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脊髓疾病
2017-07-18 | 阅:  转:  |  分享 
  
脊髓疾病脊髓疾病脊髓疾病(DiseasesoftheSpina
lCord)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急性脊髓炎第三节脊髓压迫症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节概述
一、脊髓解剖.二、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一、脊髓解剖(一)外部结构
一、脊髓解剖(一)外部结构脊髓被膜脊髓节段:31个节段C8T12L5
S5尾1颈膨大:C5-T2,支配上肢腰膨大:L1-S2,支配下肢
脊髓占椎管的2/3C4——肩T4——平乳头T7-8——肋缘水平T10——平脐T12——腹股
沟脊神经31对主要的皮肤标志:病例128岁,女性,半月前患“上感”,双下肢无力3日,不能排尿1日来诊。体检:双
下肢全瘫、脐以下深浅感觉迟钝,双下肢Babinski氏征阳性、尿潴留。(二)内部结构二、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一
)运动障碍:1.皮质脊髓束2.脊髓灰质前角/前根3.两者均损害
(二)感觉障碍(Sensorydisturbance)1.后角2.后根3.后索4.脊髓丘脑束5
.灰质前连合(三)脊髓半侧损害: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1.病变同侧损害节段
以下上运动神经元瘫痪2.同侧损害节段以下深感觉障碍3.对侧损害节段以下
痛温觉障碍4.触觉保持良好(四)脊髓横贯性损害Atotalcordtransectio
n主要症状:受损平面以下双侧感觉缺失运动障碍二便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急性期脊髓休克症状1
~6周后渐转为中枢性瘫1.高颈髓(C1-4):①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②四肢中枢性瘫③括约肌障碍,④自主神
经功能障碍:四肢、躯干多无汗位置高时出现延髓损害表现2.颈膨大(C5-T2):①根性痛
②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③上肢周围性瘫;下肢中枢性瘫④排尿障碍⑤C8、T1
侧角HornerSyndrome⑥反射定位3.胸髓(T3-12)T4、5血供较差,最易发病①束带
感②全感觉缺失③双下肢中枢性瘫(截瘫)④括约肌障碍⑤腹壁反射消失4.腰膨大(L1-S2):①
根性痛:上段腹股沟区/下背部,下段坐骨神经痛
②双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缺失③双下肢周围性瘫④括约肌障碍⑤反射定位
S1-3阳痿5.脊髓圆锥(S3-5和尾节)①无双下肢瘫,无锥体束征②感觉缺失:肛
门周围和会阴部,呈鞍状分布,髓内病变呈分离性感觉障碍③肛门反射消失④性功
能障碍⑤真性尿失禁:见于外伤、肿瘤6.马尾神经根(L2-尾1):见于外伤性腰椎间盘脱出(L1
,2以下),马尾肿瘤与圆锥病变相似,症状可单侧或不对称。①根性痛、感觉障碍:会阴部、股部、小腿②下肢周围性瘫
③括约肌障碍常不明显第二节急性脊髓炎(acutemyelitis)定义: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
性损害。可分为感染后、疫苗接种后、脱髓鞘性、坏死性和副肿瘤脊髓炎等。临床特点:病变水平以下横贯性损害表现。病因:未明,病毒感
染/疫苗接种后自身免疫反应。病理:T3-5最常受累,其次为颈段和腰段临床表现:(一)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年龄:青壮年多
既往史及诱因:病前发热、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起病较急,多2-3d内达高峰。首发症状:双下肢麻木
无力,根性痛--背痛、束带感???5.?Atotalcordtransection:运动障碍:脊髓休
克期恢复期非横贯性损害:瘫痪可不完全,恢复较快(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下感觉缺失,感觉过敏带/束
带样感觉异常;(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无张力神经原性膀胱,充盈性尿失禁反射性神经原性膀胱,损害平面以下无汗/少汗,
皮肤脱屑、水肿,指甲松脆、角化过度等。6.Complication:bedsores,urinarytractin
fection,pneumonia(二)上升性脊髓炎:起病急骤,常于1~2天内甚至数小时内上升至延髓,常引起死亡。(三)
脱髓鞘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脊髓型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升高2.脑脊液:压力正常,白细胞正常,或升高至(
10~1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可轻度升高,多0.5~1.2g/L,糖、氯正常,一般无梗阻,但水肿严重,可部分梗
阻,蛋白达2g/L以上。3.脊髓造影/MRI:病变部位增粗,髓内斑点状/片状长T1、T2信号,常为多发,或有融合,强度不均。
4.电生理检查:VEP、SEP、MEP、肌电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根据:1.?临床表现: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
2.?脑脊液检查3.MRI鉴别诊断:1.?急性硬脊膜外脓肿:(1)??原
发感染病灶表现(2)??原发感染后数天/数周突然起病(3)?首发症状:背/
双下肢剧痛,数天内颈强、头痛、发热、全身无力,治疗不及时迅
速双下肢瘫。(4)??病灶局部脊柱剧烈压痛及叩击痛
(5)??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6)?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升高,蛋白明显升高脊腔梗阻
(7)???CT,MRI2.Tuberculomaofspinalcord:(1)
??结核全身中毒症状(2)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病变棘突明显突出或后凸成角畸形(3)?
