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岁通天帖》的介绍及现存情况 东晋王氏一门都善书,王羲之的伯父王导、王敦、父亲王恿叔父王峄,兄弟王恰、王洽、王劭、王荟,侄王洵、王珉,子玄之、凝之、徽之、操之、涣之、献之等,无不以书闻名于时。《万岁通天帖》中收入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僧虔、王荟、王慈、王志七人书翰十通,故世又称《唐摹王右军家书集》,然又因此帖摹于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六九七),据王方庆所进真迹为蓝本,用双钩填廓法精心摹之以留内府,故又称《万岁通天帖》。《万岁通天帖》据《旧唐书》记载分三组:羲之为一卷,是一组;导至褒为一组,分几卷不详;献之以下二十人为一组,分几卷不详。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卷,为清代御府旧藏,此帖高26.3厘米,长253.8厘米,硬黄纸,今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这一卷中收存的分别是:羲之:《姨母》、《初月》;荟:《席肿》、《翁尊》;徽之:《新月》;献之:《廿九日》;僧虔:《在职》;慈:《柏酒》、《汝比》;志:《喉痛》。相传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卷《万岁通天帖》在历史上曾遭两次火劫:一次是明代无锡真赏斋大火;另一次是清乾隆时期乾清宫大火,今犹存火烧痕迹。千年文物能流传至今,如有神呵护,实属不易。在这部残书中,王氏家族自王导至南朝梁时的王褒共二十八人的书迹,仅存四分之一,大多数已经失传。古代没有影印技术时,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木版或石刻的碑帖;(2)蜡纸钩摹。《万岁通天帖》是据王方庆所进真迹为蓝本,用双钩填廓法精心摹之,细致入微,与原作近无半点差池。以《初月帖》中最为明显,朱彝尊评此帖曰:“钩法精妙,锋神毕备,而用墨浓淡,不露纤痕,正如一笔独写”,这样的评价一点都不为之过。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中亦曾评此帖曰:“此帖云花满眼,奕奕生动,并其用墨一一具备,王氏家风漏泄殆尽,是必薛稷、钟绍京诸名于双钩填廓”。如果仔细玩味此帖之笔法用墨,枯笔、飞白以及墨色的浓淡都表现得十分自然,可想摹手水平之高。从书法艺术论,《万岁通天帖》中的作品无不精彩绝伦,即便是唐代的摹本,也因其摹法精湛,几乎可以视为原迹。米芾诗说:“媪来鹅去已千年,莫怪痴儿收蜡纸”,可见在宋代就已有人把摹本视为王羲之的真迹。论及书法帖学的源流,无不溯至钟、张、二王以及南朝诸家,他们确实影响了唐宋诸家、诸流。 2 《万岁通天帖》中《柏酒帖》及其作者、书风等 南朝王慈(451~491),字伯玉,王导的后人,王僧虔长予。所书《柏酒帖》是《万岁通天帖》中一种,为唐摹本,这件书作笔势开张扬厉,字型大小不拘一格,体势恢奇恣肆,笔画粗细变化豪爽不羁,充满一种阳刚之气。章法密集而流畅,笔意顿挫而有节奏,枯润相间,极有情趣,与王羲之平和简静的书风迥异,从书中可以看到他己吸收了北碑中方笔雄强的笔法,别具一格。据南史载,“刘休者与王僧。虔同一省,而是时海内俱习羊欣书,以右军迹涉轻微,多所不好”,梁武帝时陶贞白犹云:“比世皆高尚予敬(王献之),不复有元常(钟繇),逸少(王羲之)亦然。”宋齐之际,右军几为大令所掩,人们喜欢子敬的书体,因此有“海内俱习羊欣”之说;而羊欣就是学了敬的,书史上有“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之说,可见羊欣学献之学得很象。王慈牛当宋齐之际,不能不受时代的影响,王献之那种奇峻逸的风格,从这里亦可以领略。 3 以《万岁通天帖》中《姨母帖》为例对晋代书风作全面阐述 晋代书法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这是无可争议的。作为这个高峰的首要人物王羲之,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后世尊为“书圣”。以他为中心的这个流派,便被视为书法史上的一种特殊类型,即有“正宗”的传统书法观念,客观地造就了优美型的美学特征。归纳起来,晋人书法有列于前代的几个重要特征是:(1)将汉魏间形成的古厚拙朴书风转捩为清新优雅的书风;(2)冲破了章草陈法的束缚,情驰神纵,超逸优游,形成伸缩性极富变化的今草章法;(3)行笔玄淡简约,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所谓尚韵传神;(4)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所渭结字用理,体现了书法家对书理的深刻认识。由上述几个方面,构成了在技巧上对晋人书法识别的界定的尺度。就《万岁通天帖》卷中之《姨母帖》为例,为行楷书,个别写的横画下笔较重,落笔无顿,“顿”字右边的“页”转笔处没有出现顿笔,而是成弧形往下落的。