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混合动力船年可节省油费15万元
2017-07-19 | 阅:  转:  |  分享 
  
电话:(0531)85693728E-mail:dzjtxw@126.com

2012/03/06星期二

15

□陈明

“可惜你来晚一步,我们的‘鲁济宁货2535’

号前几天刚刚从太平港拉了900吨煤炭去杭州

了。”见到记者,济宁市轮船公司总经理傅强有点

遗憾,“这次‘鲁济宁货2535’号将依靠柴油-

LNG混合动力直接挑战往返2000公里的航程,

对混合动力是更大的考验。”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国家近年来积极推动内河航运船舶“油改

气”项目,而南方几个内河水运大省早在2010年

就开展了内河船舶柴油-LNG混合动力实船改

造和航行试验,作为京杭大运河重要流域的山东

自然不甘落后,积极探索船舶改造工作。去年8月

份,省交通运输厅与昆仑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液

化天然气(LNG)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港航局积极

推动LNG项目开展,选择我省内河水运大

市———济宁进行试点,而济宁市轮船公司则勇当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与山东昆仑胜利能源有限

公司签下四艘“油改气”船舶改造合同。

“柴油-LNG混合动力船是一个新事物,代

表未来内河航运船舶发展的方向,不但能够节约

燃料成本,更重要的是它的绿色环保、低排放。”

傅强说,自去年7月,济宁市港航局、船舶检验局

找到轮船公司后,他们便积极推进起改造试点工

作,先后与山东昆仑胜利能源有限公司多次就改

造方案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对用于LNG新能源

客车的交运集团进行考察。通过前期考证研究,

我省第一艘柴油-LNG混合动力船———“鲁济宁

货2535”号货轮的改造工作于8月份正式开始。

2011年12月20日,改造完毕的“鲁济宁货2535”号

进行简单试航,4天后,这艘船满载880吨钢板从

济宁森达美港出发去往张家港。

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当记者问船只是否能在江苏加上气时,傅强

混合动力船年可节省油费

15

万元

两年左右收回改造成本,引发船民关注

近年来,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经济、绿色、环保、安全的新

型能源逐渐为人所熟知,特别是在当今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国内

成品油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LNG大量在公共交通领域得以应用,

并成为社会公认的首选绿色能源。

交通运输部于去年9月发布《“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

施方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增加新节能减排技术的应

用试点,而内河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正是五项试点新技术之

一。我省首艘柴油-LNG混合动力船于去年12月24日首航,揭开了我省

探索LNG混合动力船舶改造、打造绿色内河的新篇章。

□郝雪莹蔡明亮

2月29日7点40分,当记者走进位于日照港口

最深处的港口中心变电站的时候,这里的早晚班

值班人员正准备交接班。

因为要保障整个港口的电力需求,变电站24

小时都要有人值守。“本来是8点交接班的,但为

了方便对接昨夜的操作记录,我们一般提前15分

钟交接。”轮到今天值班的变电站工作人员喻敏

告诉记者。

枯燥而又危险的工种

7点45分,在喻敏的带队下,记者作为一名实

习运行电工,跟着她和昨夜值班班组进行交接。

走进变电室,看到满屋子里全是各种带有仪

表的大铁柜子时,记者有点懵:该从哪里开始交

接?旁边的喻敏笑着说:“昨夜值班班长陈华民会

带着咱们一样样的检查。”一旁的陈华民指着一

个木柜子告诉记者,交接先从操作工具开始,检

查是否有丢失。

迈过一个大概40公分高的门槛,记者看到喻

敏走到一排两米多高的仪器前,先盯着看了看仪

表,然后把耳朵贴上去,听了一会,又凑上去,使

劲闻了闻。看到记者疑惑地想跟着做时,陈华民

解释说,这是在对高压交流电供电设备进行

“看”、“听”、“闻”三个步骤的检查。“看”是观察机

器设备的外观和仪表数字;“听”设备里面是否有

异响;“闻”,是用鼻子来辨别有无烧焦味。“不是

干了很久的运行电工,根本作不来这三项检查。”