脊柱X线:脊柱结核所见: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寒性脓肿3.脊柱转移性肿瘤:(1)??老年人
(2)??发病较快,早期根性痛,性质剧烈(3)??脊髓受压症状(4)??X线片:椎体
破坏(5)??原发灶表现4.Spinalhemorrhage(1)??发病时剧
烈背痛(2)??迅速肢瘫、括约肌障碍(3)??脑脊液:血性(4)
??脊髓CT:高密度(5)脊髓造影/血管造影:血管畸形病例二女性24岁,劳累后出现胸背痛11天,
两下肢无力、麻木、排尿困难1天。体检:两下肢肌力0级,两侧膝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胸六以下深浅感觉消失,留置导尿。问题:首先考
虑诊断为:病例三45岁男性,背部剧烈疼痛1周,双下肢无力3天,今日发生尿潴留,不能行走,半月前曾有臀部脓肿已切开引流。体检:体
温39度,双下肢肌力2级,膝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脑脊液:细胞数44个/mm3,蛋白190mg/dl。最可能的诊断:治疗护
理(二)护理:防治并发症:定期翻身扣背,无菌导尿(三)康复治疗:早期进行。康复医疗,纠正足下垂,防
止肢体痉挛及关节挛缩。预后:无合并症,3~6月内可自理,有合并症影响恢复或遗有病残,部分病人死于合并症,上升性脊髓炎短
期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课后作业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急性脊髓炎治疗方法急性脊髓炎应与哪些疾病鉴别第三节脊髓压迫症
(compressivemyelopathy)定义:是由于椎管内的占位性病变而引起的脊髓受压的一大组疾病,由于病变进
行性发展,脊髓、脊神经根及脊髓血管不同程度受累,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横贯性损害和椎管阻塞。(Diskprotrusion,tr
auma,tumor,tuberculousdisease,epiduralabscessandhematoma
resultindifferentextenttotalcordtrasectionandspinalcana
lblock).?临床表现慢性脊髓压迫症呈缓慢进行性发展,通常表现三期:①根痛期(Nerver
ootpain)②脊髓部分受压期;③完全受压期。
髓内病变髓外病变辅助检查1.脑脊液检查压颈试验(Queckenstedtt
est)可证明椎管有严重梗阻,椎管严重梗阻时CSF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而细胞数正常,即蛋白-细胞分离;
蛋白含量超过10g/L时CSF呈黄色,流出后可自动凝结,称为Froin征。2.脊柱X线摄片3.脊髓造影可显示
脊髓梗阻界面,椎管完全梗阻时,上行造影只显示压迫性病变的下界,下行造影显示病变的上界。4.CT及MRI可提供脊髓
病变部位、上下缘界线及性质等有价值的信息。病例男性,40岁,右背放射至右季肋部痛3月,右下肢乏力2月,加重伴排尿费力半月,检查
:双下肢肌张力高,右下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病理征阳性,胸6以下痛觉减退,左侧明显,右下肢震动觉减退,诊断:脊髓髓外肿
瘤脊髓髓内肿瘤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com
bineddegenerationofthespinalcord)定义: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
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严重时大脑白质及视神经亦可受累。临床表现:
1.多于中年以上起病,男女无明显差异;呈亚急性或慢性临床经过。2.可有①贫血表现;
②手套样、袜套样感觉减退;③双下肢无力、发硬及手动作笨拙;④行走不稳,踩棉花感,检查可见步
态蹒跚、基底增宽、深感觉障碍、Romberg征阳性。3.可出现双下肢不完全痉挛性瘫;
4.亦可见精神症状如易激惹、抑郁、幻觉、精神混乱、类偏执狂倾向、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痴呆。辅助检查
胃液分析可发现有抗组胺性胃酸缺乏;周围血象及骨髓涂片检查显示为巨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注射维生素B121
00μg/d,10日后网织红细胞增多;血清维生素B12含量降低。核磁共振治疗①维生素B12;②贫血病人
可用铁剂;③胃液中缺乏游离胃酸者可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或饭前服稀盐酸合剂10ml;④给予营养丰富,特别是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⑤
不宜单独应用叶酸,否则会导致症状加重;⑥加强瘫痪患者的护理,加强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辅以针刺、理疗及康复疗法。:
药物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1.?皮质类固醇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免疫球蛋白抗生素维生素B族
血管扩张剂等α—甲基酪氨酸:对抗酪氨酸羟化酶,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减少根性痛感觉障碍单侧性或双侧性括约肌功能障碍病程
脊髓疾病1、脊髓的应用解剖及生理2、脊髓与脊柱的解剖关系3、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重点内容急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外部结构内部结构脊髓血液供应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半侧损害
脊髓横贯性损害脊髓外形在枕大孔水平与延髓相连,下端形成脊髓圆锥,圆锥伸出终丝,终止于第一尾椎骨膜骨膜硬
脊膜硬膜外腔蛛网膜软脊膜蛛网膜下腔硬膜下腔脊髓与脊柱关系C(+1),T1-8(+2),T9-
12(+3)L1-5(T10-12),S1-5(T12、L1)马尾:L2-尾1,共10对问题一病变部位A矢状窦B、颈膨大C、T6D、T10问题二:以哪个脊柱为中心做MRI前角后角灰质连合侧角白质前索后索侧索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侧束灰质内部结构侧角(C8-L2,S2-4)C8-L2:交感神经细胞:支配和调节内脏、腺体功能S2-4:脊髓副交感中枢:支配膀胱、直肠、性腺功能C8-T1颈内动脉壁同侧瞳孔开大肌睑板肌眼眶肌同侧面部血管及汗腺分布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横断面前2/3区域脊髓后动脉:供应脊髓横断面后1/3,吻合良好较少发生血供障碍。(三)脊髓的血液供应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侧束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