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白绢病、溃疡病、枯萎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云水禅心688 2017-07-22

番茄白绢病

番茄白绢病、溃疡病、枯萎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症状:

高温潮湿,菜地湿度大或栽植过密,行间通风透光不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连作地发病重。主要为害茎基部或根部。病部初呈暗褐色水浸状斑,表面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部延伸,致植株叶色变淡,菌丝自病茎基部向四周地面呈辐射状扩展,侵染与地面接触的果实,致病果软腐,表面产出白色绢丝状物,后菌丝纠结成菜籽状菌核,致茎部皮层腐烂,露出木质部,或在腐烂部上方长出不定根,终致全株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

1、深翻土地,把病菌翻到土壤下层,可减少该病发生。

2、调整土壤酸碱度,结合整地,每亩施石灰100-150公斤,使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

3、轻度病株,可用10%多抗霉素水剂10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1000倍液,或绿邦98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灌,每株灌药液500毫升,7天后再灌一次。

4、发病初期,选用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施立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倍液,灌穴1-2次,15-20天后再灌1次。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公斤加细干土40公斤混匀后,撒施于茎基部土壤上。

番茄溃疡病

番茄白绢病、溃疡病、枯萎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症状:

温暖潮湿,结露持续时间长及暴雨多,发病重。成株染病:病菌在韧皮部及髓部迅速扩展,初下部叶片凋萎或卷缩,似缺水状,一侧或部分小叶凋萎。茎内部变褐,并向上下扩展,长度可由一节扩展到几节,后期产生长短不一的空腔,最后下陷或开裂,茎略变粗,生出许多不定根。多雨或湿度大时菌脓从病茎或叶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形成白色污状物,后期茎内变褐以至中空,最后全株枯死,上部顶叶呈青枯状。果柄受害多由茎扩展进去,其韧皮部及髓部出现褐色腐烂,一直可伸延到果内,致幼果皱缩、滞育、畸形和种子带菌。有时引起局部侵染,萼片表面生坏死斑,果面可见略隆起的白色圆点,中央为褐色木栓化突起,有时连在一起形成不定形的病区。幼苗染病:始于叶缘,由下部向上逐渐萎蔫,有的在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致病株矮化或枯死。

防治方法:

1、种子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或5%盐酸浸5-10小时,或1.05%次氯酸钠浸20-40分钟,或硫酸链霉素200毫克/公斤浸2小时后冲净晾干后催芽。

2、及时拔除病株,选用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12%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500-600倍液,或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番茄枯萎病

番茄白绢病、溃疡病、枯萎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症状:

开花结果期始发,病初仅茎一侧自下而上出现凹陷区,致一侧叶片发黄,变褐后枯死;有的半个叶序或半边叶变黄;也有的从植株距地面近的叶序始发,逐渐向上蔓延,除顶端数片完好外,其余均枯死。剖开病茎,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1、实行3年以上轮作。

2、用60%梨园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6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

3、发病初期,选用10%多抗霉素水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6%锰锌·霜脲悬浮剂600倍液,或70%施立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恶霉·甲霜水剂800倍液,或30%苯噻氰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10%双效灵水剂,或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100毫升,每隔7-10天灌1次,连续3-4次。

(本文由农业微课团队整理,转载请注明,违者必究)

【声明】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农技专家!本文来自互联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