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波罗登月被当成打假对象,你怎么看?

 vu米 2017-07-24

▲48年前的7月21日,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月人,也是第一个踏上另一个星球的人。

48年前的721日,美国东部时间72016:17:43,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另一个星球。毫无疑问,这一壮举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术成就。

但就是这样一项空前成就,竟然被某些人当成造假和篡改对象,流言泛滥的恶果,就是吞噬掉更多吃瓜群众的脑仁儿,妖变成无知者无畏的喷子——当代红小兵!

流言止于真相!这对顽固不化者没用,但对围观的绝大多数有用。因为我相信,流言止于智者!希望各位都能成为智者。

以下是我梳理登月造假造谣党最常见的N个质疑点,作为一名科普人的我,尽可能给出的是简单明了、科学理性的解释。

▲1972年12月12日,阿波罗17号宇航员尤金·塞尔南向插在月面上的美国国旗敬礼。

质疑:宇航员插在月球上的国旗,看似飘扬、被风吹起的样子,但月球上并没有空气更没有风呀!

科学解释:NASA设计的国旗装置,有金属杆支撑,呈L形,撑起了国旗。又因为国旗是纺织品,出现褶皱也是很正常的。另外,在真空状态下,一个物体可以一直保持原来的状态,除非有外力干扰它,月球上的国旗也是如此。宇航员布置后,国旗的样子可以一直保持不变。

▲1972年12月13日,阿波罗17号宇航员尤金·塞尔南站在月球车旁,上方是高增益天线,远方是地球。

质疑:为什么在登月照片中看不到星星?

科学解释:照相机要想拍到月球上的星空,就需要曝光时间较长,但与此同时,在同一张底片中会造成宇航员和登月场景曝光过多,拍不出来这些影像。

详情可在订阅号中回复:登月星星

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拍摄登月舱着陆架的特写镜头。

质疑:登月舱降落月球时会喷气减速,吹走附近的尘土,因此当宇航员走下登月舱后,不可能留下清晰的脚印。

科学解释:因为月球上几乎没有空气,所以喷气减速时不会造成乱流,只有登月舱正下方的尘土会被吹走,而且只会散落在旁边,留下脚印是没问题的。

阿波罗11号宇航员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鞋印,阿姆斯特朗拍摄。

质疑:月球上没有大气,也没有水分,脚印不可能那么清晰。

科学解释:正因为月球上没有这些东西,尘土并不像地球上那样被风化,变成圆粒状而容易崩塌。换句话说,在没有水分和真空状态下,尘土更容易保持固有的状态,所以,留下清晰的脚印是很正常的。

▲阿波罗15号登月舱发动机下方阴影处的特写。

质疑:月球上唯一的光源应该是太阳,但照片中处在阴影里的物体也是有反光的,因此有理由相信这是经过器材补光的,很可能是地球摆拍的。

科学解释:月球上,不仅有太阳光,还有来自地球的发射光。再加上没有大气层散射,月表接收到的光线要比地球表面强得多。而且,月表反光度也很高。因此,也会有阴影里的物体存在反光现象。

▲1969年11月19日,阿波罗12号登月宇航员拍下的月表影子。

质疑:在月球上来自单一光源——太阳光下的影子,应该是平行的,但登月照片中的影子却不是。

科学解释:月球表面并不是完全平坦的,哪怕登月点选在相对平坦的月海也有高低起伏。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影子,看起来不可能是平行的。

▲1971年7月31日,阿波罗15号宇航员艾尔文正准备驾驶月球车。

质疑:有多幅登月照片背景都一样,这恰好说明是棚拍的,背景使用的是同一个布景板。

科学解释:同一次登月任务,拍摄多幅照片的背景确实存在同一座远山的情况,但各个照片其实都有角度差异,并非完全一样。因为照片前景距离远山确实很远。如果换做布景板,就不会出现角度差异,因为无法将布景板做成远山那么大,放置那么远。

▲这是阿波罗17号登月宇航员拍摄全景月表场景,有力驳斥了所谓的背景造假说。

阿波罗16号登月舱

质疑:只有6米多高的登月舱,跟登月火箭——土星五号这种庞然大物没法比,明显没有强大的推进力,不可能逃离月球的引力场。

科学解释:众所周知,月球引力仅仅是地球的1/6,而且没有大气也不存在空气阻力的问题,所以,飞离月球所需的推进力远远比飞离地球小得多。另外,登月舱只需要飞回绕月轨道,跟指挥舱/服务舱对接即可,真正逃离月球引力场,其实是指挥舱/服务舱的事儿。

▲阿波罗11号登月舱外置镜头拍下阿姆斯特朗出舱、踏上月球的那一刻。

质疑:每次登月只有两人,到底是谁拍摄的第一个登月人的出舱镜头?又是谁负责拍摄登上月球、离开月球以及宇航员登月活动的全过程?

科学解释:这些都是登月舱外置镜头拍的。当然,拍摄效果不如宇航员手持设备好,因为受限于当时的技术。

阿波罗17号登月任务活动点示意图,来自google moon。

质疑:2009年,日本发射的辉夜号月球探测器,前往阿波罗15号与17号登陆地点进行拍摄,却没有找到登月痕迹。

科学解释:由于日本探测器携带的地形摄影机,不能拍出10米以内的物体,所以,日本航空航天探索机构JAXA,在其官网上只是声称:远方山脉跟当年拍摄的环形山相同,只有喷气痕迹。但被误解成没有找到登陆痕迹。不过,该误导观点当时只有俄罗斯《真理报》和中国媒体进行报道,之后真理报撤销了该报道。所以,这只是一起误读报道。

▲整个阿波罗计划

质疑:美国1960年代实现的登月计划,居然能在10年内从无到有,却接连40多年再没有登月过,以今日科技较比当年科技,不知要先进多少倍。为什么NASA重返月球计划迟迟没有落实?

理性解释:因为发展目标不同。阿波罗计划是冷战时代的产物,是美苏太空竞赛期间美国举国之力的主导项目,出发点基于政治目的。而如今NASA的重返月球计划,出发点基于实际开发,以开发月球资源和建立月球基地为目的。所以,跟当年插旗宣扬国威相比,其复杂程度是阿波罗计划没法比的

再有,要想成就一个超级科技项目,有时并不能单纯以科技程度来衡量——比如说,人类在没有计算机技术作支撑的条件下,就已造出第一代核武器;再比如,早在20世纪初就有强国大型舰队可以在海上战斗,但时至今日,无论G8还是G20,各国科技能力都远胜一百年前,却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能力造出当年美英日级别的海上舰队。

▲1969年7月16日,装载着人类千年登月梦想的土星五号超级火箭,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总之,要想搞成一项超级技术项目,绝不是光有钱有技术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各种力量综合造就的。

科学绝非一种智力专制,同样倡导自由思考,甚至怀疑精神,但这需要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否则,为了质疑而质疑,为了推翻而推翻,最后的下场只能是深陷愚昧。

——以此纪念人类首次登月48周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