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孜尔尕哈烽燧

 时宝官 2017-07-21

    从克孜尔尕哈石窟回来,我们来到克孜尔尕哈烽燧。它位于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处的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冲击台地上,是建于汉宣帝年间,即西域都护府移设乌垒之后的军事设施。

 

    烽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底长6米,南北宽4.5米。现高16米。上建望楼,木栅残迹尚存。由于长期风化,端部区呈凹陷状,形成一大槽。

 

    烽燧即烽火,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可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记载,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古代用烽烟传递消息,沿用至清。烽火台十里相间,台台相连,烽烽相传,燧燧相接,一日即可到达,信息传递可达几千里的距离。比当今的火车、汽车还要快。克孜尔尕哈烽燧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

 

    (作者:张铭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