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兰台君 编者按: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从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绘陶画,到明清时期形式繁多的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在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并经过不断的演变、提高及推陈出新,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和鲜明特色的中国绘画艺术。 在这个浩若烟海的艺术宝库当中,有十幅作品被公认为传世之作,这十大传世名画不尽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更是浓缩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 如今,这《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已成为历代不二至宝,高头巨帙,历经磨难流传有序。至清乾嘉时期,陆续收入内府,遂与世隔绝。随后历经战火纷繁,流散四海,目前皆为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被束之高阁。 《兰台艺术新观察》策划推出的“天下.名画”系列试图对这十幅作品的人文、传承、技法等各方面的予以解读、分析、比较,将这些传世名作的精神内涵与绘画技巧细致呈现。 本期关注的是《五牛图》,这幅唐代绘画作品不仅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在2013年1月1日《国家人文历史》九大专家共同推出的九大镇国之宝当中,《五牛图》也是当中唯一的绘画作品,其价值之巨可见一斑,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造就了《五牛图》如此权威、神秘的绝品呢? 韩滉《五牛图》局部之画面中央乾隆行书题文 画作问世 《五牛图》由唐代画家韩滉所做,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距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五牛图》的作者韩滉是唐德宗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官至宰相,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代,他在当政期间时刻关注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同时他还有着广泛的爱好,在他的诸多爱好中,绘画最为出类拔萃。《唐朝名画录》说他“能画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韩滉的画有一种浑厚朴实的风格,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写牛、羊、驴尤佳。在他留下的36幅画中有34幅带有农家风情。 据记载,一天韩滉走在郊外田间小道上。前面小河旁几头耕牛在低头食草,二三牧童在嬉耍,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在开阔的田野里,有几位农夫正在田间用牛耕地翻土。只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情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韩滉看得出神,连忙命随从取出画夹,全神贯注地速写一幅幅耕牛图景。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他终于在一幅狭而长的白麻纸上共画了五头大牛,名之为《五牛图》。 画中的牛从右至左一字排开:黄牛在荆枝上擦痒;花牛扬首低鸣;酱色牛张口吼叫,直面而来;另一黄牛舔舌回视;最后一头牛的头上还束有“络头”,这是由于牛在古代有时用作乘骑。它们呈现出或活泼的,或沉静的,或爱喧闹的,或胆怯怪僻的性情。 整幅画面除一头牛右侧有一小树外,别无其他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在技巧表现上,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和行动迟缓。线条排比不落俗套,笔力千钧。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显示出农村古朴的风俗。同时,画家把牛眼适当地加以夸大,五牛瞳全都炯炯有神,形神兼备,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因此元代大画家赵孟頫在题跋中说:“五牛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 艺术成就 据著名文化学者吕立新分析,《五牛图》的艺术成就在于第一:构图奇特,韩滉从右向左画了五头造型各异的牛,除了牛之外,只有一小丛荆棘,这需要作者极强的艺术功力,如果艺术功力不够,只画五头牛,非常直白地展现,有什么毛病一眼就能看到; 第二、造型极其准确,形态特别生动,最左边的一头牛稳步不前,一看就是非常郁闷的表情,牛眼瞪着看画的人两只牛角朝前,有一种随时要争斗的感觉,明显看到这头牛非常倔,它与后面的四头牛完全不一样,只有它的脑袋套着缰绳,这是五头牛里唯一被束缚的牛。而第一头牛,硕大的身躯,伸着脖子蹭痒痒,这头牛非常惬意的眼神,牛角像弯月一样,说明非常舒服,大家明显能感觉到这头牛的状态. 第三,通过这幅五牛图我们可以看到韩滉当年非常细致的观察过生活。可以看出来牛的眼睫毛都画得非常清晰,很多细节都异常生动,他就是通过这些细节,来充分表达着五头牛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性格。韩滉由于画艺高超,又对牛的生活习性熟悉,才能留下如此神妙绝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命运坎坷 《五牛图》问世后,作为一副罕见绝品其命运可谓多舛,至五代时不知落入何人之手,后藏于北宋宣和内府,南宋时转入皇家内府,入元后转入“太子书房”,经赵孟頫三次题跋,明时又转到着名收藏家项元汴手中。 入清以后,此图进入乾隆内府,一直藏在宫中。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件稀世珍宝从此落入外国人手中。不久,侵略者又将这件国宝卖给香港汇丰银行的吴蘅孙。吴氏收藏一段时间后,由于濒临破产,要将此件珍宝拍卖。 1950年初,周恩来收到一封来信,称当年被八国联军劫走的《五牛图》,近日要在香港被拍卖,周恩来看完信,立刻要求“不惜代价,抢救国宝”。最终这件作品以6万港元的价格被买下。回到故宫时,画面上污垢遍布,孔洞累累。由于技术受限,在《五牛图》被追回的28年后,故宫博物院裱画室的技师们才通过清垢、揭裱、装潢等工序将这幅名画还原了本来面目。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韩滉《五牛图》已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在十大传世名画中位列头位当之无愧。 图片来自网络 ——兰台新观察编辑部 凤凰陕西书画频道编辑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