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任何一场考试能够真正决定命运

 奉啸敏 2017-07-22


奉啸敏

还是教育人,还说教育事。

 

据澎湃新闻713日报道:一些学生中考体育为拼高分,竟服含兴奋剂类药物。

报道中举了实例:张女士的儿子小伟(化名)就读于北方某省重点初中。为了让孩子在中考取得一个好成绩,张女士用上了非常手段:经多方打探,她让小伟提前一个星期服用一种含有麻黄碱的药物。

 

尽管可以理解,但听上去有点伤感,更是无奈。

滑稽的还在后头:

张女士并不后悔让孩子服麻黄碱。她只是后悔让孩子服药这个事做得太晚了。

因为有些家长,早半年就在做了!

 

我想到了那个成语:揠苗助长。

意境何其相似。

家长们并不是不知道兴奋剂有危害。用张女士的原话来说:有啥副作用,等上了高中再慢慢往回补。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家长这么疯狂?

难道一场考试,几分成绩,可以值得我们以命相博?

服用麻黄碱可以提高体育成绩,可以在中考中多拿分,可以进入好的高中,可以进入好的大学,可以拥有好的人生。

看上去真的是一条无缝的人生链条,值得疯狂。

但真的是这样吗?

真的就是这么平坦地一路走来?没有岔道?

有好的高中就有好的大学?有好的大学就有好的人生?

可能是这样,但并不一定是这样!

 

高考期间,中国教育报有篇文章《任何考试都不是人生成功的包票》,读了后,深有感触,存放在我的360个人图书馆里。

十几天时间,被转载了十余次。

说明在大众眼里,大家还是认可考试不是人生成功的包票这个观点的。

 

以身边的实例来说吧。

7778年的高考生,可谓是高考最大的受益者。

但,他们大多数都在说高考改变了命运,而不是决定命运。

单位有两个老同事,都是78年高考生。

一个中的,读了师范学校。

一个落榜,回乡做了代课教师。

二十年后,两者汇到同一所学校。只是中的的还是普通教师,代课的已经是校长了。

其实也没什么,退休后,两者一样,都是普通老头。

 

我跟郭德纲同龄。

当我十八九岁考大学时,老郭已经学艺好多年了,

当我读大学时,老郭已经娶妻生子,

当我娶妻生子时,老郭正在流浪漂泊,

当我满足现状时,老郭已渐露头角,

当我自甘平庸时,老郭已经抗起相声大旗!

当然,我不羡慕他的大红,也不嘲讽他的落魄,更不评论他的是非。

只是从老郭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考试对他起了任何积极作用。

事在人为。

 

海到尽头天作岸,人登山顶我为峰。

人生大道,有多处拐弯,且没有路牌提示,也不会打转向灯,转向哪里,全凭自身感觉,全凭自身负责。

看清前方,紧握方向盘,不急不躁。

不踩油门就想加速,那是旁门左道,急功近利。

张女士就是这样。

体育中考要儿子服兴奋剂,侥幸得逞,万幸。

只是人生道路可有兴奋剂可服?

即便有,可以服,不要忘了,到处都是药检部门。

 

只一个芮成钢,这个实例还没有说服力吗?

 

急功近利者,难免摔跤,且行且珍惜。

 

2017/7/21  09:56:4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