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新波:医联体下的慢病管理之路—大医院思维模式的转变

 临海听风wjsugl 2017-07-18

  慢病管理是一项极有针对性,专业性、个性化程度都很高的服务,目前中国的慢病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医院医生,但大医院面临着医生门诊工作任务繁重无暇管理病人等诸多压力和矛盾。相关嘉宾将探讨在政府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大环境中,大医院在慢病管理领域究竟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又该如何释放服务能量和品牌影响,发挥领军作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慢病防治技术,帮扶社区提升慢病防治能力?大医院的慢病分级诊疗探索又能收到哪些成效?

主持人:胡瑞荣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处长

主持人:李为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廖新波 原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

  医联体的实质是要做什么?不是市场的瓜分,而是实现理想中的医联体,就是要“共建、提升基础的服务能力,最关键的是资源的共享,包括检查结果的互认”等等。

  医联体要成功有八大关键原则:

  1. 决策部门要运用“黑箱方法”从综合的角度设计一个公立医院可以承担对系统内所有服务人群提供的全方位医疗服务制度。

  2. 医联体的形成和管理要以病人为中心,要涵盖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和实效性。

  3. 医联体是政府战略,要明确自己所应该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4. 要打破医联体成员原有的管理架构和分隔墙。要突出系统内部的协调性、一致性和高效性。

  5. 服务人群要适量的和相对固定。

  6. 系统内要实行跨机构、跨团队、跨专业的服务标准化。

  7. 要建立系统内先进的、易用的,可以共享互通的电子病历系统,电子处方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

  8. 制定具体医疗服务支出和质量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