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味中医之口咸的治疗

 三岔口逍遥游 2017-07-25
五味中医之口咸的治疗
作者:夜雨寄北

常常听到一些病人问
医生,我觉得嘴里苦,怎么办?
医生,我觉得嘴里甜,怎么办?
医生,我觉得嘴里酸,怎么办?
医生,我觉得嘴里辣,怎么回事?
医生,我觉得嘴里咸,怎么回事?
医生,我觉得嘴里淡,没味道,怎么回事?
医生,我觉得嘴里黏,怎么回事?
医生,我觉得嘴里涩,怎么回事?
口苦,口甜,口酸,口辣,口咸,口淡,口黏,口涩,有的病人以这些症状为主诉,有的病人在叙述其主诉的时候,提到了这些症状。

我们来看一个病人。
丁某某,女,52岁。口中泛咸一年余,饮水后稍减,须臾同前。伴头晕,耳鸣,腰酸膝软,畏寒肢凉等。曾在某医院检查,考虑为“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舌质淡胖,舌苔薄白,两脉沉细。

这个病人口咸,怎么考虑呢?
我们从《黄帝内经》来看,《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指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咸入肾,那么咸味就是肾的问题。

口咸是肾怎么了呢?来看各家论述,《医学正传·口病》:“肾热则口咸。”
《张氏医通》卷七:“口咸,肾液上乘也。六味地黄丸,加五味、乌鲗骨。”
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肾热则口咸,用滋肾丸。”
清代何梦瑶《医碥》口咸是肾热,用六味地黄汤加玄参、知母、黄柏。
《奇效良方·口舌门》:“五脏之气偏,由是诸疾生焉。且咸则为寒。”
《临证备要》记载:“口咸,系肾液上乘,属虚火者用滋肾丸引火下行,属虚寒者用桂附八味丸加五味子。”
从以上论述,我们知道,口咸主要考虑肾阴虚虚热和肾阳虚虚寒,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或滋肾丸。肾阳虚用肾气丸,即八味肾气丸。

除肾阴虚肾阳虚外,还有曹炳章《辨舌指南》里写“脾肾虚溜湿亦咸”就是脾肾虚弱湿盛时就感觉咸了。这种口咸往往还有口黏。

所以,一个病人口咸,我们首先考虑肾虚,肾阴虚或肾阳虚,用肾气丸或六味地黄丸。一个病人口咸又口黏,我们还要用二陈汤等化痰利湿方。

再来看刚刚这个病人,口咸,腰酸膝软,畏寒肢凉,舌淡胖苔薄白,两脉沉细。明显是肾阳虚,所以艾医生让病人吃金匮肾气丸,一天吃2次,每次吃1丸。吃了1个月以后,病人的口咸症状没有了,其他症状也好了,嘱咐她常吃吃金匮肾气丸,随访1年没复发。

口咸这样用,那么乳咸,痰咸,爱吃咸呢?也是一样的。
金家隆治一病人张某,31岁,主诉:第二胎哺乳4个月,因有事远出,请人代哺,2天后返回自哺,婴儿不愿吮乳,其它婴儿亦同样不愿吮乳。自尝汁,味咸而涩。胃纳正常,亦不偏食。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味,伴有腰酸,腰以下有冷感。诊见神倦乏力,面色无华,目睑松弛。舌质淡、苔薄,脉右关细缓,两尺沉细。证属脾肾两虚,督带亏损,治宜温补脾肾,升固督带,投肾气丸加味。方用熟地、怀山药、党参、炙黄芪、炒苡仁、菟丝子各30克,炒白术、山萸肉、泽泻、丹皮、升麻各10克,鹿角片15克,附片20克,官桂、柴胡各5各。服药5剂,乳味转淡,带下、腰酸诸恙亦瘥。续进10剂,乳汁恢复淡而微甘,余恙均愈。

四川一医治一病人夏某,口不知咸味半年,食入于口,余味皆知,唯独不知咸味,多处就医无效。时而失眠多梦,舌尖略红少苔,脉寸大尺弱。治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12克,茯苓12克,丹皮12克,泽泻15克,山药18克,杞子12克,肉桂4克,川连6克,川柏6克,砂仁3克,甘草9克。2剂后,舌根已感咸味,续服2剂而愈。

一三生治一病人,咳嗽一个多月,早起口苦,嗓子痒即呛咳不止,用小柴胡汤加减三付即见效,但又治了十天进步却不大。复诊时注意到一个症状:病人说痰是咸的,即在原方基础上加上减味知柏地黄丸(减去了三泻),四剂。服后,咳嗽就基本好了。

治痰咸还有一个出名的处方。金水六君煎。但都离不开治肾。
《景岳全书·和阵》原文:“金水六君煎,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证,神效。”
《程门雪医案》中,程门雪治—陆姓男子,痰有咸味而粘厚,苔白腻。治以金水六君煎为主,补肾健脾而化痰”。
《王孟英医案》载:“张与之令堂久患痰嗽碍卧,素不投补药。孟英偶持其脉曰:‘非补不可!’予大剂熟地药,一饮而睡。与之曰‘吾母有十七载不能服熟地矣,君何所见而重用颇投。’孟英曰:‘脉细痰咸,阴虚水泛,非此不为功。以前服之增病者,想必杂以参术之助气。昔人云勿执一药以论方,故处方者,贵于用药能恰当病情而取舍得宜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