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点亮生命:院士、科学家畅谈“健康领域科技创新”

 真问 2017-07-21


2017年7月19日, 上海卫生科技活动周闭幕式暨第34届解放健康讲坛”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凯先,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凡一,上海市岳阳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吴焕淦,同济大学医学院泛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徐亚伟,与广大上海市民分享了科技创新与人类健康的话题。 


陈凯先:精准医学改变未来医疗模式

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生命科学的一些新突破,正在不断引领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

1. 个性化药物研发加速

药物被人体服用后,会产生药效,同时也会有一些不良反应。药物的药效和不良反应与人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相关。过去,患同一种疾病的病人,医生往往会给他们开同一种药物。然而,不同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尽相同。比如,同样是肺癌病人,用同样的抗肺癌药物,仅四分之一的病人有效,四分之三的病人无效。再比如,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70%的病人无效,30%的病人有效。这说明不同病人对药物反应的差别很大。如果能够通过检测一些生物标志物来了解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从而明确病人是否适用这种药,就能真正实现“精准用药”,即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治疗肺癌主要用细胞毒药物,目标是杀死肺癌细胞。然而,这种药物的有效率低于5%,在20个病人中,可能只有1个病人是有效的,大部分病人都是无效的。后来发展到靶向药物,使肺癌的疗效提高到了20%~30%,但还是不高。再进一步发展以后,科学家们发现在肺癌患者中,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人,靶向治疗的效果较好。在黄种人中,女性、不抽烟的肺癌患者存在EGFR突变基因的比例比较高,用靶向药物效果较好,疗效可以达到70%~80%,且可以延长生命至30个月。这就是针对不同病人的遗传背景,分别用不同的药物来治疗的经典案例。

基因组学的迅速发展为精准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过去,基因组测序非常困难,费用非常昂贵。第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用了十年时间,花了30亿美元才完成。如今,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只需要1000美元,一台仪器、三天可以完成18个人的基因测序,时间大大缩短,价格大大降低。

精准医学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个性化医疗,明确什么样的病人,该用什么样的药外,还能帮助我们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风险预警。比如,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的基因背景非常容易患糖尿病,应当在未患病前就加强防范。

2.基因编辑:有望阻断疾病的遗传

遗传是由细胞核上的基因序列决定的,这个基因序列就像人生命的密码。一旦这个密码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疾病遗传。如果我们能对这个密码进行修改,把导致疾病的基因进行修改,就能阻断避免疾病遗传给后代。比如,一个小鼠有白内障的基因,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将小鼠的白内障基因修改,就能避免白内障的遗传。

 

曾凡一:新一代的制药技术——从牛奶中提取药物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的出血性疾病,是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复合物(因子)是血友病患者缺乏的一种凝血因子,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输血。

乳腺生物反应器是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以动物体为“车间”,使外源基因能在动物乳腺内特异表达且能遗传给后代,从而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高附加值重组药物蛋白的新一代生物制药反应器。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我们将牛作为“生产车间”,来制造我们需要的药物蛋白原料,再将牛奶分离纯化,最终变成我们需要的药。现在,我们已经将从牛奶中分离纯化的因子由原液变成了成品,并正在积极申报临床。经批准之后,它将是第一个由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药物。

 

吴焕淦:古老针灸、艾灸“助力”现代人健康

针灸对于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艾灸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内经》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可以治疗膝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隔附子饼灸可有效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此外,艾灸在延缓衰老和治未病也有很大特色,灸足三里、肾俞穴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我们的“973”研究项目通过6种代表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明了艾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方便推广和应用,我们研制了激光灸疗仪,该仪器具有类似传统艾灸的温热、温通、温补治疗效应,而无传统艾灸的烟雾污染、操作不便、参数不确定等问题。

 

徐亚伟:信息时代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更快、更好、更精准

如今,心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因,而心梗相关死亡占心血管病总死亡80%以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高,主要原因是各地区救治能力不平衡,救治时间延迟,正所谓“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

上海市的心肌梗死救治成功率虽然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但也存在区域间不平衡和救治时间延长的问题。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设置了三方面的课题:第一,研发自动诊断、预警的可穿戴设备,缩短急性心梗呼救时间;第二,研发升级物联网基础上的移动PACS2.0系统,打破区域不平衡,实现上海一体化,乃至全国一体化;第三,通过信息化随访,建立急性心梗大数据,完成循证医学评价,制定临床路径。

我们在上海市和国家支持下,研发了全球唯一的绒毛膜电极,它采集的信号非常清晰,经过传感以后,可以支持长期的穿戴预警。PACS2.0系统能把所有影像数据全部互联互通,医生在手机上可以看到每一个病人的数据,同时手机上也带有传感器,可以用手机传送心电图及重要的生命参数,随时都可以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手机就会自动报警。自从应用这些体系以后,心梗病人从入院到血管开通时间已经缩短到90分钟以下,死亡率也大幅下降。

 

“健康锦囊”付费阅读新增4篇

(请点击图片购买↓)

购买《大众医学》出品图书、电子书,请进入微书城(点击图片↓)


购买新刊,请点杂志封面↓

▸ 微信号:popularmedicine

 快速关注:点击题目下方小字“大众医学”

 投稿合作:dazhongyixue2013@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