陈华民的一番话让记者打消了尝试的念头。

在看完供电设备后,喻敏领着记者来到屋后

的一个大屋子里,指着中间竖起的机器说:“这是

1000千伏安的变压器,我们要检查的是油位和温

度,只要这两项检查过关的话,交接检查机器设

备这一环节就告一段落了。”

8点,回到值班室,记者本以为交接班完成,但

却被告知还要开一次班前会,通报有无生产安全

隐患,布置一天的工作任务。随后,按照安全工作

的要求,记者穿上了防静电的工作服和隔离靴。

9点,喻敏和同事接到了当天第一张工作票,

(停电、送电的程序必须依据和持有由调度中心

开具的工作票才能进行。)要到西港区6号变电所

将其中的一个箱式变关停。在去变电所的路上,

喻敏告诉记者,停电、送电可不是想象中那么简

单,比如停电程序,就有通知停电户、接工作票、

填、审操作票、模拟操作、实际操作(停电)、验电、

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装设遮拦、质量评比检

查、双方交底、签字、许可工作步骤。“每一项工作

都必须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否则‘电老虎’可不饶

人哪!”即使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电工师傅们也不

一度电换来一吨多吞吐量

———记者体验港口运行电工

◆核心提示

笑着说:“张家港到济宁单趟航程大约760公里,

一来一往就是1500公里,而依靠的就是船上自带

的柴油和LNG液化天然气。”

据介绍,“鲁济宁货2535”号货轮改造时就将

一个长约7米,储量10立方的液化天然气罐安装

到船的底舱,这个庞然大物可以储存大约4.3吨

液化天然气,而原来的油舱则仍旧加满3吨柴油。

通过这次张家港的航行测试,天然气替代柴油率

达到50%。傅强解释说,船舶和汽车不同,船舶使

用柴油机通过压燃方式做工,不像天然气出租车

那样完全依靠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作为替代

燃料。而这只是一次试验测试的数据,要得到真

实、准确有效的数据需要进行多次测试,综合考

察才行。

据介绍,未进行船舶动力改装前,这艘

380kw的“鲁济宁货2535”号货轮常年航行于

京杭运河及长江、钱塘江水系,年消耗柴油约

60吨。按照每吨柴油8200元计算,每年的燃油

费用就能达到49万元。而改造后,燃油费用较

以往节约了20%,如果再对船只进行调校,使

其达到更好的运行模式,燃油节约率可达30%

以上。

“以前船只一加大马力就浓烟滚滚,刺鼻

的柴油味十分熏人;而发动机的轰鸣让船舱里

的人说话都听不清楚。”傅强说使用柴油和

LNG(液化天然气)混合动力燃料后,“鲁济宁

货2535”号货轮“除了燃料费用节约以外,最

明显的变化莫过于排放黑烟的现象少了,机舱

噪音明显下降,操作也更加平稳了。”

混合动力船引发船民关注

从开始改造到试航张家港,“鲁济宁货

2535”号货轮就成为京杭运河山东段的明星,

有很多船民对于柴油-LNG混合动力充满了好

奇与不解,让他们好奇的是加装上一个大罐后

是否能够将高昂的柴油省下来,不解的是这样

用油用气的船是否安全,又该到哪里加气。为

此还有很多人打电话询问,甚至到济宁市轮船

公司考察。

针对前来考察的船民,傅强给他们算了一

笔账:柴油现在均价8200元/吨,液化天然气约

5000元/吨,如果按照70%的替代率计算,一年

大约可节省15万元。如果船舶改造约需30万

元,那么两年左右就可收回改装成本。至于安

全问题,傅强坦言混合动力船最主要的安全问

题就是天然气的泄漏,尤其是在船舱里的泄

漏。为了安全起见,技术人员都作了相应的检

测和报警装置和通风设备。一旦发生泄漏,就

会自动通风排气,保证万无一失。而加气也不

是很大的问题,傅强说目前混合动力船加气是

使用加气车为船只加气,未来应该建造一批加

气船,停泊在运河僻静的水域,有需要加气的

船只就可以随时前往加气了。

由于目前“鲁济宁货2535”号尚处于试验

之中,更多的船民在表达感兴趣的同时暂不投

入,毕竟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先进成熟的技术支

持和完善周到的加气保障。

◆名词解释:

