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联方”详解

 王伟f35cek9vz4 2017-07-19


关联方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




目前,国内与关联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也比较杂乱,主要的法律法规如下:




法规总结分析




不管是招股说明书格式指引(IPO上市)还是公开转让说明书格式指引(新三板挂牌)都明确要求“根据《公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披露关联方、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在这一点上,新三板挂牌与IPO上市是一致的。

但是,《公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关联方的定义过于宽泛,执行起来难度较大《公司法》用“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涵盖了大量内容;企业会计准则使用的“关键管理人员”、“主要投资者个人”、“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等词范围模糊),所以实践中大家应该按照股票上市规则来操作

相关法律法规详细对比分析如下:

这个表「鹏拍」整了一天




实践中执行情况




实践中,新三板、创业板、主板(含中小板)公开转让说明书或招股说明书中都按照股票上市规则,将关联方范围进行细化和执行,关联方范围包括了持股5%的法人企业,5%的自然人、关联自然人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或担任董、高的企业包括独立董事兼任独立董事的其他企业,且由于申报期的原因均扩展到了过去2-3年而不是12个月。

注意的是,新三板挂牌、IPO上市一般均未将关联方范围扩展到5%以上法人的一致行动人新三板如刚挂牌的钢联物流(871679),主板(中小板)如刚过会的春风动力,创业板如刚过会的中环环保、双一科技。

当然,实践中也有扩展到一致行动人的案例,比如主板(中小板)刚过会的皇马科技、创业板的赛意信息。

关于关联自然人的披露问题,一般企业均披露到了董监高、5%以上自然人股东的信息,对于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则均笼统阐述

另外,关于应否把子(孙)公司作为关联方披露的问题,实践中均有,双一科技、永福电力披露了,中环环保未披露。

「鹏拍」个人觉得不应该把子(孙)公司作为关联方披露。挂牌上市都是披露的合并整体的概念,子公司已经在合并体内了,不应该在视同关联方进行披露。(子公司是母公司关联方,而不是合并的关联方)

最后,关于券商(公开转让说明书、招股说明书)与会计师(审计报告)披露差异的问题。

证监会明确要求券商参照《公司法》、《股票上市规则》、《企业会计准则》等,披露内容不能完全按照会计师的标准,不仅应按照上述规则中从严要求,还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把握关联方和关联关系(2012年第3期保代培训记录)。

但是,注册会计师仅需要参照《企业会计准则》核查与披露关联方与关联交易。

实践中,券商会要求会计师与其整体核查范围保持一致,但是具体披露的时候,会计师可以仅披露有交易的关联方




潜在关联方核查




造假上市案例基本上都是通过潜在关联方配合完成的。所以潜在关联方是证监会核查的重点,不管是企业还是中介机构都要特别注意。

1、潜在关联方特征

(1)交易对方曾经与公司或其主要控制人、关键管理人员等存在关联关系。(也就是关联方非关联化,证监会特别关注

(2)交易对方注册地址或办公地址与公司或其集团成员在同一地点或接近。

(3)交易对方网站地址或其IP地址、邮箱域名等与公司或其集团成员相同或接近。

(4)交易对方名称与公司或其集团成员名称相似。

(5)交易对方主要控制人、关键管理人员或购销等关键环节的员工姓名结构与公司管理层相近。

(6)交易对方和公司之间的交易与其经营范围不相关。

(7)互联网难以检索到交易对方的相关资料。

(8)交易对方长期拖欠公司款项,但公司仍继续与其交易。

(9)交易对方是当年新增的重要客户或重要供应商。

2、如何通过已知关联方查找潜在关联方

(1)实施关联方问卷调查

获取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及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提供的关联方清单及声明书。

(2)调阅关联法人的工商登记资料

通过律师协助调取关联方的整套工商登记资料;不仅需关注工商登记资料的主要信息如股东、董事、监事、高管等信息,要需关注办理工商变更的人员是否是发行人的员工,工商登记资料中所留的电话号码是否和发行人的电话号码重复或相似。

(3)实际控制人及关键人员为关键字,到发行人所在地的工商管理局检索

(4)对于实际控制人等重要自然人或可疑的自然人,可以通过调阅户口簿或走访其户籍所在地的公安部门查询调查等。

(5)调阅董监高及其他关键管理人员征信报告

调阅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及其他关键管理人员个人的征信报告。关注上述自然人是否存在对外担保;关注上述自然人是否存在大额银行借款,需关注上述资金用途和资金流向;若征信报告存在其他异常信息,需以异常信息为线索进行充分尽调,以识别未发现的关联方。

(6)以董监高及其他关键管理人员为关键字进行网络搜索,以查找是否存在异常投资信息

实践中在通过全国法院执行网进行董监高资格核查时,发现发行人高管存在控制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欠债被诉的情形,而该高管可能碍于情面并未在调查问卷中写明。




关联方非关联化核查要点




实践中,关联方非关联化的情况较多,对此,证监会重点关注如下

1、非关联化后,相关方与发行人持续的交易情况。

2、为了规避相关规定而剥离的业务,如规避跨省环保核查。

3、考察发行人已经剥离的业务最近三年是否存在违法违规

4、非关联化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否存在委托等代理持股情形;非关联化的理由是否合理;非关联化对发行人的独立性、改制方案完整性以及生产经营的影响;非关联化后的交易是否公允。

5、证监会重点关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问题,必要时将提请发审委关注

结论:建议企业在咨询中介机构意见后再处理关联方问题;中介机构在处理关联方问题时一定要慎重,反复论证,以免给挂牌上市留下障碍。

来源:鹏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