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书法家有书圣、草圣,而没有篆圣隶圣、楷圣行圣?

 书山居士 2017-07-19

随便复制了几段话,不知能不能解释这种现象。

草书代表着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认识草书,会写草书的人不多,写得好的人就更少了。作为一种“写意之书”若非天资出众,且积学深厚,书写者很难精准把握其中的抒情性和自由度。出于崇拜之情,人们把张芝尊为草圣。

而楷书作为日常沟通所选取的文字,从创始者钟繇到现当代的书法爱好者讲求的都是横平竖直,这就让练习者可以通过无数次方寸间点、横、撇,捺的练习后境界大成。

另外不得不说的一点在于,楷书所追求的意境和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意境有很大出入。楷书和草书,可以视为书法艺术中的写实艺术和写意艺术。中国自古以来,就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具现。从离骚到宋词,从“手舞足蹈论”到“风骨说”,在华夏大地很少有人依靠写实艺术被众人所知的。这种审美惯性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国书法史中只见“草圣”不见“楷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