LNG混合动力就是在船舶现有柴油机的基

础上,增加一套LNG供气系统和柴油LNG双燃

料电控喷射系统,通过电子转换开关,可实现单

纯柴油燃料状态下和油气双燃料状态下两种运

行模式,将船舶单一的柴油动力改造为柴油LNG

双燃料动力,通过采用LNG部分替代柴油燃料,

达到节省燃油和降低排放的双重目的。

首航时的鲁济宁货2535号。

“越是无形的东西越可怕。”这句话用到电上一点不夸张。可

是你知道吗,一个过双亿吨的港口的保障是什么?动力———电,这

就是关键。作为2011年吞吐量超2.5亿吨的大港,日照港一年电量消

耗就达2.2亿kwh,“一度电就能换来一吨多的吞吐量。”日照港动

力通信分公司党委书记王利厚这样强调电力的作用。

◆核心提示

敢有丝毫马虎。

由于岗位要求配有电工证,记者只能体验开

箱、验电等初级和安全系数较高的工作。不过在

手持验电笔接触电线接口的时候,记者还是感到

有些害怕。一旁的喻敏鼓励记者:“你看,咱们都

是女人,我能干,你也一样。”在她手把手的指导

下,记者拿着验电笔在接触点停留了几秒,灯未

亮,说明已经停电了。

第一次操作成功,记者颇有点成就感。喻敏

告诉记者,他们每天的工作除了检查线路,维护

一些简单的机器外,都很程序化,“干这个其实很

枯燥,但必须按操作程序,否则危险很大。”

“只要上了现场,不分男女”

9点40分,记者和喻敏接到了第二张工作票,

要赶到5里路之外的另一变电所,对现场电缆进

行改移。取出工具,喻敏教记者仔细检查胶皮手

套有无漏气,工具是否完好,做好防护后才能工

作。看到她们麻利地将电缆转移,记者真想象不

到:女人有这么大的力气。性格颇为豪爽的喻敏

笑着说:“我们这个小组有12人,大部分都是女

性,只要上了现场,就不分男女。”

10点20分,记者转到7号变电所。发现这个巡

视操作班共有22名运行电工,分管着22个变电

所,让记者惊讶的是,她们全是女职工。而她们负

责的变电所都是供给给生产和装卸用的。大堆的

煤炭和矿石,很容易在雷雨天出现滑坡,尤其是

她们外出检查的变电所大都在这些小山似的堆

场旁。

“不害怕吗?”记者问班长田玉莲。“我们都习

惯了,而且外出工作时,都是俩人搭档,一人检

修,一人提醒。”

俗语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当记者问她们

班组是否因全是女性而有吵架时,田玉莲说:“谁

说女子难伺候啊,我们这个班,年龄大的40多岁,

小的20多岁,年龄相差不小,但从来没吵过。”

一旁的动力通信分公司李书记告诉记者,她

们的工作环境其实很恶劣,码头上的公路不设信

号灯,而且跑的都是大货车,车辆又多,“不能因为

一点小事吵架,就不提醒同伴了,造成危险吧。”

“其实,还是工作时,大家干的活是一样的,

不分男女,所以,姐妹们之间关系相当好。”田玉

莲告诉记者。

感觉不到却重要的动力保障

“变电所就像人的心脏,电力是血液,输送到

各生产部门。”日照港动力通信分公司党委书记

王利厚告诉记者,随着2月10日110kv港口3站一

次送电成功,并顺利投入运行,“日照港港口供电

系统骨干网才算形成,彻底解决了西港区供电系

统能力不足的制约。”

目前,日照港共有4处110kv站,可满足未来

5—8年的电力供应。“可以说,过去因电力不足导

致生产跟不上的局面将不再有了。”王利厚介绍,

110kv港口3站建成以前,西港区用的电都是通过

当地供电部门供应,一有故障,整个西港区都要

停电检修,并且还得一层层申报维修,相当麻烦。

他算过一笔账,按照日照港集团主营业务一年51

亿元的收入,停上一天的电,每天就要损失1422

万元,“因此,一定要建好电站满足供电能力。”

