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论死亡

 Triumph 2017-07-19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庄子《至乐》全文原文翻译。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译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古文典籍。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至乐》篇记述了庄子的一次奇遇。庄子到楚国去,他见到了一个干枯的骷髅头骨,看起来那头骨形状完整。庄子于是随手用马杖敲了敲头骨,对着它说:“夫子是因过于贪婪而丧失天理以至于此麽?是您因亡了国、被人砍了头至于此麽?您是因不道德的行为而愧对父母、妻子、儿女而至于此麽?您是因挨冻受饿而至于此麽?还是您因年老岁高的原因而至于此呢?”说完这些话,庄子拿起那头骨做了枕头睡觉。这晚半夜,庄子睡熟了,骷髅给庄子投了梦。梦中骷髅对庄子说:“白天的时候,您讲起话像个辩论之士。而您讲的那些内容,却都是些人活着时候的负累,死了就没有这些负累了。您愿意听听关于死的事情吗?”“好啊。”“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你之上,没有臣子在你之下,也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事情了,你可放任自由地以天地为春秋,那快乐是即便做君王也比不了的。”庄子听了这话,有些不敢相信,说:“我请司命的人还原您活着的形体,回复您的骨肉、肌肤,返回父母、妻子、邻里、以及您所熟悉的那些人中间,您愿意吗?”听了庄子的话,骷髅却锁紧了眉头,显得很忧愁的样子,说:“我怎么能够放弃做君王的快乐,而重新回到人间去再受忧劳之苦呢!”

有人认为,这段与骷髅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庄子消极厌世的思想,这话也对,却不全对。庄子的确是比较讨厌人间社会的那些肮脏事,但庄子并不是取消主义,他只是个超越主义者。他希望当死亡不得已来临的时候,能够视死亡如归途;他不是反对人们作为,他只是要人们一边作为,一边则忘却自己的作为,不要为功名利禄拖累了,从而得不到精神的自由。

庄子原文参考:《至乐》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铖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向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

庄子曰:“然。”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颦蹙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原文】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1)、昆仑之虚(2),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3),其意蹶蹶然恶之(4)。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5),子何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6),我又何恶焉!”
【译文】
支离叔和滑介叔在冥伯的山丘上和昆仑的旷野里游乐观赏,那里曾是黄帝休息的地方。不一会儿,滑介叔的左肘上长出了一个瘤子,他感到十分吃惊并且厌恶这东西。支离叔说:“你讨厌这东西吗?”滑介叔说:“没有,我怎么会讨厌它!具有生命的形体,不过是借助外物凑合而成;一切假借他物而生成的东西,就像是灰土微粒一时间的聚合和积累。人的死与生也就犹如白天与黑夜交替运行一样。况且我跟你一道观察事物的变化,如今这变化来到了我身上,我又怎么会讨厌它呢!”

人应怎样对待生和死呢?《至乐》篇文的内容就在于讨论、回答这样的问题。
全文自然分成七个部分庄子《至乐》全文原文翻译。第一部分至“人也孰能得无为哉”,连续五句提问后,列举并逐一批评了世人对苦和乐的看法,指出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所谓“至乐”也就是“无乐”。第二部分至“故止也”,写庄子妻子死时鼓盆而歌的故事,借庄子的口指出人的死生乃是气的聚合与流散,犹如四季的更替文章庄子《至乐》全文原文翻译出自http://www./article/wk-27838437570539.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第三部分至“我又何恶焉”,指出“死生如昼夜”,人只能顺应这一自然变化。第四部分至“复为人间之劳乎”,借髑髅之口写出人生在世的拘累和劳苦。第五部分至“是之谓条达而福持”,借孔子之口讲述一个寓言故事,指出人为的强求只能造下灾祸,一切都得任其自然。第六部分至“予果欢乎”,指出人的死生都不足以忧愁与欢乐古文典籍。余下为第七部分,写物种的演变,这一演变的过程当然是不科学的,没有根据的,其目的在于说明万物从“机”产生,又回到“机”,人也不例外;从而照应了首段,人生在世无所谓“至乐”,人的死与生也只是一种自然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