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泥土中的文化——西夏剔刻花瓷

 老刘tdrhg 2017-07-21

一千多年前,在黄河上游地区生息着一个英雄民族——羌系党项族人,他们从黄河泥土中创造发展了神奇、独特纹饰和器型的瓷器——西夏剔刻花瓷器。然而后来,西夏王朝渐被历史遗忘,成为“谜一样的王国”,所存的西夏文物凤毛麟角。

黄河泥土中的文化——西夏剔刻花瓷

西夏黑釉刻花敛口瓷钵▲

1984年7月,我从学校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基层工作,在民间见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古物”,特别是在1986年宁夏海原文物普查时征集到的西夏剔刻花扁壶,被选送出国,到日本展出后,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潜心研究西夏古瓷并撰文,与大家一起分享。其中一件西夏白釉刻牡丹花大罐,器高32厘米,圆口直短颈,鼓腹下收,浅圈足,胎质细密,呈浅黄色,施优雅高贵的白色釉。其纹饰为菱形开光刻牡丹花,颈肩也刻菱形开光牡丹三组,牡丹间隙添上的几片叶片栩栩如生。作品线条流畅,造型质朴逼真,构思严谨,穿插有致。

黄河泥土中的文化——西夏剔刻花瓷

西夏白釉刻牡丹花深腹罐▲

还有一件剔刻牡丹花经瓶,器高29厘米,广口短颈,宽肩及修长的瓶体,其纹饰手法同白釉刻牡丹花大罐一样,只是多了一道工艺——剔刻工艺。剔刻所露出的细密、浅黄的胎质,给人以开阔、明朗和立体性很强的感觉。剔刻莲花双耳大罐,高30厘米,是一件很大的器物,广口、长颈、宽肩腹、大底座,细腻的米黄胎,其瓷表面剔出一朵洁白的莲花,迎风盛开。另外还运用了大开光陪衬的手法,布局疏密得当,配在挺拔秀俊的瓶体上,越发显露它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典雅风貌。

黄河泥土中的文化——西夏剔刻花瓷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扁壶▲

另两件是剔刻花小口经瓶,是当时普遍烧制的又一瓶式,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有深、浅圈足。其装饰采用单纯植物叶片忍冬纹圈带的装饰,亦显得有对称的美,在圈带装饰上采用了忍冬纹,显得富贵、吉祥、圣洁、神圣。

黄河泥土中的文化——西夏剔刻花瓷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扁壶▲

在宁夏海原,笔者还见到两件最完整的西夏剔刻花扁壶,民间俗称“瓷鳖子”。一件是二系褐釉剔刻花瓷扁壶,高33.3厘米,口径9厘米,腹径32厘米。这件扁壶小口、卷沿,口沿一侧有堆刺纹,肩部二系。腹部扁圆,腹、背面有圆形圈足,正面两处开光,两组剔刻牡丹花纹,花头一上一下对叠,线条有力,构图饱满,侧边缘有堆捏凹凸纹。

黄河泥土中的文化——西夏剔刻花瓷

西夏茶叶末釉剔刻牡丹花经瓶▲

另一件是四系茶叶末釉剔刻花扁壶,高37.5厘米,口径7厘米,腹径30厘米,底圈足径10厘米。直唇口,长径,通体施茶叶末釉,腹部不施釉,露米黄胎。面部有凸起的圈足,并以圈足为中心剔刻出一圈缠枝牡丹纹饰。腹部有凹圈足,腹胎上火石红很浓厚。肩部上下、两侧各安一耳系,总体形成四耳系,酷似爬行的乌龟。剔刻花扁壶是西夏瓷器中最负盛名的器物,较为完整的器物非常罕见。此扁壶是最为完整、最美观的一件,堪称西夏扁壶的经典之作。扁壶腹部中央有圈足,腹侧有耳可供穿系,系于马背,征战、狩猎时携带甚为方便。另有一种小型扁壶,器形与大型扁壶相似,唯不置圈足。其体态轻盈,随身携带方便实用。扁壶无论大小都是盛水、酒、奶的理想用具,设计合理,制作精美,体现了党项人的聪明才智,反映了西夏民族的生产、生活特点。

黄河泥土中的文化——西夏剔刻花瓷

在国家博物馆拍摄的照片▲

综观上述,西夏的剔刻花工艺源于游牧民族在黄河泥土上刻写的艺术。远古时期,黄河因暴雨使河水上涨,河沿被淹没,洪水退去后,河滩边上就留下了很细的平面。当游牧人路过时,便在上面用木棍随意刻画所爱的人物、花卉以及图腾,给他人留下相关的信息,展示他们对生活的渴望与艺术的追求,也展示着其生活空间的信息。后来,随着陶瓷器的发明,这种剔刻花工艺被用到了瓷器的表面。剔刻花是一种很自然的艺术风格,因其技法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束缚,所以其剔刻的线条自然流畅,造型质朴逼真、构思严谨、穿插有致。这在宋瓷中是看不到的,与辽金瓷亦大异其趣。它的精湛造型及艺术风格,无疑透视出西夏王国的社会习俗和浓厚独特的文化风貌,其珍贵及特殊意义不言而喻。

黄河泥土中的文化——西夏剔刻花瓷

西夏灵武窑黑釉剔刻牡丹纹瓶▲

西夏瓷器上的釉,据专家考证,系来自黄土高原的黄土,黄土遍布黄土高原地表,资源丰富,开采简易,价格低廉。将之用作瓷器上的釉料,为盛产黄土的西北地区的陶瓷,特别是西夏瓷器的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黄土也孕育了黄河,因此,西夏剔刻花瓷器,黄河泥土中的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