自建电站的好处还在于,用电的可靠性。经

理李明认为,以后用电若出现故障,港口自己的

运行电工就能解决,并且不会大面积的停电,能

将损失降到最低。

“港口发展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港口

建设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日照

港港口规模急速膨胀,吞吐量年均增长28.5%,

与港口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用电量也呈快速上升

趋势,2011年日照港年吞吐量超2.5亿吨,这年电

量消耗就达2.2kwh,“一度电就能换来一吨多的

吞吐量,而用电量和吞吐量是成正比的,这表明,

虽然是无形的动力,但却是生产的最重要保障。”

王利厚说。

本报记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开箱步骤。

□杨斌王军秦博摄

▲2月27日,日照港油品公司员工正在进行

火车装车作业。当日,日照港油品公司完成火

车昼夜装车282节,完成火车单班装车188节,

再创火车昼夜、单班装车量新高。

截至2月28日18时,日照港集团累计完成货

物吞吐量4554.8万吨,同比增长8.3%,仅用59

天完成2003年集团公司成立当年全年吞吐量,

其中金属矿石完成2232.6万吨,煤炭吞吐量完

成588万吨,集装箱完成23.2万吨。

仅用59天完成

2003年全年吞吐量

□林雁报道

本报威海讯2月25日,威海港集团举办了

职工业余培训学校春季开学典礼,50余名集团

职工报名参加了培训学习。这是威海港在推进

人才机制创新,建立人才工程长效机制的有利

尝试,开创了威海港职工培训史上的先河。

据介绍,为实施“人才兴港”战略,全面

提高威海港集团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

平,威海港集团创办了职工业余培训学校。据

了解,本次春季培训时间为3—6月,课程设置

主要以文秘写作培训、行政机关日常公文写作

培训、港口安全生产知识、行业法规、港口管

理信息化、韩国语培训、社交礼仪常识等。为

保证培训效果,培训师由威海港集团资深行政

管理人员为主,同时外聘大学教授、专业培训

学校老师。

威海港创办

职工业余学校

□栾红状报道

本报烟台讯投资77亿元人民币的烟台港

集团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兴建的《中海油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将安家于烟台国际综合

物流园区。日前该项目的选址工作已完成,计划

年内将动工兴建。

据悉,烟台港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兴

建的项目总投资270亿元人民币。包括石油化工、

能源产业、综合物流等多个重点项目。液化天然

气项目是其中的一个重点项目,总投资77亿元人

民币,占地600亩,设计输送液化天然气能力为每

年1000万吨。

据介绍,2011年11月30日,烟台港集团与中

海油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签署了

合资建设山东浮式LNG接收终端项目合作框架

协议,这是中国北方最大的LNG中转站。项目的

落户,将进一步优化烟台市能源结构,加快烟台

市石化产业、能源产业、综合物流和临港经济发

展步伐,推动蓝色经济战略深入实施。

烟台港LNG中转站

年内动工

□玄国强报道

本报潍坊讯1—2月份,潍坊港累计完成货

物吞吐量256.7万吨(外贸完成7.5万吨),较去年

同期增长17%。其中中港区(森达美港公司)累计

完成241万吨,西港区(羊口港务局)累计完成

15.7万吨。

2月份,潍坊港共完成吞吐量138.8万吨,比

去年同期增长44%。其中中港区(森达美港公司)

完成129万吨,西港区(羊口港务局)完成9.8万

吨,外贸完成3.5万吨。

另外,全市水运生产各项指标较去年也呈现

稳步增长态势,其中,水路运输本月完成货运量

67.5万吨,累计完成125.8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

9.4%;完成货物周转量54510万吨公里,累计完

成101688万吨公里,较去年同期上升3%。

1至2月潍坊港

完成吞吐量256.7万吨

济宁换发

《船舶年审合格证》

□焦振炜报道

本报济宁讯依据《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及部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关于2012年度核查工作

通知的要求,近日,济宁召开了开水路运输业

核查工作会议,标志着济宁2012年度水路运输

业核查及换发《船舶年审合格证》工作正式拉

开序幕。

据介绍,根据2012年度水路运输业核查及

换发《船舶年审合格证》的规定,港航部门将

在核查合格水运企业的《水路运输许可证》副

本上加盖审验合格章,在其所属船舶营业运输

证《船舶年审合格证》加盖审验合格章,有效

期均至2013年4月30日。

献花(0)
+1
(本文系晓风灬残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