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伏遇大暑,强心祛暑湿,让日子好过一点!

 将象和 2019-11-07

1,关 于 三 伏 灸:取 穴 初 谈(2)

2,三 伏 灸,一定要采用隔姜灸!(4)

3,终于来了,三伏灸,如何具体取穴?

7月22号,中伏日,与肺金想通,肺经在伏日当旺!会经常性感冒、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的艾友,不要忘了艾灸:肺俞、大椎、膏肓、定喘、风门、天突这些穴位。

大 暑

2017年7月22日 
农历6月29  星期六

中伏首日,遇大暑;

极 热!

来了就来了,顺其自然,心静自然凉。

中医养生的核心:顺天时

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暑湿夹杂,烦闷燥热,就等着天降大雨,才有难得的清凉。

伏天最忌讳的就是寒凉!

突然扑面而来的冷气和突然下肚的冰镇食物,会让你毛孔突然关闭,郁热难出,化为毒火,内火变为热毒,各种上火症状更让你焦躁不安!

湿去热散;

祛湿就应该健脾;但你在大暑时节单纯的通过健脾去湿,视乎力显单薄、效果不佳!

《黄帝内经》:“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就是说长夏分散在春夏秋冬季里,每季的最后18天都叫长夏,共72天。

这也说明,中医对后天之本“脾”的重视,在春夏秋冬里都应该健脾!

夏天如何健脾祛湿最有效?

中医讲究五行的相生相克,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并非独自成在,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

中医认为:心 生 脾,心脏和脾脏是母子关系,心是脾的母亲,心脏功能会助长脾脏功能。心脏出问题一定会影响脾脏,脾脏出问题也一定会影响心脏功能!

中医又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正好是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而人体在夏季,阳浮于外而寒于内,稍微一运动就会大汗淋漓,暑为阳邪,易伤精耗气,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进而引起气阴两虚之神疲乏力,大汗淋漓一定伤心阳!而心阳不振一定会脾虚水肿!

而夏季大家贪食寒凉之物,这样又会加重脾虚而影响心阳!

因此,夏季最好的祛湿方法是:

强心    健脾      祛湿

这个方法是通过加强心脏功能,来助长脾脏的功能,从而达到祛湿的效果!

夏季养生,强心是关键!

艾灸取穴:

大椎、心俞、膻中、肚脐、关元穴、三阴交

找经络、查穴位在我们公众号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穴位查找”的工具,你点进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学到很多不一样的经络穴位知识。

艾灸大椎穴可以起到升阳固表,以火泄热,预防空调病很好。

关元穴不仅是补益的要穴,实际上关元穴也是强心的大穴!因为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而小肠和心相表里。

肚脐是任何时候都要认真艾灸的!

艾灸时间:这些穴位每天艾灸1次,艾灸一周休息2天,每次每穴20分钟。

在这里给艾友介绍一道非常适合大暑喝的:

绿豆陈皮汤

具有消暑解渴、开胃健脾、养心的作用,很适合暑热难耐,不想吃饭的艾友。

材料:绿豆150g、赤小豆50g、陈皮10g、冰糖适量。

把绿豆、赤小豆、陈皮洗净一同煮烂,加入冰糖,就可以了。

入伏以后,记得煲粥、煮汤时放一些陈皮。

谢谢你的点赞与传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