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华山柯村景区

 斯人记 2017-07-27

 

景点

介绍

柯村景区

东线景点(笔架峰、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刘冲石刻群、黑虎松、 舒潭印月)西线景点(、无相寺、老田吴村 、九华行祠石壁庙碑 、柯乔门坊)     北线景点(庙前古镇)

笔架峰

位于柯村东,属九华山北向支脉,南接狮子、沙弥、大古、天柱、花台诸峰,北衔中莲花、下莲花诸峰。主峰海拔1091米。因其五峰并耸,形似笔架,故名。

地藏菩萨

露天铜像

位于柯村东南1公里刘冲与蛇冲之间狮形山地段。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背东朝西,端立于狮形山地段山包上,海拔143米。东北面雄峙笔架峰和狮子峰,呈屏障之势。朝西横隔“玉带环抱”的九华河,梳头山和水泉口山端拱铜像基址东西两侧,刘冲、蛇冲两溪为左青龙、右白虎,形成水口。水口东边为内明堂,南畔有一钟形巨岩名大印石,传为地藏利生宝印所化,是一重要文化景观。水口西边为外明堂,约缘援30平方公里,是平坦开阔的广场。在此瞻仰大铜像的造型为地藏菩萨比丘立像,右手持锡杖,表爱护众生;左手持宝珠,表满众生的愿;脚踏莲花。铜像连同莲花座高99米,这与九华山99峰、金地藏享年99岁的寓意相一致。

刘冲石刻群

从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基址处,沿着刘冲溪畔小路向东南约行3公里至。北宋青阳人,著名隐士和学者刘放曾长期在刘冲的观音岩读书写作,著有《九华拾遗》圆卷,曾誉满国中。刘放在宅旁岩壁上刻有”清隐岩”3字,字径约1米。当年拜访和后来凭吊者多有诗文题刻于石上,以致形成了刘冲摩崖石刻群。明代以前的石刻大都风化剥蚀。现存有明清石刻12副,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虎松

从刘冲小路上行2公里,有千年古松,位于舒溪上雪潭上方筷子桥畔。主干高18米,树围4米。松鳞龟裂,并有黑晕围绕,冠幅投影200平方米。

 舒潭印月

从黑虎松,过筷子桥行200米即抵舒溪三潭,九华古十景之一。舒溪发源于翠盖峰西侧下方,有泉从岩缝中涌出,称舒姑泉;泉流成溪,形成上雪潭、下雪潭和璎珞潭,彼此相距500米,

无相寺 

位于柯村西南头陀岭下,始建于唐末,原为青阳名士、唐咸通进士王季文隐居的书堂。主要是欣赏头陀岭的秀丽风光。

老田吴村 

从无相寺下山,沿着九华河古道行1.5公里,位于柯村九华河西岸,是江南有名的千年古村。吴氏始祖吴栋材系河南桐柏嘉兴人,西汉元康年间官封元顺太守,后左迁六安县令。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弃官隐居于陵阳县九子山之西松阳新城里(老田村古地名)。古迹有:(1)古宅石坊:“新城旧第”石坊,始建于汉代,重修于宋代宣和年间,今仅存石坊题字;村北小巷存有一座刻着”仁里”二字的石坊,为元代建筑。(2)古门坊有两座保存完好:一是吴文梓故宅门坊,建于明末。吴文梓是明万历进士,官至兵部给事中。二是吴襄居宅门坊,建于清康熙年间。吴襄于康熙年间中进士,授翰林:编修,雍正时官升礼部尚书、署都御史。(3)古建筑遗址:在村南桥头有“云溪书”遗址,书舍原系北宋宣和年间南阳剌史吴正道所建。清康熙年间,由于吴氏一门先后8人中举,改称”八官堂”。今遗址处建有两层民居式楼房,为老田村村委会。(4)古桥”玉带桥”,为北宋初年穆州刺史吴嘉博归居方里时所建,至今保存完好。

九华行祠

石壁庙碑 

位于老田村北头,吴氏宗祠遗址东侧,是记载金地藏圣迹的重要碑刻。相传新罗僧地藏慕道上九华山时曾驻足于山麓老田吴家,受到族主吴用之(即吴孟光,字用之)的热情接待,临别时作《酬惠米》诗表达感激之情。此后,吴氏族人为纪念僧地藏结缘老田的圣迹,特在吴氏新城宅水口建”九华行祠”。今尚存石门额”九华行祠”,传为吴用之所书。门坊两侧壁间嵌有明弘治六年《重建九华行祠石壁庙记》和《乐翰重建纪名碑》两方。庙记碑文960字,记述了建庙的缘由和经过,是研究金地藏的珍贵史料。

柯乔门坊 

从老田吴村过九华河往东至柯村参观柯乔门坊和云峰古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柯村自然村。柯乔(1497-1550),字迁之,号双华,世居柯村。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任御史、经筵讲官、湖广按察史佥事、福建布政司参议等职。在福建升按察司副史期间,因清剿海盗触犯权贵,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受冤放还原籍青阳柯村。柯乔故居为砖木结构,现存门坊和前厅,内有天井。门外有八字形影壁,门坊上额镌有”嘉靖乙丑科进士柯乔”、”副宪”等字。前厅为清代建筑,堂心室壁有楹联两副,联曰:“八闽立奇功,战绩犹存,纬武全文莫若祖;九华余精舍,流风未歇,读书谈道又何人”;“学比董江都,品重王门师道贵;风高陶靖节,志甘泌水宦情疏。”今门坊内存有柯乔墓碑员方,碑文为“中宪大夫双华柯公之墓”。

庙前古镇

位于九华山北麓柯村西北,八都、九都两河汇流口。清代称慕善镇。因主街横在”五显庙”前,故俗称”庙前街”。街名沿用至今为庙前镇。建有清康熙、乾隆年间的九都河口5孔平石桥和八都河口3孔拱桥。在镇北下街头清代建有关帝庙,民国8年(1919)重建为关圣殿,后毁。今九华山天台寺住持宏学在旧址兴建山门和大雄宝殿,重辉关圣殿为天台寺下院,内供奉天台寺普文老和尚(1923-2000)的不腐肉身。庙前古街是香客游人由西北路上九华的必经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