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就有开颅手术吗? 2001年6月26日,考古学家在山东省广铙傅家一处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个实施过开颅手术的人头骨标本。 发现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韩康信研宂员,他受山东省文物考古所的邀请,对大汶口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鉴定和研宂,在整理这些人骨的过程屮,韩先生对其屮编号为392号墓的墓主的头骨产生了好奇,因为在这个头骨的后侧顶骨靠后部发现了一个3.1*2.5厘米的椭圆形穿孔,周围有明显的切削痕迹和骨组织修复后的痕迹。因此他怀疑这一椭圆形孔是墓主生前被实施了头颅手术后留下来的,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有关开颅手术的例子。 可是,疑点也随之而来,这位五千多年以前的墓主人为何要做开颅手术呢?因为缺乏更为具体的资料还无法确定,人们只能做出各种各样的推测。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还保留着原有的习俗,被学者们称为“活化石”,从这些习俗中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20世纪初期,居住在太平洋各岛屿的人仍然采用石器工具为人们实施开颅手术,这些岛民和他们的祖先一样,对于人脑的功能一无所知,因而做起危险的手术来毫无顾忌。他们看见有人因头部受伤而陷入昏迷,便想清理伤口和取出嵌入里面的颅骨碎片,切开头颅清理便是他们的方法。他们还认为痉挛、长期头痛、昏睡病和抑郁症都是因头脑内藏有某种有害东西而引起的,必须把这些东西清理出来才能使人健康痊愈。当然还有一种更为残酷的目的,那就是为了从死人或活人头上取下圆盘状骨片作为活人的避邪物。不过石器时代的开颅手术主要还是为了治病。 五千多年以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居民没有金属器具,是怎样实施这么复杂的手术呢?专家们认为,当时手术时使用的器具可能还是石器,极有可能是燧石片。因为在新石器时代,用边缘锋利的燧石片割肉和割骨都是没有问题的。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以打猎为生,他们在吃掉捕获的动物肉外,还剥下动物皮,用燧石片把这些动物皮切割成片状,再用骨头做的针缝起来,就是一件简单、实用的御寒衣服。在山东一带还曾发现用石器制成的骨雕文物,其中有一把骨制梳子,梳齿很均匀,梳背刻雕出弯曲的S形。同一地区还曾发现带有针孔的骨针、线。这些都说明五千多年以前生活在山东一带的原始居民,完全有能力用燧石片切割头颅,他们使用的方法似乎并不是锯开,而是沿着要切开的直线或弧线,多次用压力加以刮削。手术时间一定很长,因为薄薄的石刀片如果受力过度,刃口就容易崩裂,可能在伤口里而留下碎屑。取出病理部分,然后再用骨针缝合上。但在五千多年前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的情况下能够实施开颅手术,实在是一项了不起的医学成就。 在《三国演义》中记载曹操经常为自己的偏头痛而苦恼,华歆把神医华佗推荐给他,华佗提出的医疗方法是用利斧砍开曹操的头骨,取出病变的部位,才可除掉病根6曹操害怕自己受到谋害,没有让华佗为自己医治,反而把华佗关入监狱害死了。由此可以看出华佗当时己经掌握了开颅技术。史书上也记载了宋元时期的许多开颅手术,研宄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教授推测当时的幵颅技术是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的。中国古代的开颅技术是否由国外传来,目前还是一个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