还有帖后署款的“羲”字,右下一捺,既无上挑的钩,又未写出捺脚。从钩填本来看,除这几个字外,其余都写得比较灵活,纯属行楷体段,不过稍有凝重的气味,多少残存章程节的一丝痕迹。用它与前凉《李柏书表》进行对照,“顿首”楷法颇为近似,“奉”、“安”、“长史”、“知”、“中”、“与”、“今”等字用笔方法相近,甚至如出一辙。就是“息”、“使”诸字有捺脚,特别是两个“息”下的“心”字,下笔极重,有顿无挑,于是就把全帖的气味托出得更加古朴起来。这种时代气息在南方出土的晋瓷,有郭思永其人在它上面刻写的文字,也能看得出来,“顿首”两字的结构和总的体段颇有吻合之处。再从一件晋瓷罐上,釉下近口缘肩部处,先用毛笔圆书“作此着袜者自用之也矣”一语,行楷书于瓷胎之上,挂釉入窑。原件有土侵,似早期出土,“文化大革命”前为旅大文物店不知从何处收购而来。尽管它无明确出土地点,但所具备晋瓷的特征相当明显。特别是釉下铁彩书法,既与《李柏书表》接近,“自”的用笔和形体,又与《姨母帖》相同。再从总的风貌比较,相似多于相异。因此说,《姨母帖》第一步可以作为东晋人之作,再进一步承认它是出于王羲之的真迹,也是今天国内所有专家(不论是否定《兰亭序》和肯定《兰亭序》的)都一致公认的。这里必须补充两点:《姨母帖》的书法尽管拙朴,但无隶法;郭氏瓷笺也是如此。青瓷罐上的文字,亦不是隶法,只是最后一字“矣”的捺笔特重,则与《李柏书表》有了相近之点,有了相当浓厚的隶法。事实上,对一种书体的考察,不应仅从形式外表着眼,要深入观察它总的运笔以何者为主流。据我们现有的认识,青瓷罐题字,“矣”最后一笔出现捺法近隶,是由于在罐面悬腕作书,再家上罐是圆面,运起笔来不容易稳住。也与《李柏书表》以上所列举诸字一样,在变革过程中仍偶尔流露出隶书的一鳞半爪,轻重情况各有不同,总的路数则是如出一辙的。可以说,它体现出隶书向楷书的过度,由于地方性而小有差异,或者出于另外的客观和主观原因,但是,所有这种个别因素,一概不能阻挠东晋已经正式进入真楷定型的客观历史时期。其次,关于王羲之书法前后的演变问题,《姨母帖》可能是属于早、中年时所书,又用的是退了毫的秃笔,故它的效果就显得与郭氏瓷笺用竹签刻画得接近。在王氏所有传世诸帖中,这类风格的极不易见,自应属于早、中年之迹可信。 4 总结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大动荡、大变化的时期,同时又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这个时期,战争和分裂,使得两汉以来处于统治地位的儒家烦琐经学和谶纬之学崩溃,文化专制受到削落,思想趋于开放;哲学中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以及清议品谈风采的盛行,这些意识形态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在客观上促使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文艺的发展和繁荣,而书法艺术正是在这个时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成为我过国书法史上一个光辉璀璨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书体交相发展,隶书逐步走向衰落,楷书发展逐渐成熟,草书经章草时期发展为今草,行书在隶楷的循变中由发展到成熟。王氏书风脱尽魏晋以来用笔滞重的写法,创造峻逸、雄健、流美的书风。今天可从许多唐人钩摹的王羲之书迹中看到其书法的艺术成就。从此行书成为中国书法艺术重要的书体之一,一直流行到今天。晋代南朝书风,秉承汉魏,推陈出新,对唐以后,乃至今日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启功书法丛论[M].文物出版社,2003. [2] 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3] 六朝书法与文化[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 [4] 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5] 中国美术全集.三国两晋南北朝卷[M].荣宝斋出版社,1997. [6] 第二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1996. [7] 第五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王强(1982—),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市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书法篆刻方向)。 |
|
来自: liuhuirong > 《晉隋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