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科┃游泳后耳痛耳闷,小心这两个病!

 渐近故乡时 2017-07-25

  编者按  

夏日炎炎,浴场、泳池纷纷成为大家避暑消夏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因游泳后出现耳痛、耳闷、“红眼病”等的患者随之增多,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眼科的医师为大家介绍相关疾病的防范,开心戏水,健康归家。


两种耳痛、耳闷需要就医诊治

游泳后出现耳痛、耳闷,要考虑以下疾病可能。

 

急性外耳道炎


有些人平时喜欢掏耳,外耳道内皮肤始终处于裸露、菲薄状态,在游泳过程中易受到病原体感染,引起外耳道炎或外耳道疖肿,出现耳痛,多在游泳后即刻发生;有些人外耳道内耵聍比较多,游泳耳朵进水后出现膨胀,堵塞压迫外耳道皮肤,引起耵聍栓塞和外耳道炎,出现耳痛、耳闷,多在游泳后24小时内发生。上述两种情况出现的耳痛,多在牵拉耳郭时明显。

 

急性中耳炎


在不洁的水中游泳,病原体可进入鼻腔或鼻咽部,通过擤鼻,将其吹入鼓室,引起中耳炎,出现耳痛,多在游泳后1~2天内出现。这种情况出现的耳痛,在牵拉耳郭时一般不会加重。

 

游泳后出现耳痛、耳闷,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判断是急性外耳道炎还是急性中耳炎引起。

 

如果游泳后首先出现耳闷、耳内异物感,随后在牵拉耳朵时出现耳痛,要考虑急性外耳道炎的可能。

 

如果在游泳过程中有过呛水情况,游泳后捏住双侧鼻翼擤鼻后出现耳痛,牵拉耳郭疼痛无加重,就要考虑急性中耳炎的可能。

 

对策:游泳后出现耳痛,建议及时到耳鼻喉专科进行检查治疗。有外耳道耵聍栓塞者需要先清理外耳道内耵聍,外耳道内可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严重时可口服抗菌药物。

 

游泳后引起的急性中耳炎,可在口服抗菌药物的基础上选择鼻腔黏膜减充血剂滴鼻,主要目的是使咽鼓管开放,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耳部分泌物也可能通过其从鼻咽部排出来,利于中耳炎的快速恢复,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治耳朵,用鼻药”。

 

要预防游泳后出现耳痛,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平时做好外耳道护理:不要自己反复掏挠外耳道,尤其是不要使用尖锐的利器,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的损伤;如果外耳道内耵聍过多堵塞外耳道,可以让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进行及时清理。

 

游泳时做好外耳道防护:为防止外耳道进水,可在入水前选择合适的耳塞,避免污水进入外耳道;如果游泳过程中有水进入外耳道,可选择头侧歪,将耳郭轻轻向后上方牵拉使外耳道变直,利于水流出;游泳结束后可用清水轻轻冲洗外耳道,减轻污水对外耳道的刺激。

 

游泳时做好鼻腔防护:游泳开始前可根据个人需要使用合适的鼻夹,避免呛水;游泳过程中如果有呛水情况时,不要用手同时捏住双侧鼻翼进行擤鼻,可以选择按住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净,然后再交替擤出另一侧鼻腔的分泌物。

 

游泳需要“小心眼”

“小心眼”最应该小心急性结膜炎,因其多表现为眼红,俗称“红眼病”,是由泳池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炎症,常有眼痛,眼痒,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烧灼感等表现,一般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即可治愈。由于该病具有一定传染性,且夏日微生物繁殖较快,泳池人流量大,一旦确诊应停止游泳直到康复,避免交叉感染。

 

泳池等公共场所,通常会使用含氯的消毒制剂,会刺激眼睛角结膜产生无菌性的炎症,一般表现为结膜轻度充血,伴轻度不适感,一般数分钟至数小时即会消失,无须特殊处理。

 

能戴隐形眼镜游泳吗?

答案是否定的。隐形眼镜本身会不同程度造成角膜上皮缺氧,游泳时,由于水流的冲击会使角膜上皮受到隐形眼镜的摩擦而受损,表现为眼痛,视力不同程度受损。更为重要的是,泳池水中含有原虫等病原微生物可能污染隐形眼镜,严重者可导致棘阿米巴性角膜炎,严重损害眼部健康。

 

既然游泳会导致这么多问题,那么如何做到“小心眼”呢?


首先,应选择水质佳,严格消毒的游泳场所;其次,尽量佩戴泳镜游泳,尽可能减少眼睛直接接触水的时间,眼部有炎症等疾病时应停止游泳,直到康复;最后,可以在游泳后适当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


作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秦贺    眼科技师何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