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叉路口,你怎么选?

 冬天惠铃 2017-07-28

早上打开微信,意外地收到了前男友凌晨发过来的,长约3分多钟的视频。

开头大意是:我生日快到了,他提前祝我生日快乐。整个过程,他情绪有些激动,后悔曾经的选择。结尾,他留下了一句以“如果”开头的句子。

其实很多人,可能和他一样,觉得主动选择是最重要的。似乎,你的不幸、不顺,都是由“主动选择”造成的。


可在我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也许,你会觉得我是个宿命主义者。也许有一点吧。但即使有,它也是有条件的。我喜欢一句话:尽人事,听天命。

站在分叉路口,无论怎么选,你都应该好好把接下来的路走完。

也许,你运气很好,选了一条很顺的路。没错,你节约了时间,但少了磨砺。

也许,你运气没那么好,选了一条弯路。那又如何,路上有不一样的风景:

可能你会遇到大魔怪,差点丢了性命;

可能你会遇到伪装的巫婆,被算计了一把;

可能你会跌下山坡,体验了一次重头再来的人生……

但当磨砺只成为经历以后,你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你不在骄傲、任性,你更温和、豁达,你成为了一名兼具理性和感性能量的更有内容的人。

回到“写作话题的选择”上。

在过去的5个月,我共写了22篇文章。其中50%属于作业或听课笔记类(我把它称为:被动话题),另外的50%集合了经验分享、行业分析、软文及个人感悟(我把它称为:主动话题)。

被动话题:

Ø作业:按照既有命题,去反思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Ø听课笔记:记录下自己认知更迭的过程及结果;

主动话题:

Ø经验分享:描述自己使用这个小套路前后的状态对比,具体的操作方法,进阶的过程及意外处理等;

Ø软文:抓住对方的痛点,展现美好的愿景,提供你的解决方案;

Ø个人感悟:基于触发点的背景描述,表达你思考的结果或被激发的感悟;


被动话题也好,主动话题也罢,更高级的永远不是话题本身,而是你切入的角度及驾驭它的方式。不是有这样的说法么:抓到一手好牌并打赢的人并不厉害,真正厉害的是,抓到一手烂牌,却依然打得好的人。

所以,不要担心没有话题,在生活中尽情地张开你的触角,多接触、多思考就可以了。也不要担心这个话题本身好不好,用你独特感知的角度、用你真实的心声去表达,读者会被你打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