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球

 napoleona 2017-07-24

现在有不少定增的批文出来的,并不马上进行定增,其实这里面都是博弈。

一般能获批的企业,骨头都是硬的,对自己企业的发展也都有一定信心,且也不匮乏其它来钱的路子。比如发债,比如授信。

而做定增的这些人呢,大多数前面一年都亏了钱,一方面确实是怕。另一方面呢,也想拿着个做由头,磨低点价钱。

在中国,但凡自命企业家的人,其实都是不屑和一级半二级打交道的。因为他们深知,这些人里根本没有长期的投资者,都TM是来搭个便车的,即使像董明珠这样的,去年会上也敢挑明了说中小股东只是搭车。那么企业家先生们自然是“你TM爱买不买,老子就这价钱”。

然后我们会看到的现象是:一窝蜂一窝蜂的去调研,调研完回来都明白了,企业确实后面可以有发展,贵也贵了点。然后在那纠结,寄希望于等批文快要过期了,企业家们主动降价钱。或者各种签对赌承诺做保底。要是一门心思想圈钱的企业,确实会这么干。但遇上有底气的,通常是一个字“滚”。倒是牛散参加定增比较硬气,比如鸡杯哥的作风“还差多少我来包圆”,那人家董事长到时候让董秘勤快点爆利好,也算是一来一往交个朋友。

当年均胜定增被卡的时候,也是直接自己先搞钱,哪怕质押,把收购先做了。做完了,你定增不定增,我接着往前走。想道氏,本来也没想弄几个钱,你哔哔哔个没完,那我不如发可转债,面向整个市场的参与者,谁看好,觉得将来能卖出个好价钱,那谁就来买。

从散户角度来看,好企业配股、发行可转债,真的不是坏事。至少这帮原来两头吃的做定增的,这会儿市场地位平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