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王之乱——幕后的眼睛,战火将燃

 松林阅读 2017-07-22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传位其子司马衷,史称晋惠帝。然而就在晋惠帝即位一年之后,就爆发了长达16年的内讧(即公元291-306),这场内讧直接将晋王朝的统治根基摧毁,中华民族进入了长达273年的大分裂时期。在这期间先后有匈奴、羯、氐、羌、鲜卑五个少数民族在中国北方建立政权,北方汉族人口从两千万锐减至400万,史称“五胡乱华。”

八王之乱——幕后的眼睛,战火将燃

武帝看着身边的左右问道:“汝南王来了没有?。”左右答:“没有。“武帝带着遗憾溘然长逝。

历史的前进的步伐,一直是曲折蜿蜒,道路坎坷。分封制在秦代以前,大为流行,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侯的力量渐渐超过周天子,所以才有了春秋战国的烽火硝烟。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吸取周代天下战火不息的教训,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遏制诸侯力量,实现中央集权。汉兴,秦灭,汉高祖刘邦又吸取秦氏宗族力量过于薄弱的教训,分封刘姓诸侯王,这又为后来的七王之乱埋下了种子。晋武帝司马炎也吸取曹氏宗族力量太过薄弱的缘故,分封诸侯,拱卫中央。

有时候,历史就是一个巨大因果轮回,改了鬓帽,换了新装,可还是当年的模样。

言归正传,晋武帝为什么在临死之际要等汝南王司马亮呢?这里是有缘由的。朝野上下都知道司马衷资质愚钝不堪造就,司马炎心里自然也是清楚的。但是他为什么还要执意传位于司马衷呢?有两点原因:1.中国古来有立长立嫡的传统,司马衷是司马炎的嫡长子。2.司马衷虽然资质愚钝不堪造就,但他的儿子司马遹却聪明异常。所以司马炎在选择辅政大臣的时候,还是一番考究的,既有威望能服众,又能保证司马遹有足够的时间成长起来。可是惜人算不如天算。

八王之乱——幕后的眼睛,战火将燃

司马炎低估了人性中卑劣和贪婪。晋武帝选择的辅政大臣有两个:外戚杨骏(晋武帝岳父)、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晋武帝如此决定完美平衡了外戚和藩王之间的平衡,促使两派互相牵制,不使一家独大威胁皇权。两人都没有足够的才干,但是胜在资历老,在各自的派系中可以服众。但是没有才干却有着野心,那就会让欲望 的星火烧穿整个神州。

晋武帝最终也未见到司马亮,外戚杨骏为了独揽大权, 无声无息的修改了遗诏,然后封锁城门,命令汝南王亮返回封地不许吊丧。汝南王司马亮见大势已去,只能在洛阳城外为晋武帝痛哭一场,在夕阳余晖走向了远方。

八王之乱——幕后的眼睛,战火将燃

杨骏在赶走汝南王司马亮之后,获得了独自辅政的大权,俨然化身为帝国的掌舵人。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在他的背后,有一双怨毒的眼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