代杂兵,只有一个前后披挂,没有两肋的胸甲。侥幸躲过几轮箭雨漫射,八成也会在中近距离的作战里受伤或死亡。但作为屌丝,你拿着那件不甚简陋的胸甲也要拜谢皇恩,因为它一定程度增加了你的生存概率,即使你可能也伤的不轻。 而你的上司包裹得严严实实,戴着只露两眼的头盔,咽喉四肢都覆盖着甲,身中十余箭犹如猬毛,还没事人一样。打完仗以后,发现箭矢最多只是透过甲片和絮衣扎破点皮。 这时候你会感叹,果然覆盖面积才是王道。在没有现代医学的中古时代,要员实在是伤不起。密不透风的甲才是王道。 (以明朝著名的“平倭图”为例,屌丝和要员的差别一目了然)
这也是中原王朝不太禁武器而特别禁甲的缘故。冷兵器时代一旦有人闹事,他若穿了全装甲真的是很麻烦,本来一支箭的事,现在得排出一个小队人马,朝廷消灭他的成本大大增加了。
好的盔甲的要素 好的盔甲不等于防御力高的盔甲,一个很烂的甲也可以刀枪不入,这是首先要强调的观点。盔甲是按照作战需求而相应提升防御力的。在古代,如果你只是个捕快、乡勇,对付的仅仅是些手拿钝刀棒子,又没怎么训练过武艺的强盗小偷。给你一套边军全装甲那官府才真是有病,估计你穿上连小偷的影子都追不上。
好盔甲首要的一点是在相应的防御等级下做到更轻便。更轻,在战斗中的体力优势越大,生存几率会更高。过重,生存几率会减少。
因此在达到相应防御力的情况下,把甲做得越轻,防御面积越大价值就越大。以前网络上所流传的重达58宋斤(约35公斤)的步人甲,被认为是中国甲胄的巅峰,但从重量和防御面积上看,其并非好的盔甲。超重恰恰说明甲片的硬度不够,需要靠增加厚度来达到防御标准。 (传说中的宋代超重甲,防护面积只有躯干,大臂,头颈---小臂和一部分小腿裸露在外) 有些人会对此表示质疑,但从《梦溪笔谈》中对轻薄的冷锻青唐甲的赞赏态度,我们也能体会出宋朝将士对优质轻便甲胄的羡慕。当更轻薄的布面甲出现之后,重型札甲在中原的逐渐绝迹就可以预料了。
(好的札甲片很薄,但硬度很高) 另一个评价甲的指标是舒适度。设计不合理,没有包边的铁甲会磨破皮肤,关节不能活动的甲,限制战斗动作。因此柔软如衣服的锁子甲在中国自古就受到将领的青睐。而札甲,布面甲也在肩部和腰部做了一系列优化,以达到分配负重,活动舒适的程度。 而明代仪仗札甲,和西藏古札甲则抛弃上下分离叠压的模块设计,采用一体甲式以减轻整体重量,这也是结构的进步。 (上:明代的一体罩甲和 下:现存的西藏一体札甲十分相似)
要良心,也要接地气: 由于欧美游戏,电影的精良帅气,让人有一种感觉,即欧洲板甲才是冷兵器时代的最终选择,别的都是临时用品,凑合用的。这观点当然是偏颇的。
板甲好不好?答案毋庸置疑它是一个很棒的甲种,甚至可以评价为工匠的良心。因为只有板甲能大幅度化解冲击力的伤害,也就是钝器伤。在单兵格斗里全身板甲的确是优秀的,那么全身板甲是冷兵器战争里最好的甲种吗?未必。
事实上,板甲开始逐渐流行也是14-15世纪。英法百年战时期。最初钣金臂甲、腿甲、壳状胸甲是为了缓解骑枪、长杆兵器、百磅长弓那足以打断肋骨的冲击力,而搞出的昂贵加强件。 (14世纪北欧瑞典维斯比战场出土的铠甲:欧洲骑士14世纪仍然会用布面甲、板甲衣加固胸部) (欧洲的板甲并不是一蹴而就,契机在于英法百年战)
类似的事情,西亚、东亚也有。奥斯曼人、伊朗人搞出了板链甲,碟子甲来缓解。东北亚,中国也有护心镜和环片护臂。日本也在战国时代搞出了刚性胸甲。
但除了欧洲,其他地区并没有成规模出现真正的全身板甲。原因大概是欧洲世界对肉搏的重视更高,另外老牌文明的火器没有发展到欧洲那种程度。 (西藏札甲——胸腹加挂大固件是世界范围的潮流)
板甲在欧洲超越了其他甲种而进化,15世纪以后基本免疫弓箭(英法百年战争中没有一例弓箭有效击穿板甲胸甲的记载),16世纪以后胸甲可以在一定距离上抵御大型火绳枪的动能。面对火枪强大的冲击力,所有防物理刺穿的老式甲胄都被动能击穿了。只有用厚度大,延展性高的板甲可以靠形变吸收弹丸动能保护战士。 (上:15世纪哥特式全身甲,重量22公斤左右;中:16世纪格林尼治式甲,不覆盖小腿,重量27公斤左右;下:17世纪四分之三甲,不覆盖小腿,重量35公斤左右——火枪越厉害,板甲越重,胸甲也做得越有防弹造型,防护面积越小。一切都为了挡下最容易被子弹击中部位的致命一击) 但如果只穿板甲对付冷兵器,仍然要遵循增大防御面积的规律。虽然14世纪末的早期板甲,15世纪初的哥特式板甲在抵挡冷兵器方面已经到了极致的程度。但你会发现,工业革命前,这样搞出来一身成本会大大增加。同样价格,在冷兵器为主的战场上,一套全身甲的骑士和他的开销,成本可能够雇佣十几个穿着布面甲的长弓手或长枪兵。战斗规模大了以后,并没有绝对优势。
