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 《瓦尔登湖》 上周我们讨论什么是焦虑以及焦虑的类型(传送门:知行合一 |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上」),今天继续拆解这些指向未来的心理焦虑。我想可以大体分为两类: 担心获得伤害性的结果 这部分的焦虑很直接 - 担心会得到不太好的结果,且这个不好的结果会带给自己非常难以接受、忍受、承受的伤害。比如说,如果我高考没考好的话,是不是我就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了,我在别人眼中就永远会成为那个loser,他们看到我的时候都会嘲笑我,没有人会理解我同情我,我将永远是存在在欢声笑语之外,灰暗角落中独自悲伤的那个背影。我自己写这段的时候都会觉得好凄惨,不难想象真正身处在这种体验中的人,会有多么的焦虑难当。 这些伤害性的结果会如同一把利刃,直接无情无义但并不无理取闹的插在人的心上,并造成真实伤害。让人感到自信心受损,极度的不安等一系列痛苦体验。 这种伤害表面看似乎是因为害怕他人(广义的他者,包含社会性的人)对自我的负面评价而产生,但其核心是个人内心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就好像看上去桥断了是因为上面的行人太多压垮了桥,但核心其实是桥内部本身的结构出现了断层和扭曲。 因此真正能够化解这种焦虑的是个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个人努力在这点所起到的作用小之又小。原因很简单 — 大部分的不安全感和不自信感,和真实的努力和成就无甚直接关系。在咨询中,你会发现,事实上,那些不安全和不自信的人并不是真的没有任何价值或是缺乏爱他的人。是他的不安全和不自信已经强烈到让他的潜意识主动忽略这些现实中实际存在的自我价值和被爱体验。原因无他,唯痛而已。因为那份伤害体验太过剧烈,以至于个人无法使用现实中的良好体验来应对并且消除那份痛苦。 通俗点说,就是因为成长经历中,安全感和自信心上受到损伤带来的痛苦过于巨大,以至于让人在潜意识屏蔽掉现实中任何可能让自己面对可能继续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哪怕这其实是会帮助你的。也就是说,你即使努力了也未必能让自己感到好一些。 那么该怎么办呢?说简单也不简单,说简单是因为你需要的是关注自身的痛苦体验,化解那些受创经历;说不简单是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人独自靠自己就能完成的事情。 关系,一段稳定安全充满爱的关系,在这里是至关重要的。还是那句话,你无法一个人通过努力来解决孤独和不被爱的问题不是吗?通过一段高质量的关系,来让自己的痛苦能被看到、分摊、承载、然后重新体验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稳定的连接与感情,重新发展自我的安全感和自信,这是不能跳过的过程。 担心不能成为心中的自己 (全能的) 这类焦虑和前面的那类不太一样,因为它没有那么明确的指向和目标。相反它会让你体验到的是一种更模糊,但是更加焦虑的情绪。比如说,我这么荒度时光、看片刷剧有什么意义,将来我将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人;或者我现在的工作真的好没意思啊,我将来会不会一事无成,成为一个被人抛弃的人之类的。它是一种对于我无法成为我心中所期待的那个样子的焦虑。 这是一种现实自我和内心理想自我之间比较产生的焦虑,这种焦虑会让人体会到自责、羞耻感。但有意思的是,这种内心理想自我形象又是模糊不清的,因此这种自责和羞耻感往往又多伴随着深切的无力感和迷茫感。 就像是你知道你不能停在这里,要向着远方迈进,但是远方在哪和什么样,却又是两眼一抹黑。 其实仔细品味在这些焦虑下的担心体验,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种看上去有用,但却不那么实际的理念。比如说,成功的人就真的每一分钟都在做“有用的事”吗?如果牛顿没有闲心考虑苹果为啥落地,达尔文不瞎琢磨人和猴子的关系,地球是啥样还真很难想象。成功源于创造,创造源于灵感,灵感源于生活,生活是啥,不就是变着花样快乐的浪费时间吗?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去体验浪费时间的快感,那么哪里来的生活,哪里来的灵感,哪里来的创造呢? 也许这个逻辑中略有狡辩和偷换概念的成分,但我想表达的是,努力可以帮助我们平息一部分源于内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的焦虑,但是用处不大。因为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这些内心理想自我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往往是全能化的和过于理想化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一句典型的内心全能化理想自我的表述。如果真的只怕有心人,为啥我这么多年都没能修成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的《自在灵宝定心超脱真解》,渡雷劫遁破大千而去呢?(真的吗😂...李老师你确定你这么多年心里一直想的是这个嘛......)因为显然,要想无难事,准备是一方面,环境中客观的其他条件,和自身的客观条件也是不可或缺的。 即使是我们常说的智力也有很多维度,更不要提千变万化的人了。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短处、潜力和局限。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在我们受到的成长教育中,成功和目标的达成,被描述成一个偏执的目标:你做不到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应该做到,因为别人都做得到。这会直接造成过于理想化和全能化的理想自我,以至于在未来感到许多焦虑。 降低这种焦虑的关键点在于学会应对挫败感,和重新塑造内心理想自我 — 一个真正基于你真实自我的理想自我,而不是父母或者某些人幻想出来的全能理想化自我。这需要耐心的自我观察和探索。在这个方向上,一定的努力略有帮助,但你需要的更多的不是前进,而是回溯和横向探索。 通过对自我的理解和回溯,以及对自我能力的横向探索(也就是多尝试新的可能),来在内心勾勒出真实的自我,并且基于此重新构建理想自我。而不是逼着自己向着全能的理想自我不断奔跑。 很多人会在这里有一个这样的担心,那是不是这就是传说中的没那么上进,按照你说的,我不去那么强调优秀,不听从全能的理想自我,这不是降低自我要求吗?别别别,真不是这个意思。这是让你重新建立符合你的优秀预期,不是让你安心葛优瘫啥都不干。 用一个游戏中的比喻也许能更好的理解这一点。 培养一个人物,需要不断的练级涨经验,加属性,同时还要不断的专职增加技能。如果你一开始就因为你喜欢战士,让自己的人物向着战士的终极职业大剑豪来前进。结果走到一半发现,其实你这个人物力量和体质成长并不高,智力成长最高。难道最后你期待一个没啥攻击力也不能扛的智力型战士去大杀四方吗?显然不现实。因此你需要做的是让他先能做到眼前他能做到最好的,再去进一步规划。也就是说,你先转职战士,练满级,发现原来智力高,咱第二次转职就别跟着物理线走到黑了,试试看魔剑士之类的。然后把它继续练满,再看看,如果还是智力最高,就直接干脆三转大法师算了。这样才能得到一个独当一面的英雄不是吗? 啰里八嗦的说了一堆,不难看见,努力并不是降低焦虑的唯一方法。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对于心理焦虑来说,过分地只埋头努力而忽视其他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越努力越焦虑的主要原因。 > 如果不论条件后果,只是非常理想化地说理想,这辈子你想做一个___________? > 你有没有试过某一天,完全漫无目的,去一个地方,什么也不做? > 假如只是今天晚上,我们做回小孩子。你打算干点啥? 轻心计 realqingxinj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