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患者,反复发作咳嗽,应用各种抗生素及多种止咳药,屡治不效,前来求治。望闻问切,详细诊查。咳嗽以呛咳、阵咳、干咳为持点,或者咳出少量粘稠的泡沫样痰,咽干喉痒,不论如何剧咳,喉头之痒总难以消失,充其量痒得稍缓而已。同时也因为没有分泌物而无痰。胸闷气逆;或咳剧而干呕。详究其因,乃是喉源性咳嗽。中医古籍中《丹溪心法》的“干咳嗽,难治,此系火郁之证,乃痰郁其中”,似乎与本病相类似。此外,《医学纲目》的“干咳嗽”,《医学入门》的“干咳”等,也很似喉源性咳嗽。
中医没有喉源性咳嗽一说。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咳论篇》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就指出,导致咳嗽的原因很多,并不只有肺脏。那些经常“吭-吭”不断清嗓子的人,肯定有慢性咽喉炎,当有间歇性变为持续性,那就是喉源性咳嗽。时间一长,咳嗽剧烈便是病,就需治疗了。当代喉科名医干祖望老先生积60年之经验而言曰,“如其把本病作为一般咳嗽而混为一谈,治疗效果必然无法满意。因为其所治者为无辜之肺而非病灶所在的喉”,一语中的。 喉源性咳嗽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阵发性咽喉部奇痒干涩,随之干咳即直冲而出,以呛咳、阵咳、干咳为持点,咳甚时,连呼吸歇气的时间也没有,患者也可以清楚地感到,咳的起点在声门之上。这样连续不断的干咳,愈咳而愈感喉头干燥,粗糙,作痒,而且还可伴以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表达的不舒服感。一经咳作,很少有痰,而且无法休止,愈咳而咳声愈趋于干枯气短。如其及时饮水,虽然咳嗽可暂时稍缓,但喉部的不舒服感依然久久无法消失。这样的阵发性干咳,每天必作多次,严重的一小时内可以数次。在夜间睡眠之际,,即减少到甚至不发。部分患者有明显的慢性咽喉炎症状。 这种咳嗽在没有继发支气管、肺部感染的情况下,我认为吃中药优于服西药;口服好于静脉点滴。在治疗上要审因论治,所谓“咽需液养,喉赖津濡”。所以要在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基础上止咳,尤其是配合抗过敏治疗,比单纯地见咳止咳效果肯定要好得多。我常用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是:以润养咽喉肺络为主,药用百合、沙参、麦冬、生甘草等治本之品,使咽喉肺络得以滋润,咽喉干燥,粗糙作痒等刺激过敏样病理症状才有可能逐渐缓解,(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如见干咳无痰者,也一定配合应用沐舒坦等生痰止咳类药物,否则,无痰则咳不能止)。另外还要配用牛蒡子、蝉蜕、僵蚕、地龙、射干等药,以疏风止痒,解痉镇咳。最后,才酌加桔梗、紫苑、贝母等利咽止咳之品,多可应手取效。少数患者,如合并咽喉疼痛,咯少量黄稠痰,或发热者,还可灵活酌加黄芩、双花、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之品。 还有一类喉源性咳嗽是由药物引起的,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最常用的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这一类降压药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是,约三分之一的人长期服用后,会有较明显的喉源性咳嗽症状。我于门诊接诊时,时常能看到这样喉源性咳嗽的病人,曾先后去过几家医院,挂吊瓶、服止咳药,久治不效,详细询问病情,明显是药源性咳嗽,嘱换药(高血压病不可随意停药),再加服中药,反复纠缠的顽固性咳嗽,数日而愈。这一类喉源性咳嗽,往往被医者、患者忽视,而使之久治不愈。另外,这一类喉源性咳嗽,因为其病因病机为津枯肺燥,咽喉肺络失润,兼风邪上扰所致。所以中药治疗时,最忌妄用见咳止咳,解表祛邪之品,所谓风药多燥;止咳化痰类药更燥(因痰饮为湿邪,非燥则无法祛湿);干咳嗽的病人,滋润濡养尚恐不及,岂可一燥再燥? 对于喉源性咳嗽的病人,还要特别必须注意如下几点:①发病时一定要忌口,忌麻辣香料,尤其是现在很多人喜欢吃的川菜、湘菜类食物;还要注意,一定不能喝姜汤(此类椒姜麻辣之品皆为中药里最燥烈生火之物)。②不吸烟、不饮酒。③尽量少食如羊肉、狗肉、无鳞鱼、虾、蟹、酒酿等中医认为的发物。④远离粉尘、纤维及刺激性气体。⑤尽量不进空调室,避免风扇直接吹到头面部。⑥进食后一定要漱口,并多饮几口温开水,把停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残渣清除掉。⑦保护咽喉可经常用淡盐水漱口,还可多喝一些梨汁润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