16世纪开始虽然便宜的军需级板甲大行其道,并且有了租赁业务。与16世纪欧洲以外地区的札甲布面甲相比,军需板甲虽然在抗冲击方面性能更好,可在西欧以外,冷兵器为主的战场并没有那么出彩。 (相比价格高昂的精良全身板甲,价格只有其七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军需板甲大受欢迎。虽然牺牲了一部分防御面积和防御强度,低廉的价格仍然有巨大优势----况且它的性能仍然可以满足战场的基本需求)
17世纪(1683维也纳之战)以前,无论是拥有早期板甲的西欧封建骑士,还是拥有军需板甲的欧洲战士,仍然时常被冷兵器火器七三开,人数绝对优势的土耳其人压制得死死的。而西班牙、英国征服美洲时,只穿胸甲、半身甲的将士由于防御面积不足,仍然对原住民的弓箭相当忌惮。 (土耳其西帕西的碟子甲,比起板甲其制作难度对工匠无疑低很多,性能上也对本来的锁子甲有极大的提升)
但在印度、日本一些贵族装备了板甲胸甲与传统甲结合的复合型铠甲。明朝亦设计过山寨板甲全铁甲式。但这些文明的军队主流配置仍然是老式盔甲配加强件。这种模式给当时的将士最大的生存概率。 尤其是中原王朝,眼皮下面就是澳门,舍得耗费巨资请传教士、工匠制造火炮枪械。明清部队也与欧洲人有过数次交手(如桂林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若说明清人没见过板甲、造不起板甲纯粹是无稽之谈。朝廷未投资板甲,只因其在东亚世界,对于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效果不如新式火枪大炮来得立竿见影。 长城博物馆疑似明代全铁甲式 日本的南蛮甲 (印度的胸肌板甲。东亚的山寨板甲是贵族的奢侈品。土洋结合,但从没有列装。) 在东亚,一套足够防御刀剑、弓箭、亚洲鸟枪流弹的清代钢制薄片布面甲只需要15千克左右的重量。而明末清初流行过一段时间的,据说可以防护远距离鸟枪的厚绵甲还要更轻。相同防御面积的军需板甲,因为立体的钣金结构和甲板厚度(军需板甲钢铁品质较低,因此要做得更厚一些),重量至少要到20千克——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欧洲板甲作为护具和很多舶来的商品一样,并不能说不好,只是没好对地方,不太接地气罢了。 (皇太极御用布面甲重量极轻,全套仅12.5公斤) ( 印度的千钉甲,个人认为是近古时代亚洲最好的甲式)
重装战士会重现战场? 综上所述,好的盔甲是综合因素下增加存活概率的战场护具。在负重允许下,尽可能地扩大防御面积,加上局部重点防御,是好盔甲的灵魂所在。 在战争环境不是太恶劣,对手业余,有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宜将甲做成要害重点防御。 而在火力全开的正面战场上,又不缺乏代步工具的条件下,高级兵种和军官的甲则倾向于全面覆盖。
当代的防弹衣似乎也暗合古代盔甲的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一顶头盔一个防弹背心的步兵形象,只是权宜之计。 身披重型全装防弹甲,腿部有外骨骼助力的重装士兵,才是火器时代终结前的最终战士。他们出现不久也许就意味着更先进的武器概念会横空出世,但在世界大环境和平的局部战斗中,这些精锐战士足以大显神威。 美军防弹护甲的防御面积已经日益接近古代护甲 科幻设定中身着盔甲的近未来重装士兵已经离我们不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